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不弃在一边十分虚心好学地问我说道:“师叔祖,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怎么半点都没看出来呢?”
我说道:“回头我给你写出一些风水方面的书,你自己仔细读一读。”
说实话这庄不弃倒并不是什么天才之类的,他到五六十岁才成为一阶羊倌,这天资却是可想而知的差。
但是既然我们有缘,而且看这小老头跟我也算挺对脾气的,我倒也觉得可以拉他一把。
我已经到达了道尊之境了,随便写出一点东西来给这些还在修行路开始的新手,也都够他们修一辈子了。
庄不弃十分高兴,竟然扑通一下跪倒,给我磕了一个。
我说道:“起来吧,咱们不兴这个,我就借着这个地形给你讲一讲什么叫相地吧。”
“其实这相地,就是看地形地貌,你看这梨山的地形,有点像什么?”
庄不弃想了想说道:“倒好像是一条黄龙。”
“差不多吧,一开始我也这么想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黄龙有点太短了,与其说是黄龙,倒不如说是龙头鱼尾。你看像不像?”
庄不弃又凝目看了看。
这时候根宝在一边叫道:“是啊,好像真是龙头鱼尾啊,龙的尾巴没有那么短,也没有那么宽。”
“这就对了,”我看了一眼根宝,觉得他的天资要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庄不弃好上很多,“这龙头鱼尾的东西,是什么呢?”
庄不弃又是摇头。
看来这小老头的文化课实在太差了点。
倒是根宝马上反应过来,他说道:“我记得好像鳌鱼就是这样的。”
我对根宝点了点头:“你不错,还知道鳌鱼。”
根宝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道:“我也就是在雕刻的时候见过而已。”
“你们知道这鲤鱼跳龙门吧?鲤鱼想要变成龙,就得跳过龙门。”
“而这龙门其实就是刀山,是一道铡刀口,鲤鱼必须报着必死的心,才能跳过去,跳过龙门就成了龙,而跳不过龙门,也就死了。”
“但是这当中却是有特别的例子,有些鲤鱼跳了一半,一半身子变成了龙,还有一半身子却还是鲤鱼,本来它们是要成为龙或者死掉的,可是因缘际会,它们却没有死,也没有变成龙。”
“这样的鲤鱼,也就成为了一半龙一半鱼的鳌鱼。”
“这鳌鱼其实也有它的神异之处,毕竟它已经不再是凡鱼了嘛。所以它就被用在科举考试之上,殿试的时候,殿上都会放一条雕刻的鳌鱼。”
“这殿上放一条鳌鱼的意思呢,一来就象征着鱼跃龙门,读书人通过科举由鲤鱼跳了龙门。同时这古代时候,只有皇帝才能是龙,你虽然中了状元,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代表你成为真龙。”
“因此状元也就被看成一条鳌鱼,拥有鱼龙的身份,为国家效力,受百姓景仰。”
“只有状元才能站在这鳌鱼的头上,所以中了状元,才会被人称为独占鳌头。”
我说到这里,庄不弃跟根宝都听得出了神,见我不再往下说了,这才恍过神来。
庄不弃无比羡慕地说道:“原来憋宝还需要有这么多知识啊。”
“那是自然的,”我说道,“多读点书,总是没有错的。”
说这话的时候我却是一愣,突然想到了当年我初为羊倌的时候,老陆总是这么教导我的,让我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
想不到现在我到了这个重离界,竟然也这么教训别人了。
庄不弃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然后又看了一眼那水潭说道:“师叔祖,你说这地形像鳌鱼,难道说,这水潭里真有一条鳌鱼不成?”
“万物有灵,所以真的在这水潭之中有鳌鱼也不是特别奇怪的事情。”
“更何况这地方属于状元乡,虽然我不知道这地方到底有没有出过状元,但是有状元之名,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特别的气息。”
“不管这水潭里有什么吧,咱们都得下去瞧一瞧,看看这水潭之中到底有什么。”
庄不弃点头。
梨花说道:“那咱们是不是应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快点过去,我怕他们那边的人会直奔这水潭而去。”
的确,梨花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这老妖婆应该是早就知道这水潭之中有宝贝的,所以她一来应该会直奔这水潭。
而且她的手上有两只知了,这知了说不定是这鳌鱼喜欢吃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的胜算又会小了很多。
跟着梨花顺着一条小路来到了这水潭边上。
一看这水潭,其实也不算太大。
顶多几百个平方大小。
这在看惯了大江大河的我眼里,这水潭其实也就是一个水坑罢了。
这水坑之中的水却是蓝汪汪的,一看就知道很深。
只有又清又深的水,才会产生这种蓝色。
我绕着这水坑走了一圈,伸手去试了一下这水的水温。
这水还真是很凉。
是泉水。
只有泉水才会具备这种冬暖夏凉的属性。
当然,一般来说泉水的温度是恒定的,并没有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变化的是我们的体感温度。
这种泉水应该在十几度的水温,在夏天三十好几度的时候,感觉这水自然是冰凉的。
而在冬天零上几度的时候,这水的温度就显得高了。
我的手一伸在这水之中,就放出一缕斗气。
虽然说我只有两个穴位有斗气。
一个在眉间穴上,一个在虎口穴上。
而且这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气其实都不算多。
但是道尊境界的我对于斗气的掌控能力远不是这个重离界大部分羊倌可比的。
我可以将斗气分得无限细。
比起他们一般的羊倌这种粗犷的使用斗气方式,我这种方式用起来很节省,效率也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这斗气往着水坑深处探去。
而斗气所能接触到的反馈不停地回到我的手中。
虽然说这斗气不如神识好使,也不可能反应出来这水坑的全貌。但是至少我已经感觉到了这水坑的大体形状。
这是一个平底坑。
所谓的平底坑,也就是说这坑虽然很深,但是底却是平的。
而这意味着其实这个水坑是人为开凿出来的。
开凿这个水坑,当然是为了喝水,或者也为了灌溉。
在这缺水的黄泥山上,有这么一眼水坑,却也十分难得。
可是这水坑之中,却并没有鱼的存在啊。
倒是有一些山黄鳝,在这坑底游动。看它们又瘦又长,头大身体小的样子,便知道在这水坑之中伙食并不算好。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水至清而无鱼。
这些山黄鳝在这坑里应该也吃不到什么东西。
我将这水坑探了一个遍之后,收回了斗气,心中却犯起了嘀咕,难道是我的判断有误不成,为什么这个坑里没有任何鳌鱼存在的迹象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