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广辉惊讶,他们一个市一年就要捐一百万?
那整个锦省岂不是要上千万?全国都要资助,那不是给一个亿都不够?
阮广辉没法再往下想了,就算把他们两个厂子打包卖掉,也没那么多钱!
“娇娇,这件事我想考虑一下。”阮广辉说。
阮思娇嗯了一声,挂断电话。
顾沉舟、阮宝莲都在办公室里,自然也听到了阮广辉的话。
关于阮广辉说要考虑一下,两人也都没有说什么。
阮思娇挂断电话之后,就一直拧着眉头。
过了一会儿,还不见她有说话的意思,顾沉舟便主动开口,“你还有别的事需要在这边处理吗?”
阮思娇摇头,顾沉舟就说,“那我送你回去吧,你这脚虽然搁在长凳上,终究是不如卧床休息好些。”
“嗯。”阮思娇点了点头,她心里有事,所以没有多余的话。
顾沉舟也没有多说,跟阮宝莲点了点头,便抱起阮思娇,把她放到门口的架子车上。
顾沉舟拉着阮思娇回家,路上的时候阮思娇一直沉默。
“在想什么?”顾沉舟问她。
阮思娇抿了抿唇,这是她小叔的事儿,可阮思娇愿意跟顾沉舟说说,她也不怕顾沉舟笑话。
“我觉得,我小叔有点小家子气了。我不是说他小气,不愿意捐钱,我的意思是,他的格局太小。”阮思娇说。
顾沉舟能明白她的意思。
如果是别人,比如张满福或者张保田,阮思娇或许根本就不担心。
农机厂不参加就不参加,将来遇到难处了,也不是阮思娇一个人承担。
阮思娇再发展别的事业的话,肯定也不会再拉上那两个人。
阮广辉不是别人,他是阮思娇的小叔叔,阮思娇是希望小叔叔能一直跟上她的步伐,就算将来有一天他会跟不上,但至少不是现在,不是他们刚刚创业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初期。
如果阮广辉的格局就只有这么一点,阮思娇现在就放弃他吗?
让他守着十里铺的这一点点产业,在这一方小天地里衣食无忧的过完这一生?
这种生活没有什么不好,但……身处这个时代,有这样好的机遇,为什么就不能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点,为什么就不能让自己站得更高、走的更远一点?
他们都还年轻,可最多再过十年,他们肯定都会结婚生子。
难道,要带着孩子在这红星村生活吗?
农村是有农村的好,但孩子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想要接触更好的资源,还是应该往更大一点的城市去。
而且,不管选择在哪里生活,首先要自己有足够的资本。
要努力的去挑生活,而不是等着生活来挑自己!
阮思娇再次陷入沉默,她不愿意就这样丢下小叔,这件事情,无论如何她都要跟小叔掰扯清楚,谈个透彻!
小叔从小就生活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他接触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长辈,没有做生意的天赋,更没有后天的熏陶。
他没有长远的眼光,阮思娇愿意理解他,她也愿意教他。
只愿小叔能够听得进话,不要一意孤行才好。
回到家之后,顾沉舟抱阮思娇去沙发上坐着。
这沙发还是两人一起去临川市里买的,红木的沙发,总共买了两组,另外一组放在奶奶家。
红木沙摆着好看,也跟家里的环境比较相配,但就是太硬。
为此,后来阮思娇还专门请顾沉舟找人帮忙,从沪市弄了一些海棉回来,裁成正正方方的块,然后用织成条纹状的老粗棉布包好,垫在沙发上面当坐垫。
这些海棉不是特别厚那种,就大概两厘米,倒是不影响红木沙发原本的美观。
靠背就没有弄了,她把海棉剪成小块小块的,填充了几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稍大一点的抱枕。
坐在沙发上时,想要依靠的话就塞个抱枕在身后,一样又软又舒服。
刚开始阮思娇剪海棉的时候,被何翠看到了,何翠还说她浪费呢。
现在坐在沙发上,扶手上放一个抱枕、旁边沙发靠背上放两个抱枕,阮思娇半躺在沙发里面,别提多舒服了。
想到当时正在院里扫地的何翠看到她在屋里剪海棉,立刻着急忙慌的冲进来,大声质问她在干什么,好好的海棉为什么全都给剪了时的模样,阮思娇就忍不住想笑。
看阮思娇上扬的唇角,顾沉舟知道她已经想通阮广辉的事。
“娇娇,你有没有什么想做的事?之前不是说想做玉米片吗?反正这机器也不好买,不如你说说怎么做,咱们趁着这段时间不上学,在家研究研究。”顾沉舟提议道。
阮思娇脸颊鼓了鼓,“咱们做不成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顾沉舟说。
阮思娇无奈摇头,“设备都不够。碾子咱们自己能做,可是高压锅做不成。”
时代的局限性,这套设备阮思娇自己是生产不来的。
阮思娇突然又想,或许她真能生产出来?
