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啊哇啊——”被打的明仔捂着脸哭了起来,他想着自己没错,对着娘亲就是反驳:“娘,俺说的没错!呜呜,村长爷爷,就是和我们一样尿了,为什么打俺?”
明仔哽咽的说着,就是没瞅见村长那黑的不成样的脸,本来被人这么提着就已经丢人了,现在还被当着村里人的面被孩子说出他尿了的事实,这让他以后在村里还有什么威严?
无论他现在再怎么不爽,也没有能力抵抗。
苏天德倒是想着趁现在手里头有点银钱,租辆马车把村长扛去县老爷那给告一番,定了罪再回也好。
决定了就做,大不了以后就搬出村子就是了。
说是这么说,但对搬出村子这件事来说,还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
秦柳与叶红梅也醒了,进来时正巧看见苏鸣依与唐栩在吃糕点?
“闺女?”秦柳不解的叫了一声,不知眼前的少年是谁,但她们两都是被一旁的丫鬟伺候洗漱,随后带过来的。
路上丫鬟也跟她们说了昨天所发生的事情,不得不说,戏剧化十足,却又是真实发生的。
她不明白人心居然是这么的……
唉,说多无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她现在还得感谢人家少年救了他们一家人,还收留了他们一晚。
随着闺女与少年的视线跪下,给少年磕了头,叶红梅看见了也是一起跟着跪下。
“多谢龆龀的救命之恩,妇人没齿难忘。”
秦柳很明显的感受到面前这小孩的尊贵气息。他的举手投足都透漏着无限的优雅,就像是被人特意教导的,而这么小就会被教导成这样的,就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或是……皇家。
虽不知他为何搬来这山村生活,但也不会因为好奇心而去打探救命恩人的隐私。
苏鸣依赶紧上前去扶着娘亲,想让她起来。
秦柳不肯,她不是小孩,对于救了自己姓名的人,岂能这么儿戏?
叶红梅也是看着婆婆的脸色行事的,对于妹妹的动作,她也只能当做是没看见。毕竟自己若是真的随着妹妹的意思起来的话,那是真不懂规矩了。
而且还会让人家觉得自己不重视这份恩情,厌恶全家人。
接收到苏鸣依责怪的眼神,唐栩感觉被猫给盯上了一般,他急忙开口:“苏夫人言重了,不过是一时经过,不想小人得逞罢了。”
苏鸣依:……
从未见过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么欠的人。
“娘亲,嫂嫂,你们起来吧~这地上多凉啊,要是着凉了可就不好啦。”
“刚刚这哥哥还说,要我们和他一起住呢!”苏鸣依睁着黑葡萄般的大眼睛装作天真的说出主题。
“这不好吧……”叶红梅悄咪咪的看了眼秦柳,又小心翼翼的埋下头不再说话。
丫鬟照着指示扶着秦柳与叶红梅起来,“夫人们请上座。”
知道是那人的指示,她们也顺着坐了,只是这件事是要怎么解决的,秦柳也捉不住主意。
她男人不在这,最能做主的就是她。
这是大事,不可能只要她同意就好了,老苏意见重要,老大老二愿不愿意也是个问题。
虽然闺女看起来很喜欢这里,但她最怕的是住这把闺女养的娇气蛮横的。而且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玩笑话,若是当真了,岂不是招人笑话?
秦柳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说自己贪心,所以这件事她还是不同意的。
唐栩知道想把这家人劝进来住是比较难的,若是想他们住进来,还是得用些小手段好些。
比如,迎合内心。
对于苏鸣依的各种要求,那必须是答应,要把她宠上天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
想到这,唐栩噗的一声笑了出来,依依那傲娇的模样,惹得他喜欢得紧。
吴伯就站在唐栩的旁边,看见他这副忍俊不禁的模样先是错愕,随后就是感到欣慰。
不止是错愕,除唐栩以外的人都惊讶的紧。
一个人莫名其妙的笑出声说不出太大的感觉,就是会奇怪他为何发笑,还是正要谈正事的时候。
意识到尴尬,他默默的咳了一声,“苏夫人放心,我与小苏姑娘已经谈好了,待你们新家起好时,再搬出去住也不迟。”
“地点您选,无论哪里我都会叫人来帮忙给你们起好的。不过我还是比较建议就建在这旁边好了,这地方空旷,而且往后边下坡的话,便是县城了,若是想去的话,更是方便。”
秦柳没想到这陌生人能为他们想那么多,不仅救了他们的命,还安排了那么多后路给他们。
“请问,你为何要帮助我们建屋?”
嗯……好问题,他还没想出该怎么回答这问题。
转头看向吴伯,意示让他继续说下去。
吴伯是个爱笑的人,头脑更是好的一批,接到示意,立马就开口了:“苏夫人,如果没记错的话,您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个孩子还未读书?”
“嗯。”可这关你们救我们帮我们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少爷救了你们之后,我看着那双胞胎对识字好像有些兴趣,便向少爷请求将你们留宿在这,待你们房子建好再搬走也不迟。”
“而且……咱少爷一个人在这也是孤独,小苏姑娘与咱家少爷玩的也好,也是出于私心,想你们留下来多陪少爷玩耍玩耍。”
倒是个可怜的娃。
秦柳明显的被说动了,说起来还是自己占的利更多,但怎么听起来跟天上掉馅饼一样呢?
“那这费用是该怎么算?我们现在还没那么多的钱建屋子,更没有钱交学字的……”
听到能识字,叶红梅比秦柳还激动。
能识字的话,咱家说不定能出个状元!那样以后家里的生活还能好点呢~
叶红梅也忍不住开口劝说了,“娘,能识字的机会真不多,要是老四老五真能学出个名堂,考出个状元呢?”
吴伯立即点头附和,“是啊,苏夫人,家里若是出来个状元,肯定是好的,而且我们也不收您的钱,这建屋的钱,您给咱立个字据,以后还咋样?”
这倒是个好主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