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时间发酵(1/5)

这次相聚之后,程素素三女便决定,再也不离宋天明左右。

宋天明本不想这么快就答应,但是架不住三人气势汹汹,自己三对一实在是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屈服。

不过有三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倒是比平时舒坦多了。

之前和一帮糙汉子住在宅子里,家务这些基本上只能宋天明自己来做。

倒不是他不想让程虎他们代劳,而是这帮糙汉实在是做不来这些,还不如亲自动手。

现在屋里有了女人,这些事情他就完全不用操心,只要安心地搞实验,做生意就行。

宅子也有因此有了大变化。

宅院被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就是工人们干活的地方,厨房改造的窑口和酒窖,都在那一片。

然后便是宋天明一家子住的地方,一个四合院样式的院落,地方不大,但是处在角落,突出一个清净。

最后便是宋天明的“实验室”了。

这也是整个宅子里最重要的地方,哪怕是程素素她们都不能进去。

有时候宋天明在里头一呆就是一整天,送饭菜都要从墙边一个小洞送进去,人是不能进的。

何双和周依二人对此很是幽怨。

毕竟这样一来,和先生接触的机会少了很多。

她们可都想着能和先生借此机会多多培养些感情,最好能怀上先生的种!

结果宋天明搞得和闭门谢客一样,两人只觉得浑身的力气没处使。

但是在得知程素素也和她们一样,只能看不能“吃”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2章 时间发酵(2/5)

她们瞬间释然了!

在她们眼中,程素素已然使正妻的派头。

可是这个正妻也拿先生没辙,每天黑着个脸,她们心理也就平衡了。

但是这一次,不是宋天明有意回避她们。

最近正是计划的关键时刻,必须要抓紧时间才行!

东盘乡在县城的铺子,过两天就要全面开张了。

话说东盘乡,因为宋天明这次进城,算是彻底扬眉吐气了一把。

不仅是村子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村民的日子愈发富裕起来。

首先就是品香阁的生意。

原本天香阁的伙计因为钱大富跑路,很多也跟着溜了,剩下一些觉得酒楼没了主子和钱家的帮衬,也就没了前途,纷纷做鸟兽散。

所以定北王当时拿到的,不过是一栋空楼,和一堆烂摊子罢了。

定北王只对钱家的账目感兴趣,拿了账目后,便让白雁里将天香楼的地契给了宋天明,相当于还他个人情。

宋天明当即便找来了老里长,在村里招募了一批村民,来楼里做工!

一般来说,酒楼的工钱相比其他行当,还是高不少的。

一个店小二,一天的工钱就能达到十文钱,若是生意好,还有额外的抽成!

一天下来,挣个二三十文钱没什么问题。

而负责扫洒的帮工,还有后厨的帮厨,每天也有至少二十文钱的工钱!

更不用说比较重要的主厨和账房先生了,他们的工钱更高!

而宋天明给村民的酬劳,是行情的两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2章 时间发酵(3/5)

不为别的,就为了让村民们能干得更开心,更卖力。

村民的积极性顿时异常高涨,每户人家都挤破头,想要来品香阁做工!

短短两天时间,品香阁便恢复了营业。

来做工的人数已经超过了百人!

这已经是村子十分之一的人口了!

当然,酒楼的经营除了人还是不够的,菜品开发、食材供应、相应的服务、吸引客流,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在,这些对宋天明来说都不是问题。

食材村里就能自给自足,服务这些只要进行培训,村民们都能做的像模像样。

至于菜品......

前世祖国那可是美食大国,区区几道菜还不是信手拈来?

最麻烦的,其实还是客流的问题。

天香楼的生意主要来自钱家的门路,现在钱家不在了,门路也就断了。

如果只是想做普通酒楼,品香阁当然也能做,但是宋天明显然志不至于此。

他要让整个大乾,都慕名而来!

所以,才有了昨晚的那场酒宴。

他要借那些大人物的口,将自己的酒和瓷器的名气打到京城!

至少现在看来,那场酒宴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接下来,就要等待时间的发酵了。

当然,光是一个品香阁,满足不了宋天明的胃口,也满足不了东盘乡村民的期待!

还有大把的人巴望着,能在宋天明手底下做事呢!

所以其他铺子,也要开始准备了。

程虎顺子二牛三个人,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2章 时间发酵(4/5)

两天将县城跑了不知道多少圈,就是为了物色适合开店的铺子。

那晚的酒宴之后,定北王就离开了下河县。

临走前,留给宋天明一千两银票,说是赌注的分成。

看样子,那晚是没有人站着回去的。

有了这笔钱,宋天明可以毫无顾忌地选择最好的铺面了。

三天时间,他便买下了大.大小小七间店铺!

其中,三间用来办新的酒楼。

当然,这三间酒楼的菜色肯定和品香阁有巨大的区别。

宋天明有信心,到时候,这四间酒楼,将会成为下河县的金字招牌!

剩下四间铺子,则分别用作布坊,瓷器铺,珠宝店,还有书肆!

这也是他精心思考过后的结果。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这四个行当上,大乾的技术水平都非常落后,留给自己发挥的余地很大!

其中,珠宝店和书肆,都还在筹备当中。

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来攻克。

尤其是玉石的开发、雕刻,还有纸张的改进、印刷等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目前来说,可以尽快开业的,只有布坊和瓷器铺。

酒楼没什么好说的,一切都是现成,只要人手齐了便可以开工。

布坊,则是根据下河县当前情况作出的选择。

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是百姓绕不开的话题。

下河县的人口众多,对于衣物的需求量很大。

布匹的原材料也算丰富,所以当地的纺织业做的相当红火。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2章 时间发酵(5/5)

但是这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真正赚钱的,只是钱家。

首先,就是大乾目前民间使用的纺织机,效率低下,同时织出来的布匹花色凌乱,质量也很堪忧,经常出现脱线、破洞的情况。

虽说不影响穿着,但是因为做工和品质的原因,导致民间的布匹大多卖不出好价钱。

相比之下,官家大户还有那些专营布匹的大作坊,都有自己改良的织布机器,做出来的布匹质量完全无法比拟。

这就导致纺织业逐渐在大乾被垄断,民间的纺织业逐渐向下游产业转移,老百姓只能依靠贩卖原材料来赚一些辛苦钱,而且价格还被压得很低。

就比如下河县的纺织业,就被牢牢把持在钱家的手上。

几乎所有的乡镇,包括东盘乡在内,他们的种植的亚麻和苎麻,最后都是被钱家给收购走了,只有少部分质量比较差的会流入市集或者百姓自己使用。

同时因为钱家在下河县的垄断地位,原材料的收购价格都很低。

哪怕是上等的麻葛,在钱家也只能卖到二三十文钱一斤!

而钱家转手制成成衣,卖到其他地方,一匹布的价格都是五两银子起步!

这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但是老百姓毫无办法,谁让钱家有更好的织布机呢?

所以纺织业,也是钱家在下河县的重要经济收入。

因为技术原因,这种情况很难解决,除非出现大规模的纺织业革命,不然老百姓在穿衣方面只能任人宰割。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