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医道争锋(1/5)

  这次的联合会诊,其实颇有几分华山论剑的意思。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众人在各自领域里,都有着极高的建树。

  表面上一团和气。

  但心底却都是暗自较劲,擅长诊脉的看不起精通药性的,懂得五行生克、藏象学说的,又对钻研经络穴位的嗤之以鼻。

  彼此是谁也不服气谁。

  但被众星拱月,处在绝对C位的徐礼义,就像是中神通王重阳,对其他人都是碾压之势。

  所以在这场联合会诊中,掌握着话语权。

  他话音落下。

  其他人也都赶紧端正了姿态,进入了备战状态。

  望气。

  是中医辩症“望、闻、问、切”的第一步。

  叶凡远远瞥了一眼姜澄。

  后者不经意地蹙了蹙柳眉。

  她主攻的是西医,习惯的辨症诊疗的方式是精密的科学仪器,是数据,是影像资料,并基于生理科学的逻辑来给出相应判断。

  而中医的这套,她不但不懂,也不信。

  湖心亭外。

  远远观望的心内科的几个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望气。

  在中医辨症里,是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077章 医道争锋(2/5)

“诊脉”还要难的一关。

  要知道,姜澄本来就不擅长这些。

  范琳嘴角噙着笑意:

  “这下有好戏看了。”

  “难道有什么问题?”

  有人不解道。

  “当然有问题,中医辨症的望闻问切,是相辅相成,互相印证,才能得出准确结论的。

  要是将其单独拿出,只通过一项条件来辨别病情,难度可想而知了。要是自身的临床经验积累不够,很有可能会出现误判误诊。”

  “既然是这样,那徐老为何要用这种方式?”

  “徐老和在场的这些前辈,都是从医二三十年的顶尖高手,就算只用望气一项,也能判断个七八成了。

  不过你们别忘了,这场联合会诊是有意见分歧的。

  徐老推荐施针的是他的亲传弟子,但沈先生却坚持要选姜澄。

  所以说白了,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给姜医生一个下马威。”

  在外围的这群中医眼里。

  湖心亭的联合会诊,无异于神仙打架,在这种级别的医术交锋中,要想和前辈同列场中,那就先得拿出足以证明自己水平的东西来。

  不过显然。

  除了沈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077章 医道争锋(3/5)

  其他人对名不见经传,在南州中医界“查无此人”的姜澄并不看好。

  只不过是碍于沈度的面子,才没有说破而已。

  亭子中。

  沈度像是征询似的看向了姜澄。

  姜澄嘴唇紧抿,短暂的犹豫之后,一直塞在耳朵里的蓝牙耳机里,终于响起了久违的、熟悉的声音。

  “徒儿,为师上线了。”

  姜澄脸色终于缓了下来。

  她冲沈度点了点头。

  有人搬出了方桌,让沈聪坐在了桌子一侧。

  亭内的一群医生便开始了“望气”。

  徐老不动声色,表情淡定。

  而在湖边围观着的众人,这时也都安静了下来。

  亭内。

  一名中年医生终于开口道: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自上而下,蓄积于丹田以资元气。当禀受父母之精不足者,宗气喧宾夺主,致元气下陷……”

  这人说罢。

  另外两三个人忍不住附和般点了点头。

  其他人则都看向了徐老。

  徐老却眯起眼,看向了姜澄:

  “这位姜医生最受沈先生的推崇,不知你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077章 医道争锋(4/5)

 姜澄哪儿会望气?

  刚才这人说的这段词,她都没怎么听懂。

  此刻是一脸茫然,跟看热闹的观众一样。

  突然被徐老点名,姜澄就像正神游物外的学渣,被严厉的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般,露出了不知所措的表情。

  这时,却听耳机传出了温和的嗓音:

  “他四肢饱满,神完气足,行走矫健而不虚浮,并非先天不足之相。”

  姜澄赶忙将这句话转述了出来。

  徐老这才抬起了眼睛。

  而叶凡也是有些意外地再度看向了姜澄。

  “外感风邪滞涩于经络,一气不畅,疾病生焉。”

  这时。

  又一名医生简短说道。

  他话音刚落。

  有人已经否定道:

  “外感风邪,其必洞泄而体衰气弱……”

  开口的是沈聪身旁的叶凡。

  像是跟姜澄较劲,他这句否决是不假思索,迫不及待。

  徐礼义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这时又有人朗声开口:

  “沈少爷或是年少时,因受惊悸气魄大衰,卫气失防元气无主,致以阴寒弥漫,淤积成患……”

  这一次开口的,是《南州中医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077章 医道争锋(5/5)

报》的总编审夏边。

  也是这群前辈之中,在中医界影响力,少数几个能和徐礼义相提并论的存在。

  ……

  湖岸边。

  落地音响里不停传送出亭中的辩论声。

  一群中医前辈各抒高见。

  众人都听得如坠云雾。

  尤其是心内科的几个人,他们对中医本就一知半解,此刻就跟听天书一样。

  别说是他们。

  连旁边的几个中医,都是面露苦思。

  虽然大多数词汇众人都能听明白。

  但随着一条又一条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音响里传出,所有人都已是跟不上前辈的节奏了。

  “《内外二经》、《伤寒论》、《难经》、《血证论》,这些艰难晦涩的医书,对众位前辈来说都已烂熟于心,信口拈来!而且他们说的很多内容,听上去都这么陌生,显然还有涉猎了很多我们根本没读过的经典!

  一个人渊博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群前辈全都广览多读,竟然能做到无障碍交流!”

  这……

  就是三省中医界前辈名宿们的权重么!?

  “幸亏咱们只是在外旁听,这种级别的对话,咱们谁能插得上嘴?”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