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何在?”
第二天早朝,文东武西站立在太和殿两旁。
李晋也不问大臣们是否有本要奏,便直接开口喝问。
大臣们脸上顿显惊恐之色,目光更向着兵部尚书杨尚武聚去。
皇帝今天要杀人。
虽无人胆敢将这话出口,可大臣们的心里,却都有了这样的想法。
看来。
杨尚武便是那个要被皇帝开刀之人!
“臣,兵部尚书,杨尚武,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尚武虽是武将出身,可听到李晋只唤自己的官职,却不说名姓,心中也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颤栗中,他仍从武将的班列出来,立于太和殿当中。
“你知罪吗?”
“微臣……”
杨尚武被李晋问得有些懵逼。
他惶惶然地立在那里,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身为兵部尚书,突厥集兵三十万犯边,你却未探得半点风声,难道还不知罪吗?”
“皇,皇上,臣素来严令各地边军恪守边关,不得放过塞外任何风吹草动。可在此次突厥用兵前,边关确无任何边报传来。若皇上因此降罪,微臣不服。”
武将并非文臣。
纵使杨尚武在朝中为官多年,却仍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副直愣性子,他直接将内心中的怨气吐露出来。
“那负责职方司的是何人?”
“启禀皇上,职方司郎中乃是黄廷万黄大人,员外郎冯道宗已被您砍了。”
大臣们听杨尚武这般跟李晋说话,一个个都把心提到嗓子眼里。
按着皇帝的脾气,杨尚武岂不是在找死?
“那就宣黄廷万来见。”
像黄廷万这等小官,平日里根本就见不到皇帝。
随着谕旨下达,黄廷万便被传到太和殿来。他一进殿门,便三呼万岁,头更向着地砖上撞得嘭嘭直响。
即便如此,李晋却直接赏了一句话过去:“侍卫,将这罪臣拉出去斩了。”
“皇上,这是为何?”
杨尚武大声质问,一双环眼更是瞪大了起来。
“虚报军情,引得京师震动,难道不该斩吗?”李晋厉声喝问。
“黄大人也只是把边关军报通报给皇上知晓。”
“通报皇上?朕只怕他的皇上如今已在去往突厥的路上了。”李晋再加驳斥。
“皇上,微臣冤枉!”
黄廷万瘫软在地,嘴里却不断哭嚎。
“冤枉?东厂厂公何在?”
“奴婢谨保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晋的话音未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谨保便带着一众锦衣卫从大殿外进来。
在他们的羁押下,数名兵部职方司的官员更是被带到了太和殿上。
“罪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万岁……”
这帮兵部之人,脸上都是惶恐之色。
在东厂锦衣卫的盘问下,他们早就把之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
如今见到李晋,自是惊惧得连话都不会讲。
“说!边关送来的文牒是如何写的?”不用李晋开口,谨保就扯着公鸭嗓子高声质问。
“文牒是……是罪臣接的!上面只说,突厥一部接近大通关外,似有犯边之嫌,人数不详。”
一名官员惊恐回应,体若筛糠。
太和殿上,大臣们轰得一下子就炸了锅。
这还了得?兵部职方司这帮人真是吃了熊心豹胆,他们竟敢拿军情边报作假?
这非但是欺君罔上的大罪,更应该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杨尚书,你还有何话讲?”
一声喝问从李晋口中传来,杨尚武呆立在那里如木鸡一样。
“昏君!此事乃黄廷万一人所为,与杨尚书,众阁僚无关。”
突然,从黄廷万的口中传来一声爆吼。
他的牙关更向着舌头上面咬去,鲜血顿时就从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口中喷溅出来。
大臣们先是震惊,而后便是惊悚。
他们看到黄廷万自尽,一个个脸上无不变了颜色。
虽然黄廷万该死,可他死得如此惨烈,却是出乎众人的预料。
李晋看到面前景象,双眼顿时就弯曲了起来,一丝寒光更是从眼缝中迸射出来。
“皇上,息怒!莫要降下天威。”
董浅梦一直站在李晋身旁。
她的表情复杂,内心中的感觉更是复杂。
在这之前,她担心李晋会被突厥大军掳走杀掉,而如今,她却要担心李晋为此大开杀戒,闹得京城当中人人惶恐。
“啪!一帮没用的东西。”
李晋的手猛地向着龙案上面拍去,暴怒的吼叫声更从他的口中传来:“朕能杀尽天下贪官,可能杀光你们这等怯懦无能之辈吗?”
大臣们听到李晋的喝问,莫不垂首低头不敢作声。
良久,苏正康方才从文臣的班列中出来,怯声道:“皇上,息怒!如今官员贪腐无能,这都是我吏部失察,未能及时端正各部官员操守,这都是微臣之过。”
“苏大人,朕如今要的不是追究你等的罪责!朕要的是你等拿一个解决的法子出来。”
李晋阴沉着脸孔作答,手再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向着龙案上面拍去。
“若是朝堂之中,皆是黄廷万、冯道宗之流,朕要你等何用?”
“皇上圣明!”
苏正康躬身面露忐忑之色:“臣亦认为,应该改革吏治,选拔更优秀、廉明之人,进入大秦朝堂,为皇上分忧!”
“苏大人,说得是!”
“我等也有此意,还请皇上圣裁。”
赵丕、胡谦皆为李晋心腹,他们听苏正康之言后,又留意他的目光向着自己瞥来,便连忙从班列当中出来,躬身向李晋请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我等皆愿改革吏治,端正操守,为皇上分忧。”
大臣们都不是傻子。
他们见三部尚书齐刷刷低头,自是跟在后面随声附和。
如今董疏机不在朝中,他们自然是以六部尚书马首是瞻。
至少他们明白,只有如此,尚可保住项上头颅。
“杨尚书,你意如何?”
“罪臣,一切全凭皇上发落。”杨尚武咕咚一下跪倒在地,头更猛力向着地面叩去。
“哼!我大秦若想改变吏治,这人才从何而来?”
李晋未去理会杨尚武之言,却冷哼着发问,群臣便又是一阵静寂。
许久,又是苏正康开口直言:“陛下,臣有事禀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