今日的有琴巷里可谓是格外的热闹,可以说自从瘟疫席卷内城以来街道上很少会有这么多人,当然,发神水的时候除外。
“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怎么围了这么多人,中间的是谁啊?出什么事了嘛?”
来晚了的人只能看见这里里三层外三层地被围住了,根本看不见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好向前面的人请教。
“是一个女大夫,和城边之前的韩老大夫两个人的行医。”即便他前面的人可能依旧看不见什么,但是眼睛却从来没有离开中间那个方向的给后面的人耐心地解释着。
“这些坑人的玩意儿,早点赶出去算了......”
男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前面的那个男人给打断了,“你知道什么啊?上次就是因为这个女大夫提供的药草才让内城得了瘟疫的人的病情有所缓解了。”
说起上次的是事情来,其实端木筝还要感谢一下大管家,如果不是他的话,自己的计划也不会进行地那样顺利。
虽然大山当时承认自己的儿子是服用了那样的草药之后病情才得以缓解的,但当时相信他的其实不过只有之前和他关系好的一些人罢了,就算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来慢慢人采药草的人逐渐增多,不过也只占所有内城的一小部分罢了。
但是因为后来大管家联合内城里其他三大家族一次采集药草,百姓们采主见相信了。毕竟,作为疫神的代表人,大管家在百姓眼里的威严可是毋庸置疑的。
男人惊呆了,努力地想要往前挤,可是却没有一点办法。殊不知最中间其实不过只有端木筝和韩老大夫两个人罢了。
“莫大夫,我们在这里已经呆了一个时辰了,虽然围观的人少,却没有一个上前来看病的。”韩老大夫明显有些急了,他年纪这么大了丢人不要紧,可端木筝呢?
而当他回过头去的时候才发现,着急的其实只有他一个人罢了,此时的端木筝正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翻看着一本古朴的医书,脸上的神情甚至要比刚开始的时候还要淡定。那样专注且动人的侧颜,让韩老大夫心里不禁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自己可以年轻三十岁的话,他一定要追面前这个优秀无比的女孩。
不对,这不是重点!
韩老大夫晃了晃脑袋,把自己脑海里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摇出去,“莫大夫,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别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车到山前必有路。”
韩老大夫刚想反驳,便看见一个年轻的男人突然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莫大夫,这是我大娘,她已经患瘟疫半个多月了,救救她好不好?”
这男人出现的怎么这样及时?韩老大夫看了看这男人,又看了看一旁已经放下了医书的端木筝,脑海中似乎闪过了一些什么——只是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怎么称呼?这位大娘平日里有什么这症状,从何时开始的?中间服用过什么药?”端木筝这样问着,一只手已经慢慢地搭上了那位大娘的手臂上。
看病呢,讲究一个望闻问切,就算是端木筝也不例外。
“我叫阿林,这是我大娘,是咱这琴里巷里有名的媒婆……”阿林的话一说出口,人群里就传来了一片唏嘘声,可以见得,这位大娘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
然而,端木筝似乎一点都不受外界的影响,一心一意地给这位大娘看着病。
“还好她的病没有到晚期,要是你三天后再送过来的话,恐怕就算是华佗再世也没用了。”端木筝默默地送了一口气,她是一个大夫,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有病人因为拖延了海丧失性命。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阿林有些惊讶,一张嘴里都能放下一个咸鸭蛋了,“你说的是真的?”
阿林从小爸妈死的早,一直都是由他阿娘把他抚养长大的,可现在阿娘却得了这样的病,邻居街坊话里话外都是在说他是一个克星。
说起来阿林和他阿娘的关系自然是极好的,心里早就把她当成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了,因此,在大山找他帮忙的时候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大山和他已经有十几年的交情了,两个人从小一起玩耍,阿林对大山的信任也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但是信任是一回事,听到端木筝这样做保证又是另外一回事。
旁边的人已经忍不住屏住了呼吸,这阿林的大娘可是这琴里巷有名的媒婆了,这病情也是在“万众瞩目”下病了半个多月了。
这瘟疫可比不了别的,要是面前这个女大夫真有这样的本事的话,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如果可以谁不愿意继续活下来?
“把这药回去一日三餐煎上服下,其中要谨记一点,一定不能受凉。”端木筝的脸上带着说不出的严肃。
“诶,我知道了。”
眼睁睁地看着阿林带着自己的大娘离开,这个引人注目的小摊位又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新回复了原有的宁静。
夕阳慢慢西斜,端木筝便开始收拾起了东西,“走吧,韩老大夫。 ”
回到林家之后,端木筝看着屋内有些诡异的气氛忍不住默默地走到了凌千弋的身边,“出什么事了?”
凌千弋摇了摇头,轻轻地拿起了端木筝的手在她的手心里缓慢写下了几个字——赵二狗。
“尚书大人,老夫承认,上次来这里的确是想试探你们一下,但是现在不一样,他们真的要杀了二狗!”
赵老爷子此时已经是老泪纵横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报应竟然来的这样快!
今日他竟然收到了一封信,上面赫然有着赵二狗的毛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赵二狗的头发和别人不同,生下来的时候头发根部就会有些微卷,这也是让赵家人真正心急的地方。
信上是这样写的,“既然前些日子我说的你们久久没有回应的话,看来你们是不在意这个孩子的死活了,那么我的耐心自然也就到极致了,明日午时之前,务必将 一千两银子放在郊外破庙东边的第五棵槐树下,不然的话……”
信里只提到了这些内容,而剩下的,只是想想就足够让赵老爷子心态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