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和娘娘心有灵犀一点通,早先在园子里坐着时就浑身难安,总想过来看她一会,没想到娘娘竟然在此处盼着我过来。”
宋凝珠跟着笑道,绕过园子里的竹林之后,即可到了院子中央。
她这处宫殿修得很是雅致,同其他地方看起来不太相像,不似于凤仪宫的端庄大气,也不像景阳宫那一般的奢华。
打门里一进来就是层层叠叠的假山,还有那些特意修制的江南景色,可谓是别有洞天。
跟着丫鬟身后七拐八拐,到了院子里时,那一处已经积了不少的落叶,四方的院子里摆了几张案桌。
德妃坐在高坐,面色微冷,目光透过一切,直直地盯着不远处的竹林。
在她面前坐着的,是身穿官服的柳家二品太书郎,柳撷之的父亲柳咏。
坐在侧位的是其家眷,张氏。
据探子说道,多年来一直进宫探望德妃娘娘的是柳撷之的母亲,也就是这位张氏。
说她为人端庄贤良,很是厚道,原先在家时也是读过书的大家女子,素来不喜欢与人起争执。
柳家人知道德妃娘娘对于家里那些人全都死了心,不肯见过一回。
如此在他们夫妻二人成婚之后,倒一直是张氏进宫来拜见,先前虽然有被人打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门去,坐过几回冷板凳。
但后来凭着自己的才情和温良的性子,倒是引得德妃刮目相看,愿意大开尊口,叫她一声嫂嫂。
走进园子里去时,那里的人都瞧见了宋凝珠,想要赶紧提升行礼。
“柳大人不必客气,今日是我不亲自来,前来叨扰娘娘的。”
宋凝珠赶紧摆手,让他们所有人都坐下。
她自己则是自顾自的坐在了德妃娘娘身旁,坐着小辈的位置。
“凝珠,这位就是我那侄儿的母亲,张氏。”
德妃摆手,对着张氏介绍。
宋凝珠和柳夫人互相到过一回礼,随后又各自坐在座位上。
她看上确实如同坊间所说的那般,是个温良具有才情的女子,也难怪能生得出柳撷之那般,性情高洁的男子。
几人坐下之后,起先没什么话说。
后来倒是德妃娘娘打破僵局,率先讲起了福安公主同柳撷之的事情。
“我那侄儿天性散漫,原先进宫时我只以为他各处玩得起兴,倒没想过,竟然私底下见过了福安公主。”
有些该说的话,在宋凝珠来之前,他们几人就讲过了。
如此,宋凝珠打量着柳大人和他家眷的面色,这二人看上去,面上像蒙了一层阴霾似的,不见得有几分好。
“絮絮,我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做长兄的当年是对不起你,可到正是今日,你也不应该拿你侄儿的前途开玩笑。”
“天下谁人都知,这入了公主府,往后就是驸马,若是想要在朝堂上做出一番作为来,可谓是难上加难。”
柳大人开口,面上十分为难。
他先前为了自己的仕途,不惜把心有所属的幼妹送进宫里去当娘娘。
如此便是保得了柳家二十多年来的富贵荣华和他平步青云的仕途。
再放眼到当下,自然是不容易舍弃的,他这么多年努力下来,不过是二品官员。
眼下倒是想要凭着那个有才情的儿子,把他们的门楣再往上抬一抬。
“你究竟还要糊涂到什么时候?这件事情我先前就有问过他,他说是自己无怨无悔,就算是不入朝为官,也能在其他地方有大作为。”
德妃扼腕,想着就痛心万分。
先前家里要是有一个像她这样能够明事理,不把儿女亲事当做媒介的人,如此倒也是可以免了自己这么多年的遗憾。
“这……小儿愚钝,眼下被那些风花雪夜迷了眼睛,不知道朝堂大事的重要性。”
“他又怎知整个柳家的光荣!”
柳大人突然发出一声暴喝,人像是气极了。
他倒是全然没有把宋凝珠放在眼里,当下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用手拍案桌,气的浑身发抖。
“你又何必动怒到如此地步,先前进宫的时候我们就谈过,一切依照儿子的意思来办,你眼下把身子气坏了,又怎可了得?”
张氏垂泪,用手抚着柳大人的胸口。
让他千万不要动怒,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而败了自己的身子。
这夫妻二人看上去倒是情真意切,可是画面放在德妃娘娘眼前,却只有那么乍眼了。
“再者,就算那不孝子同福安公主情投意合,但宫里人人都知福安公主即将远嫁番邦之地,这件事情又如何定论?”
柳大人叹气,同德妃娘娘据理力争。
他觉得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倒不如让柳撷之断了心事。
“这件事情只要皇上那处没说,就还有回旋的余地,你倒是不必心焦。”
德妃说道,转而又过来看宋凝珠,问她事情办得如何。
她说的不过就是长公主那回事,先前宫里把画卷送岔了,原本给福安公主看的番邦男子画卷倒是到了她手里。
尤其是在马球场见过一回之后,长公主更是对那番邦男子心心念念。
眼下,倒是不知道究竟是委派谁出去当和亲公主。
“这事情估摸着还有些难办,不过等着今晚宫宴结束之后,应该就能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切了然。”
宋凝珠道,又说凭着长公主的性子,不可能把事情憋在心中那么久。
眼下既然太后和皇上都知道了,她心有所属番邦男子,那自然是要照管照管的。
“这件事情咱们在此处商议也没个头绪,倒不如权且放一放,等今日宫宴结束之后再说。”
德妃开口,说自己身子疲乏了,让他们都各处歇着去。
如此宋凝珠也没多加打扰,只是说长公主那边有了消息之后,自己定当会回来通报她。
她同柳家二品太书郎,还有其家眷一起步入宫外。
一路上三人都静默无言,没有想要开口说话的意思。
到了临行的岔路之时,张氏突然开口叫住了她。
“太子妃娘娘先前可有见过我家小儿?”
“我同柳公子可不只见过,人先前还替我画了一幅画卷,眼下正是挂在宫里。”
宋凝珠笑道,夸赞起柳撷之,说他一手画描的简直栩栩如生。
光是挂在门帘上,就会让人觉得是听到站在那里。
“那孩子从小就是通诗书文墨的,平日里不见得有什么大喜好,唯独爱画两手画。”
张氏点头,面上有作为母亲的欣慰。
想必她对自己这个儿子也是给予了厚望,这是相较起柳大人的严厉来说,慈母情怀更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