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跟诸葛亮交谈的男人也想带着孩子逃走。
诸葛亮拉住他,柔声道:“不要紧的,相信我们,相信唐军,相信齐王殿下。”
尉迟恭随即也保护起诸葛亮的安全。
杀入梁军的候君集耍的一手好红缨枪,跟随着手持银龙枪的李元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此次埋伏的梁君头领魏少明也不是个泛泛之辈,举着一双短斧子令那些唐兵不敢上前。
两军近距离的交战,骑兵多少是失去了作用,身后先前降臣凌敬命令骑兵后撤。
这才开始反转整个战局的优势。
隐隐约约梁兵被打的狼狈。
魏少明自然是看出了想要失败的趋势,没有立马下令撤退,而是转而马匹直冲在前执著于杀敌的候君集。
“小心啊!”
尽管李元吉大吼,但由于战斗喊叫的嘈杂,候君集压根没有听到。
似乎是感受到凉意的候君集一扭头便映入眼帘一对锋利的斧头。
他低头躲过致命一击,调整红缨枪,后背全是冷汗。
“只有这等实力吗?!那就准备受死吧!”
魏少明再次攻来,这一次他找准机会便是击中了候君集的大腿。
一声闷声,候君集大腿的一块肉便是给
(本章未完,请翻页)
魏少明的斧头给削了下来。
顿时变得血肉模糊。
舔舐着斧头上的鲜血,魏少明阴笑着继续攻来。
已经头晕目眩的候君集吃力地用红缨枪抵挡着他猛烈的攻击。
一直骑马想要赶来的李元吉却是被那些乱哄哄的梁军挡住了去路。
一边杀着梁兵一边担忧着候君集的李元吉也不慎背上中了一刀。
“候君集!你要是死了!本王可不会善待你的家人!”
这句吼叫倒是传进候君集的耳中,他颤颤巍巍地笑了笑,摆好姿态对准魏少明。
在魏少明看来,候君集就是垂死挣扎的蝼蚁罢了,他不屑地再次骑马奔驰攻来。
却没想到候君集一个踩着马匹挑起枪头,转身躲过他的全力一击,一个回马枪便是捅中他的胸口。
魏少明呆滞地看着胸前的红缨枪,不可思议地看着已经衰落马下的候君集。
迟迟赶来的李元吉命令全军发起攻击!
随即梁军由于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才是溃败而退。
李元吉这才有机会扶起地上奄奄一息的候君集。
“殿下,末将以后恐怕不能追随了。”
一直口吐鲜血的候君集说话都不伶俐了,脸色也逐渐没了气色。
握住他血淋淋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李元吉低着头,说不出一句话。
同样赶来的尉迟恭蹲在候君集身边,沉默地看着。
“敬德兄,以后你再也不用听我的废话了,咳咳咳……哈哈……”
这个时候了,候君集还在笑着说道。
尉迟恭听了,眼中不时多出泪水,偏过头不去看候君集。
怎么会这样?
都怪自己太贪心了,若是不请命于随军出征。
候君集也不会死。
李元吉自责地紧紧握住候君集的手。
候君集看出了李元吉心中所想,颤颤巍巍地说道:“不怪殿下,战死沙场是常事……只要殿下能够记住便是了……说实话,殿下,末将之前心中很是瞧不起殿下,不过后来发现殿下真的很厉害……”
“嗯嗯,本王知道了,你别说了。”
这个时候就算是华佗来了,也救不活候君集。
候君集算是穿越过来第一个相处时间最久的人,李元吉心中难免生起悲伤。
“殿下,别怪末将多嘴,末将觉得秦王比太子好多了,殿下可别糊涂啊。”
反正也要死了,候君集也不怕了,索性直接说道。
李元吉点点头,刚要骂候君集几句,他握住的候君集的手忽然没了力。
猛然抬头的李元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便看见候君集已然闭上了眼睛,没了气息。
尉迟恭截下一段战袍盖到候君集的脸上,沉声说道:“殿下还请以大局为重。”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但是李元吉还是内心沉重。
远处一直看着的诸葛亮以及那些居民们心情也不由沉重。
诸葛亮随即说道:“齐王殿下身边本就无人,为了你们又失一位猛将,你们还不相信齐王殿下吗?”
此话一出,那些居民们纷纷给李元吉所在的部队送来吃的喝得。
李元吉的部队在此修整片刻便是出发安州。
内心仍旧沉重的李元吉心不在焉地骑着马,身旁的诸葛亮温和一笑说道:“候将军生前希望殿下能够大获全胜,而非此时的殿下在这里忧伤着,若是那般,候将军的死将毫无意义。”
“嗯,诸葛先生说的是。”
李元吉闻言,脑海内浮现出候君集的笑脸。
出发!必定给我拿下安州!
令李元吉等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一到这安州城外,便是看见一群文官武官站在城外,各个身穿白衣。
领头的那位便是这安州县令雷长英朝着李元吉部队拱了拱手,行了礼,高声道:“恭迎齐王殿下的到来,我等全数将安州拱手交给殿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先生看来此事可有假?”
一直被骗的李元吉这次询问诸葛亮。
“尚可,他们大.大小小的官职都在于此,就算有诈,也无妨,他们在夏道口的阻击失败便是最好的劝降证明。”
毫不犹豫开口的诸葛亮说道。
“嗯,进城修整!”
李元吉接受了雷长英的归降,举兵进入城内修整。
那边的李孝恭也发来了信书告知李元吉说梁公已经派兵前往安州,小心行事。
李元吉笑了笑,这梁公真是糊涂啊,这安州已经归降,他再来,岂不是,等等,若是里应外合的话,他李元吉还真有可能死在这安州。
随即,李元吉命令全军驻扎各县,控制安州所有出口所及兵力输出。
随军校尉凌敬建议李元吉斩杀雷长英等人来换取真正的指挥权。
被诸葛亮驳回,凌敬从未听说过诸葛先生便是和他怼了起来。
“朱先生认为此事不可?那你便是说说!”
凌敬此人的傲气还是很重的。
“战争之事不可杀降将臣,这是礼仪,其次他们在面对援兵的情况下仍旧选择归降说明他们对齐王殿下的认可。”
诸葛亮笑着说道。
凌敬还想说什么,被李元吉拦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