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冷门(1/5)

对于‘鬼市’上,许多滥竽充数的假货,陈林也是见怪不怪了。

别说是这种摆地摊儿形式的‘鬼市’,就算是外面的古董行,又有几件是真的?

就算有几件真的好东西,谁又会轻易把它摆出来?

都是当宝贝似的藏着,遇到那种出手大方,有些眼力见儿的主顾,才会拿出来。

陈林从西边的位置,一路往东边走。

这一路上,陈林的眼睛,往两边的摊子上飞快的扫过去。

还真没看到好东西,真的物件儿倒也不是没有。

不过,也都是一些品质极其一般的,有的连个普通品质的也算不上。

不是品相实在不太好,就是曾经是残的,后来被修补好的。

外行人一般是看不出来的,但是陈林却是心知肚明。

等到了冯老板的摊子前面,冯老板站住了脚。

看向陈林说道:“陈先生,这就是我的摊子。”

陈林往冯老板的摊子上看去。

品类倒是挺多的,基本受欢迎的那些品类都有,像什么瓷器、玉器、小杂项等。

这里面的东西,品相也都是一般,不过还真就是件真的老物件儿。

不过,冯老板摊子里的这些东西,还是晚清和民国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冷门(2/5)

期的多一些。

陈林想想也正常。

这位冯老板有自己的古董店,好的东西当然要放在店铺里展示。

他在这里卖的这些物件儿,可能都是自己淘下来的,看不上眼儿的货色。

再就是收的一些虽然是真品,但是品质和类别都不怎么样的冷门的东西。

比如,陈林就在冯老板的摊子上,看到了一般收藏者可能都没见过的,残缺的石经。

还有那种长度仅有十几厘米的漆人。

更有那种赤身裸体、耳垂残缺的石像........

陈林还是挺佩服冯老板的,这种冷门的,不常被人认识的文物,他都能搞来?

就像那个残缺的石经。

这种石经,是蜀学兴盛的见证者,又被称做为蜀石经。

它还有其它的名字,‘蜀刻十三经’、‘石室十三经’等等。

这也充分的证明了,在古代文人的眼中,蜀学之冠盛天下,绝非徒有虚名了。

天域古代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官定儒家经书,被称为“石经”。

对于统一文字、推广教育有重要作用。

后蜀广政元年,为了弘扬儒家经典。

蜀相毋昭裔,开始主持石经的篆刻。

蜀中著名的书法家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冷门(3/5)

德昭、孙逢吉等手写上石,再遍邀能工巧匠凿刻。

直到200多年以后,才篆刻完成。

天域历史上,只有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

孟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等,共7次大的刻经。

后来,蜀石经,是这些石经中字数最多、刊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

双行注文,正是蜀石经与其他石刻经的不同之处。

在天域抗战期间的1938年,人们为躲避日机轰炸。

将老南门城墙处拓宽,挖掘出了近十块石经的残片。

这正是遗世千年的后蜀石经的残石。

而冯老板摊子上的,竟然也有一小片的石经残片,也不知他从哪得来的?

还有那仅有十几厘米高的,经穴漆人。

陈林曾经在博物院里看到过这个,是那个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这种漆人,全身有117个清晰可见的腧穴点。

并带有“心”、“肺”、“肾”、“盆”等铭文。

标识相对着身体部位。

经穴漆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人体经穴模型。

陈林在博物馆看到的经穴漆人,于2012年出土。

出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冷门(4/5)

地,位于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西汉木椁墓群。

伴随经穴漆人出土的,还有医书的竹简,共计五部。

经专家考证,这些医简,极有可能是早已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不过,冯老板这里的漆人,虽说不是假的赝品。

但是,也是晚清时期的物件儿,虽不是假货,但也不是博物馆里那种真正的漆人。

像这种晚清或民国时期仿的物件儿,陈林还看到了几个石头的跪坐人像。

这仿得就是,曾经在金沙遗址上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了。

当时,在金沙遗址,一共出土了12件石跪坐人像。

它们造型基本相同,呈跪坐姿态,裸体,赤足双膝屈跪,双手被绳索反缚。

石人的表情刻得十分丰富。

或悲恸、或惊恐、或茫然、或苦涩,恰似人被迫献出生命的真实表情。

这一切迹象说明,它们应是祭祀活动时的特殊用品。

与中原的殷商王朝祭祀活动中,大量杀殉活人的方式相比近。

金沙遗址大量出现的,是用石雕人像代替活人祭祀的现象。

当时,与这批人像,相伴而出的还有10只石虎,均为伏卧状。

整器呈灰黑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冷门(5/5)

色,石虎整体看去,威猛而狞厉,自然而拙朴。

是商周时期,不可多得的石刻圆雕艺术精品。

由于缺乏古蜀王国的文字记载,这些意味深长的文物造型,究竟传递了怎样的文化内涵,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陈林越看越觉得,这个冯老板好有意思。

他摊子上这些非常冷门的物件儿,确实是晚清或民国的真品。

但是,当时这些物件儿,也是被工匠们争相仿出来的。

难为冯老板从哪里淘到这些的。

这些物件儿被收藏在博物馆的真品,或许很值钱。

但是,冯老板摊子上的这些晚清民国的仿品,就不那么值钱了。

如果不是有些古董知识储备的,都不知道这是些什么?

很可能,就直接把它们当作是假的东西,不会多看一眼。

陈林就笑了,向冯老板笑道:“冯老板,你的品味真不错,与众不同啊。”

“像这些残缺的石经、经穴漆人、跪坐石像、石虎,难为你从哪里弄来的?”

冯老板一听就惊了。

其实,他把陈林叫来他的摊子上,一是想看能不能结识这位年轻的鉴定师。

二来,私底下,他也有想考较一下陈林的意思。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