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佛门最近的遭遇,张道真自然是喜闻乐见。
双方是千年的冤家对头,彼此更是希望对方越倒霉越好。
天知道在得到这个消息时,张道真是何等喜出望外。
然而练霓裳见他如此得意忘形,忍不住泼冷水道:“光顾着笑话人家佛门,却察觉到佛门就是道门的前车之鉴么!”
“啊这……”
张道真一时得意忘形,稍稍冷静下来后,立刻就明白了练霓裳话中的含义,随即为之色变。
“光顾着兴奋,这下可真是乐极生悲了!”
可不是嘛!
刚才还对佛门的遭遇冷嘲热讽,转眼间就要担心起自己会不会变成下一个佛门,真是应了那句话: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只能说,这现世报来得也太快了……
“快,快召集大家过来商议!”
愣神片刻,张道真就恢复了镇定,立刻开始想着此事的应对之法。
如果大夏国内也如大奉一般,哪怕是以道门的超然地位也难顶众怒。
没多久,大殿里就已经站满了人。
今天的场合,来的起码都是长老以上的中高层,眼前乌泱泱一大群人上百之多,足见太一教当前之鼎盛。
此时长老们依次列队站好,翘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以盼地望着上首。
然而今天却不比往常,首座上坐着的,不是张道真……
队伍末尾,苏樱雪看着平时威严,此时却殷勤侍奉在旁的师尊,尴尬地将头偏了过去。
“这画面,真是太辣眼睛了!”
不过当事人可没有半点尴尬的念头,瞥了一眼下方这才对首座上的老者轻声道:“师叔,人差不多到齐了!”
没错!
世间能让张道真如此谦卑对待的人,唯有自家的宗门长辈。
如此一来,也就见怪不怪了!
张道真面前坐着的,赫然就是两千年前威震修真界的太一教太上长老——百里皇都,至今已有四千岁,是太一教真正的底蕴。
“小真真,你掌教我放心,就由你主持今天的事议吧!”
百里皇都童颜鹤发,苍老得连说话都有气无力,仿佛下一刻就要背过气去,眼皮都没有睁开就吩咐道。
“噗嗤!”
尽管他的声音不大,但大殿内的无不是耳目聪敏之辈,哪会听不见上方的对话。
“小真真……”
对于这个称呼,不少长老真是笑得不行,但好歹还算能忍住。
只有苏樱雪这小妮子没憋住,此时正捂着嘴低着头,肩膀一怂一怂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场合下,一声“小真真“真的将所有气氛一扫而空,让人忍不住想要发笑。
“……!”
张道真的一张脸先红再黑,偏偏说的人是自家师叔,也只能认了。
若是其他人如此不开眼,他绝对会让这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既然师叔有命,那我就不客气了!”
简单的开场白过后,张道真直接问道:“师道,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召开这次的会议之前,他就命徒弟文师道搜集相关信息。
当前的情境下,连自家师尊都得委身做小,他这个当前的掌教哪里敢托大,立刻躬身道:
“回禀师尊,根据门下弟子回馈的消息,大夏境内的各大势力暗中确有接触!”
这句话,在这个关键时候足以表明很多东西!
这些人若不是心里打着小算盘,又怎会在这个敏感关头私下偷偷接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张道真看来,这些人是看到大奉境内的各大势力联手对抗佛门尝到了甜头,大夏境内的这些宗门也生出了别的心思。
有句话说得好,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于每个修士而言,得道成仙就是他们的毕生夙愿。在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利益面前,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
设身处地,连张道真也会这么做!
像道门这般一家独大,换作谁谁都会夙兴夜寐得睡不着觉……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张道真问向底下众长老,一时间长老们纷纷议论起来。
“掌教,弟子认为不能后退一步!”
“否则这些人得寸进尺,遇到事情就联手施压,到时候我道门该如何处之?”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点到了关键所在。
修真界如同江湖一般,人在其中身不由己!
今番迫于外界压力而退却了,那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不好应对了。
别人肯定不会放过,那么就变成一步退,而步步退了!
哪怕道门一向清静无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但在遇到这种底线问题的时候,道门中人都会擦亮眼睛,多长一个心眼。
看似只是退了一步,实则进退维谷!
“掌教,对于这些人的逼迫,我们一定要抵抗到底,不能向这些人屈服!”
有激进的长老面色涨红,紧握拳头颇有要大干一场的气势。
要打?
那自然是最能快刀斩乱麻的办法!
只要用更好的武力压过外界,那么一切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题都不是问题了……
只不过问题是,哪怕道门同气连枝联合起来,也大不过外界。
要知道道门一家独大,也只是相当于其他单个的势力。
若是外界的势力联合起来,佛门已成前车之鉴,道门也当退避三舍。
由此可见,硬碰硬也不是的上选之策!
胳膊拧不过大腿,张道真在脑中稍稍一想,就将这个对策给排除了。
然而,他的心里又不想向外界低头,这么一来真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怎么办呢?”
“这可如何是好!”
看着底下依旧争论不休的众长老,张道真的心情也是格外烦躁。
心中拿捏不准的他不由地望向上首,然而百里皇都太上长老就如同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正靠在那里打着瞌睡。
这分明是在表示:我只带了眼睛耳朵来,唯独没带嘴巴!
既然将太一教交到了张道真的手上,那么就该由他来拍板做决定。
接着他又望了徒弟文师道一眼,见后者脸上犹豫不决,又忍不住摇头,心中一阵哀叹:“唉,自己的这个衣钵传人,还得继续磨练一番呐!”
文师道平时还能维持太一教的运转,但到了关键时刻总还是差了点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