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赵之栋好不容易解决了猪仔问题,后面会有更多问题等着他。
他学的是阮庆祥的方法,可阮庆祥那种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也只能勉强打到十头小猪的猪草。
越往后,猪吃的越多,阮庆祥家的劳动力也有吃不消的时候,更别说赵之栋按这种方法搞百头以上的大规模养猪场了。
没有技术支持,赵之栋只学个皮毛,就要搞大动作,往后他要遇到的问题肯定是多如牛毛。
任何一个问题拿出来,都会让赵之栋焦头烂额。
当然,赵之栋焦头烂额,石彬就会心里舒坦。
不是他不替养殖户揪心,石彬单纯就是想看赵之栋的笑话!
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十里铺,阮思娇跟叶岁岁一起坐在店里的后院,两人在讨论未来。
仅仅局限于目前的规模吗?
当然不可能。
邵春明的免费养殖课依然在讲,就连市里的傅伟也过来了。
养殖户越来越多,上十头规模的养殖户越来越之,邵春明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
傅伟还把市里另一全专家带过来,三人齐力,帮助把九华县的养殖事业搞得如火如荼。
阮思娇要做的,就是卖饲料跟兽药。
现在饲料的销售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饲料店一天只能卖十几袋成猪料,现在光小猪料一天也能卖几百袋。
那些最早开始扩大养殖的,家里的小猪已经超过六十日龄,小猪料过度为成猪料。
像阮庆祥家那样富余劳动力比较多的人家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选择另外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暂时要花多点钱,但买回来满月的猪仔,自己再喂五个月猪就能出栏了啊。
猪能出栏就能卖到钱,养猪规模就能扩大,就能赚更多的钱!
阮思娇店里的成猪料,一天能卖掉五六百袋!
饲料厂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乎是三天就要给阮思娇发一车货。
运输队本来就承担着运输的责任,队里干脆把这一块交给顾沉舟。
顾沉舟现在的工作就是专门给饲料店、粮油店送货。
自从阮思娇在学校搞起自然拼读法,陆安年更加关注十里铺。
十里铺是整个九华县的试点,十里铺经济搞得如火如荼,陆安年也就有了新的想法。
现在整个九华县都已经全面开放,但别的乡镇、包括九华县城的经济都被十里铺远远超过。
是时候给十里铺再造一拨势,用十里铺的成就来带动整个九华县。
于是,县委召开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围绕两个字:夸富!
怎么夸呢?
从别的先搞经济改革的地方学来的经验,在全县范围内竖立万元户的典型。
在这个职工只能拿不到五十块工资的时代,一万块得是一个职工一辈子的收入了。
所以万元户这个概念,足够刺激。
在足够的刺激下,才能促使大家开动脑筋,让自己富起来嘛。
陆安年提出这个夸富的想法,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像十里铺这要的,轻易就能拿出几个万元户。
而别的乡镇,想要凑出一个万元户?
那也是难!
于是,各想其招。
比如谁家搞起一点事业的,就把人家的房产、事业、甚至家里的锅碗瓢盆都给算上,怎么也得凑出一个万元户吧?
搞起养殖的,不是才养起十头猪?
那就鼓励鼓励,让他们再买十头小猪仔,实在不行乡里给解决一点困难,让银行贷点款出来也是可以的嘛。
二十头猪的话,将来养大也能卖个七千块钱了。
再加上家里的房子,地里即将收获的玉米,这些都算上,勉强也凑出个万元户来。
十里铺这边就简单多了,阮思娇毫无疑问,肯定算一个。
就连阮广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三个月来也从鸡蛋糕店分到超过一万的钱。
叶岁岁家的小吃店,三个月赚了两万多块,她不用跟任何人分这笔钱,反而还能从饲料店和粮油店分到不少。
除了这三个人,十里铺那些搞小吃摊的、倒卖衣服的,最早一批开始做小生意的人也干了差不多三个月。
三个月他们虽然不一定能赚够一万块钱,但谁家还没个房子、谁家地里还没有种玉米呢?
这些都算上,能凑出的万元户肯定更多。
还有那些搞养殖的,要说上十头规模的养猪场,十里铺肯定比别的乡镇多的多。
但十里铺会这样搞拼凑吗?
当然不用,他们可以轻松就能拿出三个真正的万元户!
饲料店究竟能赚多少钱呢?
