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棠叹了一口气。
这个霍放简直犯规。
小时候的悲惨故事怎么这么多啊。
搞得她明明想要偷懒,又觉得霍放可怜巴巴。
不想让他再因为同样的事,被人排挤第二次。
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心软了?
阮棠一抬头,就看到李根花语重心长的眼神。
“行,知道了李嫂子。你放心,这几天我就去把嫁妆置办好。”
阮棠走的时候,偷偷将那一块钱放在了李嫂子家的柜子上。
李根花送完阮棠回来,看到柜子上躺着的一张纸币,无奈的笑了笑。
*
阮棠将苗苗送回霍家的时候,霍放刚下工不久。
夏天天气炎热。
霍放干完活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用凉水冲一下身子。
阮棠一推开门,就看到霍放穿着裤子。
上半身什么也没穿,单手拎着一个盆。
水滴顺着肩膀滴下去,滑过霍放弧度刚好的手臂。
“咕咚。”
阮棠咽了一口口水,双眼目不转睛的盯着霍放。
“咳咳。”霍放从耳尖红到了脖子,脖子上的青筋微微鼓起。
阮棠被霍放的咳嗽声惊醒。
暗暗骂了自己一句,馋人家身子也不要这么明显好不好!
连忙开口:“我把苗苗送回来了,明天上工再来接他。”
阮棠说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匆匆跑出去。
跑了快一百米后,阮棠看到了自己手上提着的两件衣服,一掌拍在自己脑门上。
“出息,现世在网上什么美男没看过,至于慌了神,连衣服都忘了给霍放吗。”
阮棠愤愤的提着衣服又倒了回来。
将她托李嫂子给霍放做的新衣服递给他:“这是我托李嫂子给你结婚那天做的衣服。”
霍放接过阮棠递过来的衣服,怔怔的看着阮棠。
霍放的眼睛很亮,看得阮棠怪不自在的。
“那个,你别误会。李嫂子说这些都是结婚必须要准备的,我们也不好搞特殊。”
说到这里,阮棠就想起,李嫂子跟她说的,结婚要准备那么多东西。
瞬间那股不自在就消失了。
再看向霍放的时候,心里只有郁闷。
阮棠连带着语气也变差了:“对了,李嫂子还说,要想不被社员们念叨,还要准备花被子那些陪嫁。
我一个人肯定拿不了那么多东西,你看这两天抽个空,陪我一起去县里买。”
阮棠毫无心理负担的指挥霍放。
毕竟她又不在意那些社员的逼逼叨叨。
是为了不加重霍放的童年阴影,才准备添置这些东西的。
只不过让霍放跟着跑个腿,又没让他出钱,自己已经是三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善人了。
霍放没想到,阮棠会邀请他一起去县里采买东西。
之前小姑娘干什么都跟他分的清清楚楚,好像随时准备分道扬镳。
可现在居然主动邀请他一起去县里了。
霍放目光隐晦的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后悔这么快把衣服穿上。
霍放点了点头:“行。”
霍放虽然面无表情,但阮棠总觉得他好像有点高兴。
搞不明白他在高兴什么。
阮棠耸了耸肩,回知青点去了。
去县里买东西,肯定是得花钱的。
阮棠从箱子里,把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清点。
除去霍放之前给的200块钱,阮棠仅有的财产是100多块。
一分不花,才堪堪够买辆自行车。
更别说,阮棠不可能靠自己在生产队干活养活自己,衣食住行都是要花钱的。
她瘪了瘪嘴,多少年没因为缺钱烦恼过了。
也不知道,上次给杂志社投的稿出结果没。
说曹操,曹操到。
知青点外响起叮铃铃的铃铛声:“阮知青在吗,阮知青在吗!”
阮棠一听这声音,就知道邮递员来了。
她心中一喜。
将钱放好,又锁好柜子,连忙走了出来。
在外面的姜招娣也追着邮递员跑了回来。
看到阮棠出来,张嘴就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阮棠,你爸妈又给你寄东西了?”
阮棠没有搭理姜招娣。
邮递员笑呵呵的解释:“不是的,是杂志社给阮知青的回信。”
阮棠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信封,手指搓了搓信封。
估摸着里面像是有钱的样子,嘴角浅浅的扬起。
邮递员被阮棠的笑勾得红了脸。
姜招娣一听是杂志社的回信,一脸兴奋的问邮递员。
“阮棠都能收到杂志社的回信,那承天哥是不是也收到了?”
邮递员点头:“的确,这里还有一封刘知青的回信。”
邮递员刚把信封拿出来,姜招娣就抢了过来。
“我和承天哥关系好,我帮你给他。”
邮递员乐得少跑一趟,欣然同意。
阮棠瞥了一眼刘承天的信封,比她的薄一些。
真是巧的很。
怎么她一准备给杂志社投稿赚钱,刘承天就做了同样的事呢。
姜招娣对上阮棠打量的视线,得意的用鼻孔对着阮棠。
“看什么看,承天哥的文章肯定比你好,你不过是运气好,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不怪姜招娣这样想。
原主上学的时候,成绩的确不好,高中都是塞钱上的。
阮棠没有接姜招娣的话,而是笑盈盈的看着她。
“你跟你承天哥这么好,他赚到稿费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肯定会分你的吧。”
姜招娣得意道:“那当然,承天哥说了,赚到钱就要带我吃肉。”
阮棠了然:“行吧,那你快去找刘承天吃肉吧,今晚我和赵红就不做你那份了。”
姜招娣想也没想就点头:“不做就不做,我也不稀罕你们那清汤寡水的饭。”
说完,姜招娣就去给刘承天送信了。
阮棠看着姜招娣屁颠屁颠的背影,嗤笑一声。
刘承天一看就是个绝世软饭男。
想从他手里抠肉吃,等下辈子吧。
阮棠回屋将信封打开。
里面有一张杂志社的回信,还有三张十元的大团结。
阮棠看着这三十块钱挑了挑眉。
这年头,厂里体面的正式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十元。
她不过写了一篇两千字的文章,就够得上别人一个月的工资。
阮棠再打开杂志社的回信。
回信上说阮棠的文章写的很好,希望阮棠每个月能多写点稿子邮过去。
阮棠算了算。
她一个月最少能写三篇这种质量的文章,那就是九十块钱。
完全够她在这个年代美滋滋的生活了。
果然,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
等到过两年恢复高考,阮棠要参加高考。
好好利用知识的力量,带着苗苗过上好日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