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她这个想法?
阮思娇并没有跟沪市农机厂共事的打算。
张主任见阮思娇和顾沉舟都不说话,只得又说,“你们这生产线回去装好,肯定也不是秘密。到时候被别人看到,不是也得把这方法给学走?你们现在把它卖给我们厂,还能拿到一笔钱,何乐不为呢?”
张主任真是句句都说到点子上,搞销售的,嘴皮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利索。
哪怕不是按需分配的现在,就算放到几十年后,在那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张主任也肯定不会被埋没。
但阮思娇还是没有跟沪市农机厂合作的打算。
“抱歉,我不打算卖掉自己这个想法。当然,你们要是能想办法把我这个生产线的做法打听去,那是你们自己的本事。”阮思娇说。
张主任搓了搓手,阮思娇都如此拒绝了,张主任却似乎并没有退让的意。
“两位同志,何必这么倔强呢?你们买这么多机器回去,肯定不是养殖户,而是做生意的吧?做生意是赚钱,把点子卖给我们厂,也能赚钱,这不也是一种生意嘛。”张主任继续游说。
阮思娇看了眼张满福,张满福立刻跑过来。
“堂叔,人家既然不愿意,你就别这么死缠了嘛。我还等着跟他们一起去安装机器,您行行好,别耽误我的事儿了。我开这个农机厂,这是第一笔大单,您要把我第一笔大单搅黄?那我可要去找我二爷了。”张满福说。
他二爷,就是张主任他爸。
张主任位置不低,偏偏很怕他爸。
老爷子虽然上了年纪,在家里却是说一不二的。
张满福搞这个农机厂,费尽力气,花光了所有积蓄。
张主任要敢把他的生意搅黄,老爷子能把张主任的腿打断。
张满福还喊自己媳妇,“你快去,堂叔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去二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帮忙做饭。”
说着话,张满福还把张主任往外推。
平常张主任工作忙,他回村的时间也少。
现在既然回村了,却不回家看他爸妈,张满福他二爷是会生气的。
张满福媳妇已经小跑着,去通知他们二爷去了。
张主任眉头皱得死紧,他还能怎么办?
回家看他爸妈去呗。
“你小子,我之前帮你那么多,我算是白帮你了!”张主任指着张满福,气呼呼的说。
张满福嘿嘿笑,“堂叔,你帮我的事我都记着呢,等回头有机会,我肯定好好报答你。”
张主任已经被推出院子,连他的自行车也被张满福推了出来,他不由在心里骂了一句,什么好好报答他?
眼前就明摆着一个报答他的机会,张满福怎么做的?
张满福把他赶出来了!
而且张满福还把他家老爷子搬出来,把张主任的路堵得死死的!
张主任推着自行车走了,张满福跑回来,跟阮思娇、顾沉舟一起上车,车子终于开出上扬庄,开到公路上。
从沪市到锦省,再到九华县红星村,足足跑了一夜。
还好阮思娇也能开车,路上跟顾沉舟替换着开,也不至于让顾沉舟太累。
他们俩昨晚在招待所好好睡了一觉,年轻人熬一夜真不算什么事儿。
张满福也是年纪轻轻的,熬夜他能熬。
关键是张满福为自己接到的这个大单而满心兴奋着,就算躺在舒服的大床上,他也不可能睡得着。
一路上,张满福都在想着机器要怎么装,各种细节要怎么调整。
还没到红星村,张满福已经想好了所有的细枝未节。
实际操作的时候,肯定也会有一点偏差,有需要再调整的地方。
但做了这么多工作,张满福真正上手的时候,还是顺手多了。
一大早,叶岁岁跟工人一起开工。
今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能上梁了,等上完梁,还要放鞭炮,所有的工人都要一起吃一顿大肉菜,庆祝主体完工。
之后的细节工作都不难,叶岁岁找来盖房子的人也多,到时候分一批工人搞粉刷,一批工人做地基,另一批工人打院墙、盖门卫室、办公室。
厂子又不大,办公室只需要盖一排五间就行。
工人都是招本地的,也不需要弄宿舍。
剩下这些琐碎的活儿,叶岁岁估计三天时间肯定能弄好。
大家伙儿刚到厂里准备开工,就听到汽车开过来的声音。
顾沉舟把车停下来,阮思娇、张满福、顾沉舟一起从车上跳下来。
大货车的车厢不是封闭的那种,远远就能看到车厢里满满的机器。
叶岁岁惊喜,参与盖房子的工人们也惊喜。
这就把机器拉回来了?
看到机器,才算真的能把工厂建起来。
要不然只有几间房子,能干什么?
