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门的一众道士也齐齐下山后,最先收到消息的不是别人,正是还在为皇位争夺而带兵厮杀不休的几个皇子。
“该死的,究竟是谁请来的救兵!”
皇子们互相猜忌,都以为是对方请来的救兵,所以很有默契地停战观望一番。
然而令他们如释重负地是,下山入世的这些道士一个都没有加入到皇子麾下,而是自顾自地帮助起了一路上所需要帮助的人。
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除强扶弱,亦或是降妖除魔,这些道士全都是一肩挑了,根本难不倒他们。
别小看了道士,他们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是精通医、药、符篆、占卜等多项技能。
正是因为要学这么多东西,所以对道士的悟性要求很高,弟子也才会如此稀少。
然而皇子们在放下心中担忧之后,很快就打上了这些道士的主意,找上门来试图以利诱使归于麾下驱使。
只不过他们却打错了算盘,因为道士们在下山之前就已得到师长的千叮万嘱,严禁参与皇朝争霸之中,违者定斩不饶。
没办法,见道士们不为所动,几个皇子又继续打来打去。
“让他们先打着吧,打个一年半载,到时候我道门的形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就深入人心了!”
当消息传到张道真的耳朵里时,心中泛不起半点波澜。
他想要的,就是让道士们普渡世人,然后建立起道门的好名声,使得所有道士都会受益。
要知道,张道真在败坏佛门名声的同时,也将道门的标榜给树立起来了。
若是做不到所说的这些,那岂不是啪啪地打脸?
到时候和佛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都知道该选择谁!
眼下大夏正处动乱之际,各种天灾人祸纷至沓来,正是彰显道门的绝佳时机。
“老掌教你放心吧,所有弟子都交代好了,绝对不会掉链子!”
龙虎两道人以及其他大大小小道门分支的道长、真人等,齐声保证道。
“如此甚好!”
张道真闻言,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当然他也知道,不管你说得如何好听,还要看你做的如何。
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等过个一年半载,声誉也就该展露出来了。
下山的道士们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心怀苍生的同时,若是遇到悟性好的少年,不妨就先收下。
济世和物色弟子,两不耽误!
和说得比唱得好听的和尚相比,那些道士才是真的做到了多说不如多做。
深山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无法与外界联系,没问题!
道士们运用各种法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收获了人们的连连称赞与感谢。
再者,道士居无定所,四海为家,一路上难免会碰到许多不平之事。
若是遇上了,道士们热血未冷,心存正义,必然是路见不平拔出手相助。
其所做的义举,连许多自称的侠士都感到自愧不如!
大夏国内,烽烟四起,战乱不休,死的人多了,瘟疫也就随之而来了。
对那些凡人来说,感染了瘟疫就如同宣判了死刑,剩下的等死就好了。
然而区区瘟疫,在精通医道的道士面前,压根儿就不叫事儿。
亲自采药熬煮,成功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
被救的人,感其恩德,索性将家中神像换成了道士的模样,过年过节香火不断。
这些人都很纯粹,谁救了他们,他们就会感念一辈子。
至于之前供奉的各路神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可曾显灵?
事实证明了,供奉这些神佛根本没有一点用处,然后就直接被扫进了垃圾堆。
人祸不断的时候,连老天都不帮忙。
大夏境内,各地大旱,一连两个月都不下一滴雨,田地里的禾苗马上就要枯死了。
一开始的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候,道士们没有掌握到要点,为了让这些人避免颗粒无收,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不远百里千里地将水运过来。
“哈哈哈,这么简单地事,哪里需要这么麻烦!”
张道真可是有着前世的阅历,所以干旱对他来说并不是个问题。
“你们都是会法术的,只需要增加云层中水汽的含量,使之冷凝变成水珠,雨水也就从天上落下来了!”
经过他这么一点拨,道士们立刻恍然大悟,随即就行动起来。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对道士们来说都不是不可做到的事。
有了道士们的帮助,就算是灾年也能风调雨顺,使得无数原本会饿死的人能活了下来。
这才是真正的万家生佛!
再加上道士们的所作所为完全不求回报,受到其恩惠的人们无以为报,唯有替他们歌颂赞扬。
口碑是一点点立起来的,名声也是一点点攒起来的。
经过万千道士的齐心协力,大夏国内对道门的评价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哼,我道门乱世下山救人,说到做到,他佛门拿什么来和我比!”
站在山巅,望着远处繁华的皇都,张道真忍不住自得意满道。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练霓裳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身后,没有拆他的台。
仅是短短一年的时间,道门就得到了整个大夏国整个坊间的一致认可。
要知道在这之前,修真界和凡间的距离太过遥远,普通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一个修士。
不明不白就要脑补,人们便开动脑筋想象起来。
飞天遁地也还尚可,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对修士畏之如虎,将修士看作称杀人如麻的魔王。
张道真怀疑这是罗摩这厮的反击,故意造谣来抹黑他,但他却没有证据……
反正以修士的超然地位,就算是杀了普通人又如何?
估计连斥责都不会得到!
然而在这短短时间内,修士的恶劣形象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在这背后,全都是每个道士这一年来心怀苍生的努力所换来的。
张道真就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使得道门得到了大夏国民的接纳。
来之不易,当真是来之不易啊!
正当张道真满心感慨之际,忽然得到了徒弟文师道的传音:“师尊,大夏国的新皇争夺已尘埃落定,我们要不要采取行动?”
道门算是被大夏国的国民接纳了,但想要真正地被承认,还是要得到人间皇朝的认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