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愚钝,还望姑姑解惑。”鄢国国主公孙伯毅谦卑的回答。
公孙大娘用不怒自威的双目盯着这个自己一手扶持上来的侄子,有些看不透,这个侄子在自己面前从来都是恭恭敬敬低眉顺目。
公孙大娘都有点吃不准,他到底是装的还是真的。
一个堂堂的国主,凡大事小事只要自己不同意,他从来不会忤逆,这让大娘感到很舒服,自己当初的确是没有看错人。
但是,这一切有点太完美了,完美的有点不像话,凡事太好了总会觉得有点不妥,可是这公孙大娘却找不出哪里不
妥。
看着看着,公孙大娘的眉目又舒展了。
微微露出笑容说:“我公孙一族虽然出身上古皇族,但是几千年以来,改朝换代,这上古皇族的光鲜身份不说分文不值吧!但是在哪些真正有实力的家族眼里,也绝对没有把这上古皇族的身份太当回事。
我公孙一族屹立不倒的秘密,就是我们从不做撒网的渔夫,我们只做那最后一个收网渔夫的帮工。慢慢等着吧!静观其变,看看谁是那最后一个收网的渔夫再说吧!”
“侄儿明白了,姑姑没有其他吩咐,侄儿先告退了。”鄢国国主公孙伯毅恭顺的说。
“下去吧!有空叫妙仪那丫头来看看我,几天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见她还真有点想她。”
“诺!侄儿这就去把妙仪找来陪姑姑说话!”公孙伯毅说着退了出来。
公孙妙仪是公孙伯毅的弟弟当朝太师公孙弘毅的小女儿,长相乖巧,说话甚是有趣,豆蔻年华,深得公孙一族的宠爱,尤其备受这公孙大娘的喜欢。
几天不见就会专程叫人寻她来说话。
这公孙大娘,不但是公孙一族的实际话事人,还是禹朝九大持剑人之一,她手里的剑是堂堂天下第二仙兵,锻牾剑。
持剑人是五百年前禹朝初立之时。
第一代禹王夏文命用八百诸侯国进贡的赤铁、玄铁、金英、铁英、炎石和财物,铸九鼎九剑。
九鼎象征国祚永昌,S立在禹朝乾元殿前,可是九鼎却在十五年前失踪了,至今杳无音信。
禹王当时把九剑分别赏赐给了九个功劳最大的诸侯,专门设立了持剑吾卫一职,世袭罔替,位同三公。
这九个诸侯就是现今禹朝势力最强大的九大家族。公孙家就是其中之一,公孙大娘就是公孙家族现任的持剑吾卫,
也称持剑人。
持剑人不可由国主兼任。
因此,持剑人的身份在家族中地位非常特殊,有时甚至会超越国主。因为,持剑人就是家族军队的最高统帅。
当年禹王立法规定,诸侯国国主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政而持剑吾卫主兵,责成持剑吾卫永世护卫禹朝国祚,以剑为证。
可是如今的持剑人,早已不是初代禹王时期的持剑人了!持剑人已经成了禹朝拥兵自重的祸害。
禹朝国运日衰,一半跟持剑人互相争利有关。
初代禹王夏文命***初期的八百诸侯,如今已经不足一百家了,其余的都是被九大家族争权夺利中给消灭瓜分了!
如今这仅剩的一百家也在日益减少。九大家族在以各种的借口制造摩擦和矛盾,然后用极其不对等的军事实力将对方侵占或者毁灭,朝廷也是无可奈何。
禹朝营州姜国的国都营丘城里。
国主姜蒙正和身为持剑吾卫的弟弟姜蒙田面对面坐着。
姜蒙田持有九剑之一的湛卢剑,锐利无比。
“蒙田你对此事如何看?各方势力均已经动起来了!我们是静观其变还是?”说到这,姜国国主姜蒙正停了下来看着自己的弟弟。
在姜蒙正眼里,自己这个弟弟才是他的主心骨。姜蒙田平日里喜欢三件事,修炼、读兵书、练兵。
所以,在禹朝九大家族里面,姜国的军力在姜蒙田的多年锤炼下,绝对可以排进前三。
“清虚天的问天祖师传信说,他已经派了关门弟子叶晓天去西境看看,希望我们也派个人去好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照应,估计各家族和各宗门都会趁机派人出去历练顺便打探龙吟之声的来处。
我想让云妮这孩子去历练一下,这孩子跟我学剑多年,最近刚刚破朝元境成了小宗师。
我听说叶晓天这孩子也是刚刚破朝元境成了小宗师,他俩自小相识,这次刚好可以互相砥砺,说不定两个人都会有不小的进境。”姜蒙田说道。
“既然是问天祖师的意思,云妮去我没意见。但是毕竟这孩子从来没出过门,江湖经验欠缺,要是出点意外怎么办?”姜蒙正有点担心的问。
“放心吧,大哥,云妮这孩子我了解,修炼境界虽然不如云凡和云飞。但是心思缜密,我把墨染八荒笔给她,到时候,打不过,逃命还是没问题的。”姜蒙田说道。
“既然你有安排,就照你的意思办吧!千万叮嘱云妮出门不比在家,要处处小心。”姜蒙正又叮嘱道。
“我会的,大哥,你不必太过担心。笼子里的鸟总是要让她出去飞一飞的,没别的事我先退下了。”姜蒙田站起身来给姜蒙正施礼说。
“没事了!你回去吧!”姜蒙正温和的说。
姜蒙田转身出去了。姜蒙正看着姜蒙田的出去背影缓缓的说:“龙兴之兆,难道这天还是要变了?
禹朝荆国国都丹阳城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荆国国主芈星河坐在榻上。这芈星河身材魁梧,双臂过膝,相貌堂堂,颇有几分王者之气。
境州刺史芈星阑和芈族持剑人芈星云站在两侧。
芈星云所持为龙雀剑,灵气逼人。
“听说朝堂上那位,听到这龙吟之声很是不安?二位贤弟对此事有何看法?”
芈星河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弟说:“十五年前九大家族扶永辉帝元婴上这个皇位,除了当时他迫于各大家族的压力不得不将西六师拆分了送给九大家族,从此以后可是一点好处也没得到过。
这几年居然年年追加我们荆国的纳贡,虽然我们以各种借口推脱了,但是,还是比十五年前增加了一倍多,这说明他已经不是十五年前的他了。
现如今,他分化瓦解,合纵连横。十五年前同气连枝的九大家族已经生出诸多嫌隙,明争暗斗,争权夺利,暗下黑手的事谁也没少干。
除了酉氏置身事外,哪个不想吞并了其他各家而独霸天下?
如今这东南九夷已经全部被我荆国收服,但是,境州九郡,我这境州刺史,其实只是管辖了境州两郡,其余七郡,最重要的最富裕的阳郡在汤国手里。
其余六郡都是禹朝直接委派郡守管辖,这种平衡十五年都没有打破了,大哥不觉得现在是打破的机会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