盖房子的这些人有一半是红星村的,他们村马上就有一个大工厂,村里人高兴着呢。
现在村里家家都养猪,村里人觉得往后他们再买饲料肯定要更便宜一些。
阮思娇的粮油直营点,麦麸不就一下子比供销社便宜了一半吗?
原本要一毛一斤的麦麸,阮思娇这边只需要五分钱一斤。
这给养猪户们节省了多少钱呢。
阮思娇跟顾沉舟他们一起走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看着他们笑。
有关系近的,纷纷上前一步,跟阮思娇打招呼。
“娇丫头,这机器真的拉回来了啊。”
“有了机器,厂子很快就能运转起来。”
“我们大家一定抓紧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把厂子盖好。”
村里人说着话,叶岁岁也走过来。
“今天正好上梁呢,你不在家,我原本还觉得可惜。”叶岁岁说。
阮思娇笑,“我这也是赶得巧,路上也没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耽搁。”
工期还是不敢耽误的,叶岁岁招呼大家赶紧上工。
先前就算好的,今天上午把车间主体最后一点完工,到正午十二点,五排厂房同时上梁。
张满福在厂房那边转了一圈,用脚步丈量,又把自己夜里想的那些事重新再过滤一遍。
重新计算一下机器怎么摆放,传输带要做多长。
阮思娇在张满福买材料的时候,就提供过长度的。
所以有材料不一定全部用完,张满福买的时候留了一点余地。
要是万一不够用,再回沪市买,肯定又是一翻周折。
等到全部丈量完,心里有了计算,张满福觉得阮思娇真是考虑周到。
跟阮思娇接触,张满福知道阮思娇对于安装机器的具体操作只有一个大方向上的把控。
真要让阮思娇自己安装,她自己并不能做出来。
可是计算方面,阮思娇真的做的特别好。
初建厂的时候,阮思娇也是考虑过,才把一排厂房的长度计算的刚刚好吧?
工厂的面积很大,但目前就只建了五排厂房,刚好能装五条生产线。
张满福想阮思娇应该是资金不够。
或者,销售能力的问题,让她先期只建了五排厂房。
等张满福转了一圈,阮思娇也出去转一圈回来了。
“上完梁就能开始安装设备了吗?”张满福问。
阮思娇点头,“到时候工人还要刷墙,但不影响安装机器。”
张满福也点头,这的确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张满福也已经把该计算的都计算了,安装机器也不会花太长时间。
等厂房、院墙、地坪什么的都搞定,他这边也能把机器安装好。
所以,三天以后完工,工厂立刻就能投产。
阮思娇算计的还真到位。
现在房梁还没上,厂房主体还没有建好,张满福干脆找了个地方,让顾沉舟把车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去卸下一部分买来的材料,张满福开始做传输带这样需要自己动手的东西。
等到了中午,厂房主体完工,开始上梁。
鞭炮是已经买好的,工人们抬着房梁往房顶去,底下准备放鞭炮的人已经把长长的鞭炮铺开。
五排厂房,五条跟厂房一样长的鞭炮,看着房梁被抬上去,放鞭炮的人把鞭炮点燃。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五挂鞭炮同时燃放,那效果是肯定的。
震耳欲聋的声音一直响了两三分钟,所有人耳朵都被振得发麻。
这时阮庆祥带着一帮人过来,走前面的抬着桌子凳子,走后面的用板车拉着大蒸笼。
肉菜的香味传来,刺激着众人的味蕾,嘴里不自觉就分泌出唾液。
村里的人,平常也难得见到什么荤腥啊。
桌子被摆放好,长条凳放在桌子周围,板车拉过来,蒸笼被揭了盖子。
这下子,味道更浓了。
大家伙儿都伸头看去,蒸笼上面一个个装满了肉食的碗,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负责上菜的手脚麻利,一碗碗蒸肉被端上桌。
大白馒头就摆在桌子的正中,反倒是装蒸肉的碗围着馒头摆了一圈。
每一碗里的蒸肉都份量十足,粉条跟白菜反倒成了陪衬。
饭菜被摆好了,厂里这些人却是不敢上前的。
这顿饭谁能吃,大家伙儿也不知道啊。
阮思娇走到中间位置,抬高了声音,“谢谢大家最近一段时间为工厂做出的贡献,今天这顿饭,是请大家吃的上梁饭。我也趁着这个机会请村里人一顿,感谢大家这段时间以来对我的照顾。有坏人来村里捣乱的时候,是你们给我撑了腰。”
阮思娇这话说出来,红星村的人就明白了。
他们替阮思娇赶走蒋军,阮思娇这是要谢他们呢。
放在工厂上梁结束,还真是更让人兴奋、高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