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科学养猪法也分两种,您应该知道的吧?”回来的路上,阮思娇跟阮庆祥说。
阮庆祥无声点头,他当然是知道的。
自家这种养殖方法,要比阮旺家的养殖方法晚两个月出栏,阮庆祥也清楚。
可那只停留在理论上,这些猪才三个月大,阮旺家的猪却比他家的猪大了一圈儿,这种感受是直观的。
省了饲料钱,那钱还捏在手里,可阮庆祥却觉得心情复杂。
不用问阮庆祥也能看出来,阮旺家的猪比他家的至少重十几斤,一圈猪十头,相差就是一百多斤。
这才是喂成猪料后仅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就算多喂饲料,也多花不了几十块,他家的猪少长的肉却顶两百块。
阮思娇见阮庆祥沉思,知道自己不能再多少,她只提醒一句,“叔,时间就是金钱。”
投入一部分金钱,却能收获更多。
而阮庆祥,他少投入一点钱,却失去更多。
而且,阮庆祥家所有的人,这段时间都变得特别忙碌。
多了这一圈猪要喂,本来就要多花费时间。
家里还有地要种,又要每天打许多猪草,可不是要变得特别忙碌吗?
一家人忙成这样,却没有多赚钱,反而损失了一百多块!
走回到阮庆祥家,阮庆祥就已经想明白了。
阮思娇看他神色已经变了,就趁机又说,“我租下来的那片地已经开始整理,庆祥叔,你如果给猪喂饲料的话,阮光明跟阮光亮就能去干活,俩人一天又能拿回五块钱。”
俩人一天挣五块钱,一个月不是又一百五?
“我明天就再去买饲料。”阮庆祥挤出这句话。
他不会觉得阮思娇是在想着法的推销自己的饲料,赚他的钱,而是在想着法让他家增加收入啊。
阮思娇是真的一心想让大家都富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
不仅是他们村的人,就连别的村、别的乡,但凡是想养猪的,阮思娇就从没吝啬过教别人养猪方法,从来都是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
那种家里只有一两头猪的,阮思娇根本不会劝别人多喂饲料,毕竟一两头猪吃的猪草能有多少,家里孩子出去跑一跑,打回来的猪草就够用。
可阮庆祥家的情况不同,他养了九头猪,现在这些猪都长大了,要用的猪草实在不是个小数目。
被阮思娇提点过,阮庆祥就如醍醐灌顶,他盯着自家圈里的那头老母猪看。
老母猪这几天就要下崽,这窝猪仔,阮庆祥也决定自己养着。
阮思娇不是说了吗?她要建工厂,让阮光明、阮光亮兄弟俩去干活,也能赚钱回来。
赚回来的钱,就能买饲料。
“娇娇,你这厂是准备干啥?”阮庆祥问。
这个,阮思娇只是笑笑,她现在还不能说。
阮庆祥明白,所以他也不多饶弯子,“我就想问问,将来厂子开工,能不能让光明和光亮去厂里干活?你这招工有条件的吧?”
阮思娇摇头,“当然不会像那些国营厂一样,只招城镇户口的人。我把厂子建在乡下,用的工人自然都是咱们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时候就让阮光明和阮光亮过来吧,只要他们肯好好干,我就保证他们能在厂子里干下去。”
月月有工资拿回家,多养一窝猪仔的饲料算什么?
既然说到厂子未来招工,阮思娇干脆把自己想的说出来。
“庆祥叔,今天大家都给我帮忙,我心里想谢谢大家,但现在请客也不太好,等我工厂开工的时候,我请咱们全村人吃饭。”阮思娇说。
阮庆祥也不拒绝,“行,到时候叔给你安排,一定让你的工厂开业搞得热热闹闹的。”
阮庆祥在村里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很有威信的,他都这么说了,阮思娇肯定相信。
至于赵之栋两次来问阮庆祥的事,阮庆祥到底是没说。
现在,阮庆祥也不想看人家的热闹了,毕竟阮思娇对他还挺交心的。
这孩子好啊!
朱进山家的那窝猪仔,只比阮旺家的晚几天,现在也快满三个月了。
看着自家圈里的猪,吴桂枝唇角就是掩不住的笑意。
以前队里养猪,后来包产到户,自家也养两头猪,可什么时候见过猪长这么快的?