代购网上买一套玉米片生产设备的图纸,所以有的零部件都包含在内的图纸,照着图纸生产就能生产出来的那种。
就算花两套、三套设备的钱也行。
在代购网上能找到专业画图的人吧?给他们钱让他们买一套设备,再精细测量做一份图纸不就行了?
这样的话,她还愁什么没有外币啊!
当然,外币她还是要赚的,为国家创汇嘛。
弄图纸的事情,顾沉舟是帮不上忙的,不过眼下他能帮到一个忙。
“你去集上,买几斤鸡肉,再买几斤猪肉,再买几斤鸭肉吧。”阮思娇说。
刚刚还在说做玉米片的事,顾沉舟都有点接受不了阮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娇的思维跳跃。
他哪里知道,因为他刚才的提醒,给阮思娇打开了一条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呢。
看阮思娇眼巴巴的盯着自己,顾沉舟只好点头,“好吧,我去买。”
顾沉舟骑上自行车出去了,阮思娇开始在代购网上面寻找合适的制作玉米片的机器。
后世的那些购物平台真的很神奇,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
大概各行各业、所有商品都有人在网上卖的。
阮思娇找了一会儿,看中了一家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公司生产的玉米片生产机器。
这是一套全自动的生产机器,需要有芯片控制,电子液晶显示屏,触控按键。
这机器简直就是傻瓜操作,只要把玉米加进料箱,然后按键启动,接下来所有的工序都自动进行。
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玉米片。
成品玉米片还给包装好,能够设定包装重量,不论大小袋都能包装。
这包装用的是塑料袋,机器厂家提供塑料袋的尺寸,用户可以自己根据尺寸订制塑料袋,印刷上有自己品牌等信息的图文即可。
如果有这样一套机器的话,只要一个工人看着机器就能完成。
阮思娇看完机器的介绍,开始跟客服勾通,好想要订做一台合适自己用的机器。
阮思娇主要的想法就是,像电脑控制、触控屏这种东西,都不要,按键就用老式的那种按键就行。
总之,这台机器要看起来像是八十年代的东西,但又比这个年代稍微先进一点。
客服对于阮思娇的问题,表示非常惊讶,怎么会有人提出如此要求?
为了尽量节省人工成本,尽量让机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他们厂里做了许多研究投入。
目前,他们厂生产出来的玉米片生产设备,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水平。
国外的人更喜欢食用玉米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片,他们的机器大多数是用于出口的。
要按这位顾客的想法,那他们这个机器得倒退二十年才行。
“亲亲,您是认真的吗?”客服不得不再次跟阮思娇确定。
阮思娇很肯定的回答,“我当然是认真的。你们不是说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制玉米片设备吗?我现在就要定制这样一套设备。”
客服说了句,“稍等,我需要跟厂里的技术师勾通一下。”
客服这边能够改动的,就是机器的外观尺寸等东西,所谓定制,也就是这样而已。
像阮思娇这种要求,已经超出了客服的权限范围,她必须把问题报上去。
客服把阮思娇的要求上报到技术部,技术部那边再叫几个技术师研究一下。
能不能做都会给客服一个回复。
代购网上面的厂家在研究阮思娇的要求,阮思娇等了半个小时客服才又发来消息,“亲亲,您的要求技术师那边已经有了回复,他们可以按照厂里保存的二十年前的机器样板给您订做,我这就把机器配置等信息发给您,您看是否附和您的要求。”
接着,客服就发过来一长串的信息。
关于她说的那套机器,这条信息里有很详尽的描述,除了没有图片,跟看详情页也差不多了。
阮思娇看过,确定这套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挺高了,不过有些地方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各种按键什么的,也都是非常老旧样式的那种。
阮思娇对这台机器挺满意,又提出几个小小要求。
这些要求客服能做主,便一一答应阮思娇。
“亲亲,请您下单吧,选择三万五千元那个价位的,我会为您备注您专门订制的要求。”客服发来消息说。
客服以为阮思娇这就要下单了,可是结果并不是这样,阮思娇问,“请问,我可以不要这套机器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