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身的主要图案是一只丹顶鹤,充斥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丹顶鹤的绘画水平一般,但依旧将其姿态绘画了出来,翅膀展开,正欲展翅高飞。
除了主图以外,瓶身上还绘着些许树枝和花卉。
线条还算流畅。
“龙泉窑?”
龙泉窑兴盛于宋代,在明初,龙泉窑还是官窑,和景德镇处于同等地位,
官窑就能依照官样烧制瓷器,并提供给朝廷使用。
但是到了成化年间后,龙泉窑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成化皇帝病逝,弘治帝即位后,景德镇瓷器成为了宫廷主流,龙泉窑地位有所下降。
以至于龙泉窑生产的器具大幅度减少。
眼前的玉壶春瓶,青花釉色十分鲜艳,釉面洁白光滑,青花的颜色深浅适度,图案的线条流畅自然,显得还是相当精美细腻的。
瓶身的造型和比例,有着很严重的元代风格。
当然,这件玉壶春瓶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釉色,釉色非常的鲜艳、细腻,而且非常的有层次感。
让林然不禁为之倾倒。
这釉色,很明显是靠窑火高低温交叉烧制,配合上等釉料制作而成的。
用林然的话来说,就是略有瑕疵,但影响不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觉得如果真的是龙泉窑的瓷器,三百五十块钱是很值得的。
虽然说不是名贵瓷器,但绝对值这个价格。
“三百五十,我一开始就说了,不讨价还价,小兄弟,你走吧。”
林然听到这话不免觉得有些尴尬。
不过他并没有太在意。
他很清楚,这个玉壶瓶确实是值这个价格,可是真要接手,转卖出去的价值并不高。
而且还有可能引来不小的麻烦,所以放下了玉壶瓶。
看起来这群盗墓贼,应该是光顾了一个明代大墓,不然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明代的物件。
正在转身准备离开的瞬间,他的眼光瞥见了一个花瓶。
外表看起来很熟悉,他再看了两眼,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老板,这花瓶多少钱?”
摊主不耐烦地抬起头,看向林然所指的花瓶。
“你想要的话,一百块钱直接拿走。”
林然听到这价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眼前的摊主,看起来并没有眼光很犀利。
其实摊主对于这花瓶并不了解。
当然,林然也不是很确定,而是蹲了下来:“我可以先看看吗?”
“随便你。”摊主打量了一眼林然。
林然心里暗喜,看起来盗墓贼也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走眼的时候。
虽然不太敢确认,但林然隐约感觉到,他和先前的几个摊主可能是一伙的。
但这只是猜测,也有可能他们之间并不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鬼市摊主都是盗墓贼,其中也有不少商人。
去乡下打量收购老物件,稍微清理后就拿到市场上来卖。
他们通常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里面有鉴宝师,会对物品进行鉴定,给出一个粗略的价格。
也有摊主纯粹靠自己的鉴宝知识进行判断。
刚刚的问价,林然其实是一个试探。
大概知道了,这位摊主本身的鉴宝水平很一般,应该是有团队在背后操作的。
林然从口袋里拿出手电筒和放大镜,用手电筒照光,通过放大镜观察起来。
花瓶的入口处可以看到,胎的气泡排列很整齐,大小规格也相仿。
他勾起食指,在瓶身上轻轻敲了敲。
“铛”
花瓶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响声。
摊主皱着眉头,一直盯着他。
“你在干嘛?”摊主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他对眼前的年轻人产生了兴趣,和他平时接触的年轻人似乎不太一样,好像是懂鉴宝的。
其实全部摊位上,只有这花瓶他是看不准的。
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却很有个性,说了不讨价还价,就给出了自己的估价。
以他的判断,这花瓶有很明显的机械制造工艺,应该是现代工业产品,所以觉得值不了几个钱。
先前也有一些顾客过来问价,一听要一百块钱,基本都是摇着头离开了。
只有林然似乎对这花瓶很感兴趣。
摊主倒是要看看,这小子到底是不懂装懂,还是真的有眼光。
在简单鉴定后,林然将其托起,瓶身上只有花枝。
虽然是小物件,但绘画功底却比先前龙泉窑的玉壶要精致多了。
在经过确认后,林然深吸了一口气,把花瓶放在了地上。
他可不像先前碰到的中年女人,做事大.大咧咧。
这种易碎的物品,最忌讳的就是直接递给别人,在转手的过程中有可能双方缺乏默契,导致花瓶掉落地面,损失惨重。
见他这番操作,摊主心中笃定,眼前的小鬼是真的懂行,不是装出来的。
可是,摊主从他眼神中看不出任何表情,不知道他的鉴定结果如何。
摊主却生出了兴趣,问道:“小兄弟,你看出来这是什么瓷器了吗?”
林然没有表情,只是说道:“老板,你帮我把它包起来吧。”
明显是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其买下。
摊主并不急着拿出布袋,而是对林然说道:“小兄弟,我说过了,我的摊位上不讨价还价。”
“嗯,怎么了?”林然露出疑惑地表情,“不是说了一百吗?”
“是的。”摊主回道,“东西可以卖给你,不过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
没想到摊主还是一个好学之人。
林然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周围,没有其他人在听他们说话,便低声说道:“老板,这是洪宪瓷。”
洪宪瓷?
摊主的表情显得很奇怪。
他的表现,也让林然一头雾水。
刚才隔壁摊位上,就是一个宣称是洪宪瓷花瓶被打碎了引起骚动,这摊主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你是怎么判断的?”摊主并没有直接让林然离开,他还真就较真上了。
在古玩圈,洪宪瓷的年代距离现在很近,但价格却比明清时期的瓷器还要高。
毕竟对于古玩而言,决定价格并不仅仅是看年代,而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
首先就是制作精美度,一个制作粗糙的瓷器,例如东周前期的瓷器,除了博物馆和特殊爱好者,基本上没有人会放在家里收藏,外表看起来就像粗糙的瓶瓶罐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