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
使臣被击杀的消息迅速地传播在了刘武周驻扎地。
“怎么回事?!宋金刚吃干饭的吗?为何齐王顺利到达了清徐县?”
主位上的刘武周怒不可遏。
刘武周本想用宋金刚拖住之势,而提出相应的讲和条件。
没想到使臣被杀,宋金刚失去了联系。
“报!!”
一个前军探子高喊着跑进来。
刘武周顿时站起身:“可是宋金刚传来消息?”
“宋将军他……他引发旧病……昏倒在了行军路上。”
嘭!
“什么?怎会如此巧合?宋王向来身强体壮。”
刘武周怒火冲天,拍了掌桌子,但随即又压住怒火,对着座下说道:“谁来顶替宋金刚的位置?”
座下将臣不约而同地望着尉迟恭。
“主公,要不还是让我来吧。”
注意到周围目光的尉迟恭走上前去,说道。
“好!你领兵一万作为先锋部队,我们两日之内便拿下太原!”
刘武周拍案而立,言语中充满了对尉迟恭的信任。
座下其他将臣纷纷露出异样的神色。
显然在他们的心中尉迟恭已然成为了主公跟前的红人。
“主公,我定不辱命!”
尉迟恭迈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矫健的步伐离开了众人的视野。
刘武周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
夜幕降临
黑夜如同一只巨大的黑蝙蝠遮盖住了太原的天空。
李元吉驻扎的营地依旧灯火通明。
李元吉还如之前一般端坐于帐篷,只不过这次他手里没有再篡着情报,而是篡着一柄红缨枪。
这是在附近弄来最好的长器,李元吉本来还想弄个方天画戟来着。
可惜附近没有良好的铁匠。
不过这柄红缨枪捏在手中,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好像天生一对。
拿着这红缨枪,上了战场上,我也不怕了。
这吕布传承的一个碎片就这么牛掰。
那要是集齐了,不得翻天啊!
想到这里,李元吉哈哈大笑起来。
“报!”
一名士兵走进帐篷,对李元吉供上了一情报。
“没想到,候君集这么悲催,一上来就和尉迟恭对上了,我还以为会是宋金刚呢。”
幸好派雪一跟上了候君集。
不过,李元吉倒是很好奇,尉迟恭看到雪一的场景。
此时的阳曲县已然成了修罗场。
几乎快要血流成河。
死的大多数是候君集此次带来的兵马。
尽管如此,伫立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阳曲县中心位置的尉迟恭还是紧皱眉头。
尉迟恭的副将瞧见尉迟恭的神色,不解地问道:“将军,我们不是已经胜利了?为何将军不见一丝高兴?”
“不,战斗才刚刚开始。”
尉迟恭摇摇头,平淡地眺望远处隐匿于黑暗的骑兵。
此时此刻,阳曲县外围的小山坡上,候君集面对着面前的阳曲县县令的说辞,不知道怎么作答。
“齐王能有一万铁骑?还是精锐?别搞笑了,我现在大难临头,我也不怕得罪了。”
阳曲县县令满脸灰尘,愤愤地说道。
候君集急了,若是阳曲县县令在这节骨眼上叛变的话,他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这时,候君集所在的军队周围悄然出现一批批铁骑。
候君集本是生无可恋,可当看见那铁骑的装备,以及看到雪一的时候,眼睛一亮。
“这便是齐王殿下其一部队。”
候君集指了指雪一,对阳曲县县令说道。
阳曲县县令仰着眉头,擦了擦眼睛:“行行行,就算有又如何?对方可是尉迟恭啊!尔等谁能与之匹敌?”
周围的大雪铁骑顿时砰砰砰地马蹄敲击地面。
造成的浩瀚声音令阳曲县县令一时懵比,他没想到这支部队能够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
而这浩瀚的声音自然也是传到了尉迟恭耳朵里面。
“将军,这……”
尉迟恭的副将使劲拉着马匹,马儿被惊到了。
“齐王……果真同传闻的不一样,能够拥有如此军队,让我不禁佩服。”
在古代,能够控制一万精锐骑兵的人不可能会是传闻的那般。
那么此人城府必定高深。
尉迟恭对李元吉这个名不经传的齐王第一次产生了兴趣。
他已经开始期待同李元吉对战的那天了。
“传我命令,给我找到县令。”
“是!”
副将话还没说完,一支箭贯穿了他的颈部。
唰!!唰!!
忽然,再次两支箭破空而来,直冲尉迟恭的面门。
尉迟恭眼睛一眯,抽出铁刀啪嗒啪嗒打掉两支箭。
敌袭!!
附近尉迟恭的将士大喊着,若是尉迟恭死在这里的话,他们不认为能够逃出去。
将士们急急忙忙举着盾牌围在了尉迟恭的身边。
可等了半天,再也没有一支弓箭射来。
尉迟恭这才看见了对面山坡上身披银甲的年轻男人。
“给我上!”
另外一名副将咬牙切齿地下令道。
当士兵们准备上前的时候,尉迟恭出声阻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军,您这是?”
已经死了一名副将,这名副将心里乱了分寸,不禁坏了规矩,高声问道。
尉迟恭没有在乎这些,继续眺望着那个身披银甲的男人:“你等宋将军的到来,我前去会他一会!”
驾!
还不等副将说话,尉迟恭已经骑马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尉迟恭的马术自认高超,没想到那个身披银甲的年轻男人居然远超于自己。
甚至还能回头嘲讽自己。
尉迟恭从未受过这种挑衅,耐不住自尊心,再次加速冲了上去,
随着周围景象的快速变化,尉迟恭意识到不对劲了。
这路莫不是去清徐县的??
吁!!
尉迟恭拉停了马匹,当他回头的时候,前面的那个男人已经消失了踪影。
他叹了口气:“没想到居然会有此等高手,齐王到底何方神圣?”
突然,一阵冷风钻进尉迟恭的衣襟,他猛然回头。
一道黑乎乎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他后面。
看着此人背上悬挂的红缨枪,尉迟恭不免轻蔑。
尉迟恭眯着双眼,谨慎地环视四周后,仍旧没有下马,沉声问道:“报上名来!”
“吾乃唐朝四子齐王李元吉!”
尉迟恭听罢,瞳孔紧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