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棠见唐航居然认识叶会长的男人,朝他投去好奇的目光。
周邮又说道:“你估计不记得我了,你当时来计委的办手续的时候,咱们见过,我对你印象很深刻。”
“你很有魄力,居然敢辞掉纺织厂厂长的位置,到京市来闯荡办厂。”
唐航笑得有些勉强:“对,咱们的确在计委见过。”
周邮看唐航的态度有些奇怪,顺口一问:“你的厂选址好了吗?我可以替你参考一下。”
唐航摇头:“谢谢你周同志,不过不需要了,我不准备办厂了。”
“为什么?”周邮不解。
按照唐航的资历,办服装厂前途一片大好。
还能给京市的企业注入活力,带动就业。
阮棠之前就觉得,唐航突然不办厂了这件事有些奇怪。
如今叶会长的男人问起,阮棠主动替唐航回答。
“听我姐夫说,是因为材料审核没通过。”
周邮挑眉。
那些材料都是顾志兴提交上来后,他亲自审核通过的,何来没通过一说。
周邮突然想到了什么,冲唐航微微一笑
“材料是我审核的,并没有问题,兴许是中间出了纰漏。你如果还想要办服装厂的话,可以下周一到计委来,我们聊聊。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唐航本以为办厂无望,没想到峰回路转,在这里碰到计委的领导。
他当即点头:“好的,那就谢谢周同志了。”
周邮不在意的摆手:“都是本职工作,谈什么谢谢。”
晚上睡觉的时候,阮棠盯着屋顶,戳了戳霍放的手臂。
“怎么了?”霍放关切的问道。
阮棠答道:“姐夫办厂没通过那事,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叶会长的男人说他的资料没问题,那为什么最后会申请失败?”
霍放低声回答:“兴许是被人故意搞破坏。”
阮棠心里嘀咕,谁会那么缺德。
能够在这件事里使绊子,肯定是计委里的人。
阮棠想了一下她在计委里有没有认识的人,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
她还真有一个认识的人在计委里工作。
那就是顾清她爸。
阮棠联想到顾清她爸在医院里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样。
背后给人使绊子这种事,他十有八。九都做得出来。
意识到这件事之后,阮棠才总算明白。
为什么她每次问起唐航,关于为什么办厂没成的事,唐航都一副不想多说的样子。
他是怕自己知道,他是被自己牵连的后,感到内疚。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阮棠跟霍放说完自己的猜想之后,霍放的脸色也不好了。
阮棠靠在霍放的怀里,恨恨的说道:“我咽不下这口气。”
“从头到尾都是他顾志兴的女儿做错了,他不怪自己没教好女儿,倒是怪到我们的头上来。”
“这也就算了,他就算要怪,也该全怪在我的头上,去找唐航的麻烦干什么。”
霍放见自己媳妇气鼓鼓的,安慰的拍了拍她的背。
“没事,咱们咽不下就不咽。”
第二天,阮棠就让霍放找人去打听关于顾志兴的事情。
她就不信。
顾志兴能够堂而皇之的做出公报私仇的事情,又养出那样刁蛮任性的女儿。
依他这样的品性,工作这么多年,手脚会是干净的。
阮棠找人去调查顾志兴的时候,唐航那边已经重新跟周邮谈过了。
计委批准了唐航的办厂申请。
唐航便开始准备贷款办厂,同时还在阮棠家的不远处,找了一座小院子搬了进去。
唐航搬家的时候,还有意无意的提了一嘴:“那个顾志兴因为玩忽职守,已经被调到计委的后勤部去了。”
顾志兴四十来岁,正是向上爬的大好时机。
被调到后勤部去坐冷板凳,估计比杀了他还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难受。
但阮棠觉得这还不够。
大概过了半个星期左右,阮棠找出了顾志兴这些年贪污受贿的全部证据。
阮棠将所有的证据整理好,装进信封,然后投进了计委的举报信箱。
阮棠投完举报信之后,就没有再关注这件事了。
后来阮棠听霍放偶然提到,顾志兴好像是被开除了,上面还让他吐出了贪污受贿的钱。
顾清他们住的单位分的三室一厅也被收回去了,全家搬进了筒子楼。
至于再详细的,阮棠没有特意去打听,自然也不知道了。
自从阮棠办的那个补习班,里面的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学之后,阮棠就在京市出名了。
京市的新闻社还特意采访了阮棠。
这时候的人,几乎没有补习班的概念。
见阮棠把那么多人都送进了大学,觉得阮棠简直是文曲星转世。
纷纷带着孩子找上阮棠,让阮棠帮忙教一教孩子,让他们家的孩子也能上一个大学。
阮棠对大家都叫她文曲星的事,表示哭笑不得。
但同时意识到,这也是她扩大补习班的好机会。
阮棠记下那些孩子的信息之后。
就让王琴和赵红帮忙联系,学校里其他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问他们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愿意来加入她的补习学校。
是的,因为想要来学习的孩子太多了。
区区一个补习班已经容不下他们了。
阮棠直接在附近又盘了一个小院子下来,专门在周六周日,给这些那些想要考大学的孩子补习用。
王琴和赵红办事利落,很快就给阮棠找好了人。
阮棠考核了一下,留下了十多个学生,作为她补习学校的第一批老师。
因为新收的学生们人数多,大家的基础不一样,水平不一样。
阮棠便安排了一个小考试,将学生们的水平区分出来,分成三个班分别补习。
人一多,就代表着不好管理。
阮棠上辈子当金牌销售,下面还管着一群普通销售,对这种事早就心累了。
便给了王琴和赵红双份工资,让她们既当老师,又兼管理人员,做两份工作。
阮棠本来工资就给的高。
补习班扩大成补习学校之后,阮棠还按照约定给他们这几个老人涨了工资。
如今又给了一份工资,提拔他们当管理人员,赵红和王琴自然不会拒绝。
王琴甚至因为涨了工资,生活宽裕了不少。
终于下定决心,带着女儿搬出了宿舍。
在京大附近租了个房子,带着胡妮一起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