以现在饲料店的进帐来说,每天卖掉五百袋五十斤装的小猪料、五百袋五十斤装的成猪料,完全没有问题。
小猪料每袋赚三块,成猪料每袋赚两块,饲料店每天进帐两千五成块那是妥妥的。
这速度,四天就能造就一个万元户!
夸富大会要举行,镇长得到消息就跑来通知阮思娇和叶岁岁,阮广辉他当然也不放过。
这会儿夸富大会还有几天,阮思娇跟叶岁岁就在研究,她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我觉得我们可以办一个饲料厂。”阮思娇说。
依着他们现在的销量,饲料厂隔一天就得给他们发一车货,运输也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能在本地办起一个饲料厂,这笔运输费就能省下来。
省下来的当然都是赚的。
现在养殖业发展的越来越好,饲料店里的销量也在节节攀升。
销售终端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什么不自己办起一家饲料厂?
叶岁岁考虑了一下,提出一个问题,“工人好招,原料也好弄,饲料的配比怎么办?”
阮思娇神秘一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我有办法。”
阮思娇当然有办法啊,她有代购网呢。
代购网上肯定不卖配方,但她可以在代购网上买书啊。
猪饲料的配比,查一查书就能知道。
叶岁岁是重生的,她跟阮思娇并没有明着说过这件事,但两人都是心知肚明。
叶岁岁不知道的是,阮思娇并不是重生,她是穿书,不过穿书、重生什么的都不重要,现在叶岁岁觉得阮思娇应该还有一个宝库!
当然,重生都发生了,有个宝库什么的,似乎也不是件难以理解的事。
阮思娇说她能弄到猪饲料的配方,叶岁岁信她。
“既然有配方,那就干!”叶岁岁重重点头。
饲料店跟粮油店叶岁岁都拿分红,她一直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想退出经营,阮思娇却怎么也不同意。
这回,叶岁岁就有用武之地了,她也明白过来,为什么阮思娇不同意两人拆伙。
有时候合伙的生意不好做,但对于阮思娇跟叶岁岁来说,合伙更好。
而且细数那些大公司、大集团,哪一家不是股份制?
就连家族企业都还配股呢。
阮思娇这段时间要忙学校的事,店里叶岁岁不就操更多的心吗?
接下来要做饲料厂的事,叶岁岁更要比阮思娇操心多。
这就是阮思娇不愿意拆伙的原因啊,一加一大于二,这的确是真理!
商定好弄饲料厂,阮思娇周一就又要回学校去给老师们上课。
接下来这一周的时间,叶岁岁除了照顾店里的生意,还要找地方,联系工人,要建起一个饲料厂,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时还没有钢构房,不可能几天里就把一个厂房建出来。
到了周末,就已经是八月初,这时候是一年里最热最热的时候。
天气热,人心更热,九华县的夸富大会开始了!
所有被推选出来的万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户们都被集中在九华县招待所,他们要系上大红花,被县领导们牵着马,带着在整个九华县城游街。
为了给夸富大会造势,全县所有乡镇都必须派两百以上的人集中到县城,观看夸富游街。
当然,这根本不用下什么硬性指标,因为消息传出去,那些被选出来的万元户们的家人、亲戚、朋友、甚至是相熟的人都会跑到县城来围观。
还有那些已经搞起自己的小事业的人,也放下手里的工作,集中到县城来。
这都是万元户,都是他们要努力奋斗的目标啊!
至于住在县城的人,更是要来看一看这场夸富大会。
县委大院前面,早早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以县委大院为中心,至夸富大会游行的街道,全都挤满了人。
这真是万人空巷!
九华县经济大改革已经过去三个月,九华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省里、市里都派了领导过来,参加九华县的这一场夸富大会。
临近的几个县,自然也要派干部过来,希望能从九华县学到一些经验回去。
贺阳县?自然更要派人过来。
贺阳县的代表团,领头的就是赵之栋。
这几天,赵之栋可算是炙手可热,整个县里哪哪都有他的身影。
第一批贷款已经准备就绪,消息也已经发布出去,愿意用科学养殖法开起猪场的,敢想敢干的人,都可以来农业统筹办公室。
赵之栋可真会用人,把筛选的事情直接就交给了办公室主任石彬。
石彬那个郁闷啊,赵之栋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动不动就敢指挥他了!
石彬还在筛选人,贺阳县的养猪事业在选好了这批人之后,就会启动。
贷款发放下去,盖猪盖,引进小猪仔,赵之栋觉得他已经走上人生巅峰。
不,这才哪到哪呢?他的人生巅峰还远没有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