这才三个月不到呢,猪都长到一百一十斤左右了。
照这速度,再喂三个月肯定能出栏。
朱进山家里的另外两头猪这两个月也喂了不少饲料,个头特别大。
今天就是朱进山卖猪的日子。
早早的,收猪的人就来到朱进山家,一看他家圈里那两头大肥猪,收猪的胡明也是眉开眼笑。
“嫂子,你家这猪可真肥。”胡明说。
吴桂枝也是笑弯了眼,“谁说不是呢。”
现在的人肚子里都缺油水,谁也不喜欢吃瘦肉,越肥的肉就越好卖。
眼前这两头大肥猪肥的身上都没半点褶子,皮毛粉红发亮,肯定能杀出厚厚的猪板油。
朱进山已经把邻居请过来,胡明也手脚麻利,几个人一起把猪绑了,抬起来过称。
这一称,在场所有人都惊住,“这是得有三百斤往上了啊!”
称杆子上的星管着呢。
胡明才称好,给报了个数,“三百四十二斤。”
“嘶。”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村里养猪的人家也不少,可一年养到头,能把猪喂到两百斤往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还得是肯给猪贴补些麦麸甚至是油渣子的。
要是只喂猪草,想把猪喂到两百斤都难。
可朱进山家这头猪三百四十二斤呐!
猪肉每斤一块五,生猪每斤一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朱进山这一头猪就比别人家多卖了一百多块。
再称另一头猪,比这头还重点,三百五十六斤。
两头猪加起来,卖了六百九十八块钱!
现在最大面值就是十块的大团结,看着胡明数了七十张递给朱进山,被请来的邻居都差点流口水。
那么厚的一叠呐!
朱进山从口袋里掏出零钱,胡明摆手,“不用找,你这猪杀出来的肉好卖,收你家的猪我情愿意多掏钱,心里也乐意。”
胡明推说不要找那两块的零头,朱进山不好意思,从零钱里抽出一张五块的,“该我给你把零头抹了。”
胡明是真心不要那两块的零头,把朱进山的手推回来,又请人帮忙,把两头猪装到他拉来的架子车上。
两头猪,就得用两个架子车拉。
装好猪,胡明还不忘说一句,“老哥,你家圈里这些猪要卖,可一定还找我。”
胡明脸上,丝毫不掩饰对朱进山这圈猪的喜欢。
这些猪虽然还没长大,可皮毛光亮着呢,一看就是特别肥的。
胡明人敞亮,两块钱的零头说不要就不要,朱进山也高兴着呢。
“行,一定给你留着。”朱进山答应。
胡明跟他带来的一个人拉架子车走了,被朱进山请来的邻居一个个的还眼热着呢。
“进山哥,你这猪咋喂的啊。”有人问。
朱进山笑,“喂的饲料啊。”
“十里铺买的饲料?”有知情的立刻追问。
十里铺那边养猪事业已经搞得红火,可徐寨乡这边还没那么大动静。
像朱进山这种敢一下子养十头猪的,在徐寨乡也是少数。
这部分人敢想敢干,也是瞅准了机会。
对于阮思娇,朱进山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所以他也毫不吝惜对阮思娇的夸赞。
“我家这两头猪啊,喂了整整一年,照料的可精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呐。不过能喂到这么肥,还是多亏了这两个月喂饲料,要不然能有个两百三十十斤就不错了。”朱进山。
两个月的时间,多长了一百斤?
邻居们听得更加眼热。
有人不信,“进山哥,你这是吹牛的吧。”
谁听说过一头猪一个月能长五十斤?
朱进山瞅那人一眼,“你要不信,瞅瞅我圈里的这些猪去?”
朱进山啥时候买回来的猪仔,村里人都知道。
那一回贺红梅眼热朱进山养猪,也闹着要买猪仔,可是闹的不清。
要说,这猪仔买回来也不到两个月吧?
买回来的时候,小猪仔刚满月,也就不到十斤的样子。
可现在看看朱进山家猪圈里的猪,拿眼瞧着,也得有一百斤往上。
小猪没有大猪吃的多,上膘肯定也没大猪快。
这么一看,好像一头猪一个月长五十斤也没什么不可信的。
“叔,”有人凑上来,已经变成一副讨好的嘴脸,“这饲料养猪,真就这么管用?”
这话,朱进山都不用回答,只给那人一个自已体会的眼神。
那人挠挠头,“叔,明天你带我一起去买点猪饲料吧。”
“那不就在十里铺街上?”有人说。
那人翻了翻眼睛,“进山叔给指的店,我才去买,万一要有瞧人家卖饲料眼热,在旁边多开一家卖假货的呢?”
谁家的钱不是从牙缝里一点一点省下来的?
跑一趟十里铺买猪饲料,一回怎么也得带回十几二十块钱吧?
这要是买到假货,那还不得愁的上吊哟。
这人一提醒,旁的人也都反应过来,对猪饲料动了心思的,纷纷来求朱进山。
朱进山有啥不同意的?不就跑一趟十里铺吗?
正好他家的猪卖了,现在手头有钱,把欠阮思娇的钱也还了去。
人群外围,贺红梅抿紧了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