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语嫣没有放弃,她继续温柔的说道:“承天,你以前不是说我要什么你都给我吗?我要的不多,就要一个水窖好吗?你相信我,之后肯定有用的。”
刘承天的脸上隐隐有些不耐烦。
罗语嫣之前也是这样跟自己说,以后要高考的。他等了快一年了,连高考的影子都没看到。
不知为何,刘承天又想起了那天洗碗时,大娘的话。
虽然罗语嫣一口咬定孩子是他的,但刘承天的心中终究是还有点怀疑。
他嘟囔一句:“反正我没力气给你挖那什么破水窖,你要挖就自己起来挖。”
说完,刘承天抱起床上的孩子转身就出门,留下罗语嫣一个人躺在床上。
罗语嫣气得一拳头砸在床上,真是个废物男人,挖个水窖这么多屁话,要是换成霍放,兴许早就给自己挖了
罗语嫣还在坐月子呢,怎么可能真从床上爬起来挖水窖。
她给了刘承天十块钱让他去买个大水缸,省下的几毛当他的跑路费。
刘承天当天就去了镇上,几个小时后拖回来一个小水缸。
水缸有多小呢,比罗语嫣的洗脚盆大不了多少。
刘承天兜里揣着八块钱喜滋滋,对上罗语嫣的质问,不耐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回答:“镇上就只有这么大的水缸,你爱要不要。”
罗语嫣气得面容扭曲:“那剩下的钱呢?”
刘承天瞪了罗语嫣一眼:“不是说好了剩下的钱给我的吗?不然我帮你跑这一趟做什么。”
刘承天揣着钱又出门了,罗语嫣躺在床上气得肚子疼。
阮棠这边,霍放找的人已经利落的把水窖给挖好,正在做最后的防水处理了。
阮棠看到大功告成的水窖,长吁了一口气,接下来应该还有几场雨,储好水后她就彻底不用慌了。
“阮棠,我们来找你拿东西”
唐月、赵红两人和阮棠熟的跟什么似的,见阮棠家的大门掩着,就直接把门推开了。
两人看着阮棠家院子里的水窖愣了一下:“这是啥啊。”
唐月和赵红家里都是北方的,但唐月家条件好又在京市,从来没见过这东西,赵红却是见过的。
她看向阮棠:“好好的,你在家里挖水窖干什么。”
面前这两个人阮棠是信得过的,于是她如实回答:“我看这天可能会干旱,储点水以防万一。你们要是相信的话,也储点水。”
哪怕是平时唯阮棠马首是瞻的唐月,在听阮棠说之后会干旱后,都笑眯了眼。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阮棠,肯定是怀孕让你的身体激素出现变化,你才会想要挖水窖的。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干旱,亏你想的出来。”
阮棠没指望所有人都相信她,她无所谓的笑了笑:“我就提一嘴你不愿意就算了。”
“阮棠你放心吧,我们回去就用盆子和水储点水。”赵红一脸认真的点头。
在赵红看来,阮棠就没有做过什么多余的事。现在阮棠说要储水,那她跟着做就行了,反正也不需要成本。
唐月看到赵红一本正经的附和,撇了撇嘴:“那我也要挖个小水窖储水,我不能输给赵红。”
阮棠:虽然事情的走向在向奇怪的方向发展,不过能说动身旁的人存点水那就算是目的达到了。
唐月和赵红从阮棠这里拿到了,阮棠从京市给她们带回来的东西,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这次阮棠记住了把大门锁上。
她刚落下锁,就听到有人在外面拍门。
“谁啊。”现在院子里明晃晃那么大一个大水窖还没盖起来,要是不熟的人来了,阮棠才不给开门。
“是我啊阮棠妹子。”
阮棠听到是李根花的声音,把门打开。
李根花看到阮棠院子里的水窖,也吓了一跳,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眼睛:“这是啥啊。”
阮棠不厌其烦的又给李根花解释了一遍。
李根花嘀嘀咕咕:“真的假的,阮棠妹子你可不要危言耸听。”
她是经过过那几年自然灾害的,好不容易活下来,对这些事敏感的很。
因此不用阮棠提醒,李根花也准备回家存点水。
水又不要钱,放那就放那吧,到了夏天还能让屋子凉快一点。
阮棠见李根花不说话,问道:“你找我什么事啊。”
李根花这才想起:“我听大队长说,咱们大队又得来两个新知青,过来跟你说一声。”
阮棠觉得好笑:“跟我说做什么,他们来了之后,大队长知道安排他的的住处和工作,跟我沾不上关系。”
李根花一副你怎么不开窍的样子。
“你是不是傻,那些知青有几个好的?一个个偷奸耍滑,咱们大队就属你家条件最好,小心他们别来你家打秋风。”
李根花说完之后,才意识到阮棠以前也是个知青。
她看阮棠不说话,表情尴尬了一下:“那个,阮棠妹子你别多想,你跟那些知青不一样。”
阮棠无奈的笑了笑,不得不说,李根花在某种程度上真相了。
阮棠告诉李根花,这次乡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知青,有一个就是她堂姐。
李根花不像霍英一样心软,而是瞬间撇嘴:“啥意思啊,你亲戚来你在的大队下乡,打着主意让你养她呗?”
阮棠耸了耸肩:“谁知道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着办吧。”
李根花记挂着回家储点水,匆匆和阮棠道别离开。
之后的两天连着都是大太阳,水窖的水泥被晾干。老天爷又很给面子的下了两场雨,水窖被装满,阮棠就让霍放把水窖给封上。
封上水窖之后,阮棠从外面找来了一些干草,铺在水窖上面。
弄好之后,只要没人特意把干草推开,没人会发现霍家院子里有个水窖。
一切弄好之后,阮棠打开了霍家的大门,一切如常。
这天一早,大队上去镇上火车站把两个知青给接了回来。
社员们许多都站在村口看热闹,看看这次来的知青长什么样。
一个社员站在村口发牢骚:“真是有完没完,隔三岔五的朝咱们大队送知青,光送又不接走,我们大队哪有那么多粮食养那么多人。”
“啧,你是不是傻,那知青来了也有好处。你看咱们大队好几个单身汉都娶到知青了,指不定这次来的知青,就是你未来的媳妇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