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估计也觉得,大家抢收干这么重的活,不吃点油荤不行。
第二天一早,便打发了王兰花提了一斤肉给阮棠。
阮棠也和昨天一样,买了六斤的肉。
和王兰花给的肉混在一起,做了个四季豆炒肉片。
再配一碗冬瓜汤,上面撒上一把葱花。
吃得社员们满面红光,一扫干活的疲惫。
二狗子吃饱喝足,抹了一把嘴。
“要是天天秋收就好了,这样每天都能吃到阮知青做的饭。”
一旁的大队长啐了二狗子一口。
“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咱们大队可没有那么多粮食,给你们霍霍。”
说起这事,刘建国就心疼的慌。
往年秋收。
半袋子米,两筐菜,就能管社员们的一顿午饭。
今年秋收。
大半袋子米,四框菜,还加上七八斤的肉。
社员们一个个的吃的肚圆滚饱,还在嚷嚷没有吃饱。
说来说去,都怪阮棠做饭太好吃。
刘建国含泪刨了一口饭,决定明年秋收说什么也不让阮棠做饭。
抢收一共进行了三天。
第三天地里的粮食还剩一点的时候,天空传来轰隆一声巨响。
社员们还没反应过来,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众人被淋了个透心凉。
刘建国最先反应过来,一拍大腿。
“他娘的,赶快搬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食啊,能搬多少是多少,麻溜的!”
社员们在雨中来来回回的奔跑,阮棠挽起裤腿想要去帮忙。
手里不知何时被塞了一把伞。
霍放穿着雨衣,嘱咐阮棠:“下雨路滑,快去躲雨。”
说完,霍放就去接过社员们手里的粮食往仓库搬。
阮棠看了一眼地里,小麦基本上都被淋透了。
就算再怎么抢救,也只能晒干用来喂鸡。
她依稀记得,书里好像也有这场大雨。
东风大队因为抢收的早,损失不大。
倒是隔壁的玉田大队,因为想要粮食多长几天。
秋收的晚,一大半的粮食都烂在了地里。
整个玉田大队因为这件事,过了好一段时间的苦日子。
直到有人想出了做豆腐卖的主意,玉田大队的条件才改善了一些。
在书里。
那个想出卖豆腐的人,好像跟罗语嫣的关系还挺好的。
“你在想什么呢?”
唐月碰了碰阮棠。
阮棠回过神来。
一手撑伞,一手捡起掉在地上的小麦,往仓库走。
“没什么,突然想起,罗语嫣怎么请了这么久的假,还没有回来。”
唐月瞥嘴:“不回来才好呢,谁知道回来又会做什么害人的事。”
唐月因为罗语嫣一事。
吓得跑供销社买了两把锁,将自己的柜子锁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阮棠没把唐月的话放在心上。
知青下乡的时候,户口也会跟着一起迁过来。
而且这个年代,不管去哪都需要介绍信。
罗语嫣不可能不回东风大队。
众人在在大雨里忙活了几个小时,才把粮食都搬进仓库。
刘建国蹲在地上,看着面前湿哒哒的粮食唉声叹气。
阮棠轻声安慰:“大队长,你别伤心了。要不是你指挥我们抢收,这些粮食至少烂一半。”
“对啊大队长,听说玉田大队昨天才开始抢收,指定烂得更多。”
听说自己大队不是垫底的,刘建国的心情一下子好起来。
他站起来对众人道:“行了,大家散了吧。等雨停了赶快打谷,去公社交粮。”
阮棠出了仓库,霍放正站在门口等她。
阮棠打着伞,快步走过去,踮脚给霍放撑伞。
“你是不是傻,下雨了还不快回家。”
霍放把伞往阮棠那推了推。
确定将阮棠遮的严严实实之后,他才开口。
“我无所谓,你别淋到就行。”
阮棠撇了撇嘴,真不明白这个霍放到底在想什么。
不喜欢自己,那就不要对自己这么好。
“你对我这么好,我会误会的。”
阮棠嘀嘀咕咕。
“什么?”
周围雨声太大,霍放没有听清阮棠的话。
阮棠转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上霍放的眼睛。
深吸了一口气,刚要开口,二狗子追了过来。
“阮知青!阮知青!”
两人间奇妙的氛围被打破,阮棠飞快转过头。
“什么事?”
二狗子不好意思的挠头:“没什么,就是想跟阮知青你道声谢,谢谢你这几天给我们做饭。”
一旁,霍放的脸黑了一度。
阮棠不在意的摆摆手:“那本来就是我的任务,不用道谢。”
“阮知青你做的饭可真好吃,要是能天天吃就好了。”
二狗子没看到霍放的表情,一脸向往。
霍放的脸又黑了一度。
阮棠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道:“你放心,你还会有机会吃到我做的饭的。”
“真的?”二狗子眼前一亮。
“假的,滚。”霍放突然开口,二狗子被吓了一条。
一抬头,就看到霍放的眸子盯着自己,带着寒气。
二狗子打了个寒颤:“那个其实我娘做饭也挺好吃的,我先走了。”
阮棠的小脑袋被人强行掰了过来。
她锤了霍放一拳,不满道。
“你干什么啊,人都吓跑了,到时候没人给我们修房子了。”
霍放板着脸:“我自己能修。”
“看把你能的,你一个人修给我看看。”
阮棠翻了个白眼,不搭理这个突然发脾气的男人。
刚才心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升起的那一点旖旎,也消失殆尽。
回家之后。
阮棠赶忙煮了一大锅姜汤,放了一大把红糖。
老师和师娘都上了年纪。
就算是一场小小的感冒,也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大家喝了姜汤,感觉暖意从脚底板冒起来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吴鸿波回房,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阮棠。
“小棠,听说你们要修房子了,这是我托朋友寄来的玻璃票。”
阮棠有些诧异。
她和霍放就是在饭桌上提了一嘴。
没想到老师和师娘,居然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还不声不响的为他们来弄来了玻璃票。
这个时候,玻璃在大城市常见。
但是在乡下,大家都用报纸糊窗户。
冬冷夏热,一吹风就哗哗响。
阮棠将票给老两口塞回去:“老师师娘,玻璃票可不好得,你们何必为了这事浪费人情。”
任慧雅硬将玻璃票递给阮棠,说道。
“你这孩子,跟老师师娘还客气什么。若是以前,老师师娘没办法,那也就算了。
现在你老师的许多朋友都摘帽,搞几张玻璃票不是难事,你就收着吧。”
阮棠推脱不掉,只好将票收起来。
任慧雅笑道:“好了小棠,别多想了。你们要是真过意不去,以后给老师还有师娘养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