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华俊朗的身形站起来,身边一圈的私企业主都满脸期待。
而曾华荣那边则脸色僵了僵。
毕竟刚刚让座位时,苏泽华几句话,说得大家丢掉的面子还没完全补回来。
“苏泽华,是个男人你就别找借口,甩300万出来,好好跟我竞争一次。”
曾华荣瞪着苏泽华气急败坏的开口。
“甩300万出来?”
苏泽华淡淡的摇了摇头:
“曾厂长好歹号称石溪第一厂长,格局未免太小了。”
“我,格局小?”
曾华荣一头雾水,不知道苏泽华葫芦里卖有的什么药。
“对,东山纺织厂要建,就要建成全国一流的纺织厂,否则,也对不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省里的重视和市里的支持。也对不起广河人民,西海省人民的期待。”
“?”
这下,不光是曾华荣一头雾水了,来参会的几十家大.大小小企业的人,一个个都一头雾水的看向苏泽华,不太明白他话里藏着的是什么意思。
倒是台上的工作人员很是受用,拍手夸赞:
“苏总这话说得有道理,咱们就是为人民服务,让领导放心,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坚持的方向。”
“所以,苏总的意思是支持曾厂长的意见?同意将门槛金提升到三百万吗?”
“不。”
苏泽华摇了摇头:
“想要建成全国一流的纺织厂,就需要引进最好的生产线,引进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先进的纺织技术,包括厂房配套设施,和工人培训,自然都要最好的。”
在众人越瞪越大的眼睛注视下,苏泽华微微顿了顿才接着说道: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更先进的观念和理念,不仅要开办纺织厂造福于民,还要保护我们东山的青山绿水,不能祸害环境遗害子孙,所以环保设施也要跟上。”
“所以,按这么计算,东山纺织厂的先期投资将在一千万左右。”
“一千万?你疯了吧!”
苏泽华报出的数字,让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一千万?什么概念?
这可是人均年收入不足两百的年代,这个年代一千万,至少相当于十个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十个亿投资一个纺织厂?
怎么听,都觉得离谱。
可卢公共资源署的同志却不这么认为,为首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公共资源署副署长郭怀民激动的拍了桌子:
“苏总说得太好了!”
“我们不仅要建一流的纺织厂,还要保护青山绿水,我们只造福于民,绝不破坏环境,遗害子孙!”
“这就是我们建纺织厂的初心啊!”
“苏总说得好,鼓掌!”
说完,郭怀民带头给苏泽华鼓起掌来。
“不过,如果门槛费订为一千万,会不会太高了点?”
鼓完掌,陈怀民不确定的问苏泽华。
毕竟,一千万,在这个年代可不是个小数目,哪怕是曾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怀荣这样大型国有企业,也绝对掏不出一千万现金出来。
“当然,整体建设需要时间,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人,咨金是活水,来来去去的,要求大家把所有投资先压在手里不合理。”
“所以,我提议,这次竞标的验资门槛费定到500万最为合适。”
“苏泽华,你疯了吗?你才开几天厂,你拿得出500万吗?”
原本曾华荣提议300万的时候就已经足以让所有的私营企业全部出局了。如果提高到500万,不光是私营企业,即便是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没这个能力入局了。
所以,苏泽华话音一落,整个会场都炸开了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