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话,应该也是卖东西的?
不过还是谨慎些好。
阮思娇转头,轻抿着唇瓣,很认真的摇头,“不,我准备去学校,只是路过这里。”
小门里的那人呵呵的笑起来,“上学也行,卖东西也罢,眼下这才半夜两点,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独身出门,还是小心着些才好。”
那人的话听进阮思娇的心里,就像长了毛一样,顺着血脉爬遍她全身,背后更觉得凉飕飕的了。
见阮思娇不动弹,那人又笑了两声,“你这样子,一看就是没卖过什么东西,没有经验。你要是信叔的话,就到我这小屋里来等着,离开市还有一个小时呢。”
阮思娇算是弄明白了,这个人是黑市上常做买卖的。
危险倒是没有什么危险了,可是跟一个男人呆在屋里,阮思娇还没那么傻。
“谢谢,不过我就在外面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会儿就好了。”阮思娇客气而疏远的说。
那人又笑了两声,“那就随你吧。”
说完,那人才关了门。
关门之前他又说了一句,“你最好找个墙角靠着,小姑娘家家的,大半夜的总是不安全的。”
这人说的也对,阮思娇左右看了看,觉得自己站着的地方就不错,她身量小,蹲在墙角上一点也不明显。
更何况刚才那人总算是跟她说了两句话的,这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依靠感。
阮思娇蹲下,眉头皱皱的,在这黑漆漆的小巷,等得精神极度紧张,却又透着隐隐的兴奋和激动。
漫长而又无聊的等待,似乎把时间也给拉长了,阮思娇蹲得脚都酸了的时候,街面上突然出现了两个身影。
接着第三个、第四个,仿佛是约定好了的,一眨眼的功夫,刚才还寂静无声的街道就变得热闹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
当然这份热闹仅限于人数上,事实上大家谁也不敢弄出太大的响动,就连讨价还价也是悄声进行。
阮思娇也赶紧从墙角上挪出来,学着别人的样子,把米面袋子藏在身后。
她刚挪出来,就有两个妇女走上来,蹲在阮思娇跟前,“小姑娘,你卖的啥?”
“大米、白面。”阮思娇老实回答,但她一双眼睛一直看着那两个妇女。
毕竟是第一次做生意,而且是做黑市上的生意,阮思娇怕别人忽悠她。
那两个妇女对视一眼,又悄声说,“能让我们看看货不?”
看货这个自然是可以的,阮思娇转身解开扎袋子的绳,从里面抓出一小把米、一小把面拿出来。
那两个妇女接过去,看似很认真的验货,一会儿放在鼻子下面闻,一会儿吃一点在嘴里嚼。
半晌,她们其中一个才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小姑娘,你这东西不错,有多少,我们全要了。”
对方全要,阮思娇心里升起一丝喜悦,要是能一下子脱手,她就可以回去了。
她回去还得赶路,晚了大哥该起床了。
“大米二十斤,白面二十斤。”阮思娇说。
一个妇女点头,“白面给你三块,大米给你五块。”
阮思娇也没做过黑市的生意,人家给的这个价钱,她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原著里提及叶岁岁做生意,也是简单待过,给予主角光环让她顺顺利利,极少详细的介绍她做生意的过程。
以至于以至于阮思娇还有点拿不清这黑市里的物价。
不过黑市里的价格,肯定会比供销社还要贵的,供销社必须得凭粮票米票才能买,数量有限,可是黑市只要有钱就行。
黑市做生意,投机倒把什么的都是为了赚钱,不赚钱,谁来投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机倒把?
阮思娇眯了眯眼,“这粮食匀给别人,可不止这个价格。”
那两个妇女笑起来,“小姑娘,你是不是觉得黑市就应该卖个高价?”
“那你这么想可就错了,”另一个妇女说,“上面不允许买卖,这才有了黑市,其实还不就是大家各取所需,互换东西?”
“对啊,”前一个妇女接话说,“黑市说白了,不就是瞒着上面大家私下搞的集市嘛。”
这两个女人说得似乎有点道理,可阮思娇又觉得并不是她们说的那么回事。
再抬眼看去,发现她们正在对眼色。
捕捉到这样的暗苗,阮思娇还有啥不明白的?
她也不甩脸子,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婶子,你们可别唬我,我有亲戚经常跑黑市的。”
阮思娇话音刚落,旁边那扇小门再一次打开,一个中年男人从小门里走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