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厉朝的皇帝坐在高座之上,眉头微微轻蹙着,面容在缭绕的香烟当中显得有些灰暗不明。
“她倒是个有心的,现如今在皇家寺里又出了那么一档子事儿,人人都夸她是菩萨心肠。”
“皇上,这六皇子妃做事确实妥妥贴贴的,整个上京城当中的豪门贵女都紧跟着是祝贺去了。”
成安紧接着搭话道,拿了人家的银子,自然是要多说几句好话的。
“如此说来,倒是有些可惜了,朕今日身子乏了,你扶我回殿里去躺着。”
皇上起身,一步一步的迈到养心殿的里间里去。
若是细听,便能听见他那一声似有似无的叹息。
皇上心里想的这些事情成安是知晓的,自然也不敢再直言揣测圣意,扶着人在养心殿里躺下之后,又拨弄了香炉里的香灰,收拾出去了。
得到三子的通风报信之后,周姑姑气的好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她原先想着宋婉晴在皇家寺里的时候表现尚可,自己也在太子面前多说了几句好话,没想到她们娘儿俩这么快就出了篓子。
现如今太子府里并没有真正的妃子,有的只不过是那些同房丫鬟而且,都没被抬出个名份来。
她们这些人是不配的。
等到那天太子继承大统之后,这些人全都会被发配出去,就连皇宫的门槛都别想迈过。
周姑姑在府上等了半天之后,终于等到了太子回来。
他身上穿着的还是像上早朝那身玄色蟒袍,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戴着玉冠,整个人看上去极其精神。
“太子,奴婢有要事要同您商量。”
周姑姑跟在太子的身后,把今日的事情细细说了几句。
“您看这宋姑娘该如何处置?”
“处置?我之所以要留着她,不过是因为她和那宋凝珠的关系密切,区区小事你自己着手去办吧,以后不要再问我了!”
他这几日为着宫里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哪里会去想旁的,转身就往自己的房里走去。
这几日皇上的身子每况愈下,朝中渐渐形成了两股风气,一派是站太子这里的,另一派是看重四皇子的。
原先那些不受宠不被怎么看中的皇子,突然之间就成了香饽饽,成了他们两人争抢的对象。
今日早朝结束之后,这些人照例要去太书院里整理折子,恰逢那时陆季宸正被四皇子缠得紧,站在亭台下,绷着自己的面皮。
“几日未见六弟,人倒是越发挺拔了,近日我这府中得了从番邦进贡的新茶,泡出来的汤汁清凉,你今日可有空同我一同去尝尝?”
远远的瞧见太子见他两人相谈甚欢,打这边走了过来。
陆季宸低头看了他一眼,心想着自己这些客气的场面话,竟然又招了一只苍蝇。
正打算推脱的时候,四皇子开口了。
“我们大厉朝的风气向来开放,作为来日即将征战沙场的男孩儿,自然是豪放饮酒的,我看六弟倒不如同我一起去喝桃花酿。”
两个人针锋相对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面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他自己倒是乐得自在。
“我这人不喜喝茶,也不喜喝酒,平日里没什么可馋嘴的,心中只惦记着我家娘子熬的那碗甜汤,如此便先行一步了。”
陆季宸甩了甩自己宽大的袖袍,听着身后二人传来的互相斥责声,眼里染上了一层浓郁的笑意,转身便出了亭下。
临到周姑姑即将出太子府时,太子也还是手写了一封书信,让她带给宋婉晴。
这上面写的不过是一些弯弯绕绕的话,女儿家看了怕是会羞红脸。
坐着马车,辗转了快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到了近郊别院。
这地方清静幽凉,比起那皇家寺里来说虽说不上,但是好比过长安大街上的热闹繁华。
她这人就是图个清静,喜欢那一些鸟语花香,没什么人气的地方。
“你,去敲门。”
周姑姑在门外没有进去,人自顾自的坐在马车当中,手上拨弄着一串佛珠,嘴里还念念有词。
自从从皇家寺里回来之后,她就觉得自己的心神像是得到了安定似的,每日都要念上几回经。
得到下人通报之后,宋婉琴和郑氏两个人连衣裳也来不及换,赶紧擦了擦脸跟着出来了。
“姑姑在哪里呢?怎么到了别院里也不进来坐坐,我可是缺她那盏茶吃了!”
宋婉晴脚步轻快,看见门外停着的那辆马车时,心中一喜。
事实也确实如同她所想的那一样,周姑姑从马车里递了个包袱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姑娘,这三两日不见,你的气色越发好了。”
隔着一道帘子,周姑姑看着宋婉晴,觉得这丫头比起在皇家寺里的时候,养得更加水灵了些。
看来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那种念经送佛的地方,倒是凡尘俗世,更能养活些。
“姑姑,您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我不过是跟着您沾光,所以气色看上去好了些。”
宋婉晴掩嘴笑着,手上掂量着那个包袱,里边轻飘飘的没什么东西,但她摸到了一个质地有些坚定的玩意儿。
“既是太子府的姑姑来了,那就赶紧到别院里坐一坐吧!我们这里新收了不少瓜果,眼下正香着呢!”
郑氏站在马车外面,不住的流转着目光,想要透过那帘子看到更多。
她眼底的那些贪欲和攀附权贵的欲望,被周姑姑一眼看了个清楚。
“老婆子还得回太子府里去,今日就不多叨叨了,等着哪天姑娘飞上高枝儿时,我再来拜贺。”
说过话之后,车夫得到了授意,从太子府里开来的那辆马车,又开始扬起了哒哒的马蹄声。
周姑姑她们一行人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这别院外又是静悄悄的,只有枝头轻颤的落叶,还发出了些声响。
“晴儿,你赶紧打开包袱,看看这太子究竟给了什么东西!”
郑氏按捺不住自己心间的欢喜,伸手想要夺过包袱。
这既是太子给的东西,那绝对是个好物件。
“娘,这屋外人多嘴杂的,被人瞧见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不好的,您说话的时候声音也小着点,也隔墙有耳,被人给听了去!”
宋婉晴有些恼怒的跺了跺脚,挎着那个小包袱进园子门里去了。
到了正厅的时候,她才打开了包袱,把那块白布摊在了案桌上,抖落出了里边的东西。
除了封简单的书信之外,还有一个玉佩。
玉佩看上去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奇特的,若真要说出点不一样的地方,恐怕就是样式上是同心结的模样。
“太子爷送的就是这些东西?我瞧着这玉佩的质地也忒差了点儿。”
郑氏摸了摸那玉佩,温热的,不见有什么凉意。
“娘,您连私塾都没上过,怎么可能知道太子的意思,他定是要让我安心在这里等着,等着日后时局已定,与他同心并进。”
宋婉晴把包袱里的玉佩挂在了自己的腰间,想了又想之后,还是取下来,用手帕包着藏在了袖袋里。
这东西是个金贵的,她得小心着点,要是哪天不小心碰碎了,这日后可就是少了个念想。
书信里除了感慨多之未见之外,太子还有些感慨,当日在菩提寺里所见情景。
说是在那凉亭里,见着之后就觉得如同翩翩佳人立在了眼前,实在是心生欢喜。
她提着包袱回了自己的房里,看过半晌后,突然又想起周姑姑临走时交代的那句话了。
“我瞧着这几日日头好,姑娘有空还是去六皇子府里坐坐,毕竟有些浊气憋在肚子里,会坏了人的肝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