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韵涵的夫君,可是京城的巡城司的司长!
整个巡城司的巡逻队伍都归方正鹤管,人脉眼线天然遍布京城各处,江云月如若出了府,便是打个喷嚏,都能有人汇报过来。
也因着江韵涵要用方正鹤的人,这事就瞒不了他。
方正鹤便成为了二房三人以及徐詹外,第五名知道那封信的存在的人。
可方正鹤对此不置可否,远没有二房一家表现的紧张激动。
起兵谋反是天大的要事,涉及的还是手握重兵,在北境打了整整五年仗,立下了赫赫军功,在民间声望极高的镇国将军。
动辄就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不晓得多少人要掉脑袋,可经不起丁点的儿戏。
没有百分百的确凿证据,方正鹤不敢妄下断言,免得留下把柄,变成祸根。
他身为巡城司长官,保卫京城乃是他的份内之事。
但凡有这类事件,因着后果太过严重,哪怕错信,也绝不能放过一丝的危险可能。
故此也愿意配合着江韵涵跟二房一家调查。
围绕着一张薄薄的信纸,展开了以江云月为目标的布置围猎。
身处漩涡之中的江云月,度过了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三天。
二房自觉行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非常隐蔽,可二夫人太过怜爱小女儿江沁瑶,不顾江韵涵临着离开前的叮嘱,偷偷透露给她。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自打江沁瑶手折之后,夜夜痛的嚎叫的咒骂声,突然没有了。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江沁瑶还主动要求回安王府去。
江云月便猜到了江沁瑶应该也是知情了。
这一世的江沁瑶,与前世低调的风光截然不同。
她早早如愿的嫁了渣男,婚后的日子却跟江沁瑶预想的相差何止万里。
安王府的生活,富贵是富贵,却跟尊卑挂了勾。
身为主人的宋轶修是安王府的天,他自然是富贵荣华的。
可江沁瑶区区妾室,还是惹恼了宋轶修不被待见的妾室,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生活用度上的克扣就罢了,二夫人不忍心小女儿受苦,不仅没得安王府的彩礼,还倒赔了江沁瑶很大一笔嫁妆。
手里有钱,叫江沁瑶多少好过些,不至于在安王府里饿肚子。
真正难堪的是安王府里的规矩。
那些曾经被江沁瑶视作正统高贵的规矩,现在却叫她痛不欲生。
实在熬不住了,她赌气回娘家一待七八天的,安王府半点动静也无。
手断了也没说来人问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声,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连回去,都得江沁瑶自己灰溜溜的坐娘家马车。
大有她爱走就走,走了最好别回来的架势。
江沁瑶太需要重新获得宋轶修的青眼好感了,为此她能铤而走险。
自然也能毫不犹豫的出卖自己的亲人。
这一点上,江云月早就已经看透了江沁瑶冷血无情的本质了。
如果江沁瑶也知道了那半封信纸,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在宋轶修面前立功的机会,从指头缝里溜走。
如果安王也下场,那就更好玩了。
江云月的嘴角浮起了一丝冷笑,她越发期待起除夜的宫宴了呢。
真想快点瞧瞧,那些自以为是猎手的人,一朝情形调转,察觉到自己才是猎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江云月回书架前,挑了一本异物志放进袖子里,轻快的走到了下人住的后厢房。
最边儿的,就是脸上有疤的小姑娘萍桂的屋子。
随着萍柳脸上的疤,用药消了下去,恢复了俏丽的模样,江云月不知怎么的又看了她顺眼,时不时的会来找萍桂聊游记。
萍桂的亲生父亲,原本是个走南闯北的杂耍艺人,有个口技本领。
萍桂小时候,她父亲经常会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奇闻异事当故事讲给女儿听。
如今再由萍桂讲出来,对江云月这个打小连将军府都没怎么出过的人来说,也新奇的不行。
冬日天黑的早,入夜又冷,没有旁的消遣,江云月用过了晚饭,照例去找萍桂听故事。
绿水瞧见了,戳了戳萍柳,酸溜溜的说,“瞧见没有,我早就同你说过了的,别看萍桂那个丑丫头,脸是坏掉的,可有的是心机。
亏得你蠢,巴心巴肺的教导,手把手的带她做事。
如今萍桂得了六姑娘的喜爱,也没见给你多少好处。”
萍柳头都不抬,“我们做事的人,要什么好处?
姑娘宽厚,不难伺候,每月的月钱从未短缺过,遇到年节,还有额外的赏赐。”
绿水撇嘴,心里直骂她目光短浅。
月钱才几个钱?
至于赏赐,小年那天,江云月也不过是让小厨房多给他们加了几个肉菜。
简直就没见过这么扣门的主子。
听说二夫人院里的下人,小年那天每人多赏了一角银子呢!
没等到绿水接话,萍柳也没再追问,话题自然就这么散了。
萍桂屋里头,还时不时传来江云月的笑声跟追问,两人聊得特别忘情。
绿水眼看没事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扭着身子回自己屋里头了。
以往江云月去找萍桂聊游记,一聊就是半个时辰,绿水可没耐心蹲在窗户外头吃冷风。
今天江云月聊得格外起兴,说足了一个半时辰。
期间绿水去萍桂外头看过好几次,只听江云月亢奋至极的声音,连茶水都不让送进去。
等江云月从萍桂屋里头出来,脸都是红扑扑的,额头渗着汗。
翠微无奈的为江云月带上了斗篷的帽子,白狐狸毛围领子之间,只留出了她一双眼睛出来。
“姑娘,瞧您高兴的,都出汗了。”
江云月依旧亢奋道,“翠微,那奇人实在太有趣……”
翠微难得不给主子面子,“姑娘,我一直旁听着呢,您就别再同我复述了,
方才说了那么久,明儿您嗓子可要哑了。”
江云月只得悻悻的闭了嘴,“翠微你不懂。”
“好好好,我不懂,姑娘别气。”
主仆俩穿过了玉兰院的天井,回了东厢房。
萍柳在门口为江云月打了帘,却没放绿水进去。
“姑娘说了那么久,该乏了,你去烧些热水来,给姑娘泡泡脚,解解乏。”
自从江云月屋里丢过东西之后,萍柳很自责,将东厢房看的格外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