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支鹤很清楚,眼前这一幕究竟代表着多大的功绩。
这完全是一次难以想象的大胜!
自打先皇病重……不,还要更早的时候。
当大宇因为外忧内患,选择禁海,便是大宇海师疲弱的开始。
随着倭寇横行,沿海的州城拿倭寇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哪怕是朝廷曾经尝试过派兵前来支援,仅有几次在岸上将倭寇打退后,也只能放任他们逃往海上,望洋兴叹。
自那以后,朝廷便对海上问题避而不谈。
朝中大员们尽皆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漩涡,又有草原蛮夷虎视眈眈,彻底放弃了对倭寇的应对。
魏支鹤虽然这些年已经认命,可心底深处,终究还是抱着一丝期望。
或许有一天,能将倭寇撵出去了?
不过这份期望并没有多么强烈,大宇的海师已经弱到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步。
或许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可现在,奇迹出现了!
今朝九千岁林枫,带来的镇压倭寇的利器!
虽然这次只铲除了海上倭寇中的一支,却是彻底铲除倭寇的希望!
“魏大人,你未免太激动了,当心身体啊。”
林枫笑呵呵地迎上来,态度比起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四大家族要温和许多。
这老家伙虽然有些不负责任,但冲着没有与江南士族合作的份上,林枫觉得还是个合适的拉拢对象。
魏支鹤看似没什么本事,可能从一介布衣做到知州这个位置上,起能力肯定不仅如此。
过去那么多年,算是埋没这小老头了。
魏支鹤用力深吸了两口气,还是掩饰不住激动的神情:“林大人,实在是我不得不激动啊,这可是大功一件啊!要是上报奏疏,届时圣上定会封赏……”
“封赏全给你了。”林枫挥挥手,直截了当。
“哎?”
魏支鹤一愣,没想到林枫居然会这么大方。
这可是接近百年来,第一次剿灭倭寇的首功!
具备了极大的历史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甚至有可能被史官记录下来,流传青史!
当官的,谁不希望自己能在历史上留名?
林枫淡笑道:“魏大人,我不需要这些东西,我希望宁州能够强盛,希望大宇也更加强盛,区区功名利禄不过是实现我这些愿望的副产品罢了。”
魏支鹤这才反应过来。
林枫,大宇朝内声名最为显赫的九千岁!
光是平定北方草原这件事,便足以让其名垂青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史。
更别提扳倒宁王,扫清朝中内患,建立钢铁厂等等功绩。
区区扫清倭寇的首功,确实算不得上什么。
可对于自己就不一样了!
身为宁州知府这么多年,他除了维持住四大家族的稳定,同时保持宁州的经济繁荣。
“这,这不太好吧……”
魏支鹤有些羞赧起来,毕竟独占这份滔天之功。
“噢,有一点,这些将士们的功劳一定要写进去,万不可少了他们的封赏。”林枫叮嘱道。
“一定,一定,将士们这般泼天之功,下官怎会忘记。”魏支鹤连连点头。
这种功劳换做别人,或许也就贪墨了。
但魏支鹤没那份心思,归根结底,他还是希望宁州能够变得更好。
更何况,宁州镇倭卫乃是林枫亲手训练出来的军伍,贪墨谁的功劳也不敢贪墨他们的呀!
……
京城。
杨雍自打林枫去了宁州后,便只觉得心神不宁。
接连几日,都叫上内阁仅剩的官员,同时密切地关注着有关宁州的情报。
任何情报都第一时间收集起来,带着官员们仔细分析,试图从中找出任何关于林枫的动机。
三天两头这么搞,内阁的官员们都有些遭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住。
你对付林枫归对付林枫,但大家伙岁数都不小了,半夜爬起来到你府上看文书是真的有点承受不住啊!
面对同僚们的苦不堪言,杨雍也是有苦难言。
过去他们针对林枫做出了那么多的计划,哪怕再如何周密,却屡屡被破局。
现在杨雍已经草木皆兵,总感觉什么情况都是林枫准备的阴谋。
直到,杨平传来了消息。
“哈哈哈!好!不愧是主家之人,竟能想出如此精妙的计划!”
杨雍在看完密传的文书后,拍案叫绝,抵掌大笑。
引倭寇去福州,而后率人突袭宁州。
林枫作为前去建立镇倭卫之人,势必要派人前去护卫福州。
不然你去搞镇倭卫干什么呢?
这便是其中的难点。
你建立镇倭卫,打的名头震天响,整个大宇都在看着,想看看你是什么水平。
结果上来既没有保护好福州,甚至连宁州都护不住。
那你这镇倭卫有什么用?
加上现在林枫没有办法及时赶回来,他们大可以在朝堂上弹劾,让林枫的威望一落千丈!
别看现在朝堂中人都站在林枫身后,但那只是表象。
在朝为官,最重要的便是站队。
并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真心信服某人,愿意为了其去死。
正如当年宁王如日中天,多少官员都选择依附宁王。
可宁王一死,那些官员也没有发誓要报仇,反而是纷纷依附到了林枫的麾下。
这便是为官之道。
明哲保身,依附强权,方能安稳。
现在林枫在大宇声名赫赫,却并没有根基,大多数官员只是因为其声名才选择依附。
只要林枫能被弹劾下来,那些依附的官员很快就会鸟兽作散,他们对付起来就容易多了。
翌日,杨雍上朝时,眼眶下挂着两道深深的眼圈。
昨晚他熬了一夜,将福州的战损整理出来,同时准备了弹劾文书。
哪怕精神不振,却依旧意气风发。
想到今日就能给林枫重重一击,他心里就止不住地高兴。
这些日子被林枫打压,属实是太憋屈了。
可算是让他逮着机会了!
“诸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夏司遥坐在龙椅上,神态有些心不在焉。
虽说小太子已经继承了皇位,但终究年幼,故而依旧让她来代掌朝政。
林枫去了宁州,夏司遥一门心思都在担心,自然没什么心思来处理。
“太后,微臣要弹劾林枫林大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