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部于安州调养生息,而由梁将总管丘和领兵前往来支援安州。
尉迟恭带着降将降臣的一些情报一一向李元吉汇报后,说道:“末将觉得这丘和应不是个能够为梁公低头的人,可以收服。”
据那些降臣所言,丘和在归于梁公之前担任的官职都是不小的,像这种有着雄心壮志的人是梁公那种阴险小人所不能驾驭的。
“嗯,可还是得防守一些更为妥当。”
李元吉点点头,虽然没有听说过丘和的名讳,但是能够从那些情报中看出他是个有情怀的人,归顺大唐的确是他最好的选择。
这边他们还在说着,士兵便是来报说梁军已经跨过长江攻击安州。
“既然来了,那便是出门迎战!”
李元吉身穿紫色战甲战袍便是带兵出了城门。
见此,一直好奇穿了一路紫色战甲的李元吉,尉迟恭问道:“为何殿下穿了这一身紫色战袍?战场之上末将还从未见过如此战袍。”
“能打胜仗的战袍就是好战袍。”
总不能给尉迟恭说这是上次收服锦州,系统奖励给他的紫金战甲吧?
刀枪不入的紫金战甲,堪比防弹衣般的存在。
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就是穿的太厚重了,李元吉有时候有些喘不过气。
梁军没有攻击安州城门而是剿灭城门周围的县城以此形成包围趋势。
得李元吉命令的凌敬领兵前往安州城四处抵抗梁军的围攻。
凌敬在后方指挥道:“各位将士不得退后!给我顶上去!”
而在梁军前方骑马伫立的正是丘和,他对弓箭兵长命令把敌军敌将给射下来。
凌敬全然不知地指挥着部队有序地进行反攻,殊不知数支羽箭飞向了他。
“快躲开!”
凌敬的副将猛然骑马过来硬生生全是挡住了羽箭,被射成了刺猬。
傻了眼地凌敬正要继续指挥各位唐军,那丘和已经带领骑兵发起总攻。
幸好尉迟恭带兵过来支援,才得以把丘和逼退。
李元吉这边则是写好了劝降书交给了使者。
李元吉觉得拿下丘和确实不容易,何不直接劝降?
诸葛亮接过劝降书说道:“微臣愿意前去劝降!”
“怎么能够让你去?”
李元吉抢过劝降书便是交给了外面的使者。
令李元吉没有想到的是,等他再次见到凌敬的时候,凌敬浑身是血的来到了帐篷。
“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凌敬瞳孔呆滞地回答道:“是微臣无能!没有冲破梁军的包围圈。”
这丘和倒是有几分本领,李元吉亲自给凌敬倒了一杯酒说道:“无妨,李总官马上就会来支援安州,到时候我们一起杀出去。”
“殿下不好了,安州各县城暴乱,导致我们的守军损失惨重!”
慌慌张张走进帐篷的尉迟恭上报道。
“什么?怎会如此?”
先前凌敬说这些降将降臣是会形成内外的趋势包围他的部队,他还是不信,以为诸葛亮说的不错。
“诸葛先生,这?”
面色不改地诸葛亮笑了笑:“这不过都是暂时的罢了,他们的暴乱只会搅浑这浑水,反而有利于我们。”
听了诸葛亮的话,李元吉心想这诸葛亮确实是厉害的,但是毕竟都是人,不可能会是预言地效果。
“微臣倒是觉得这次诸葛先生所言极是,暴乱不过就是会把这水搅得浑浊,反而有利于我们的防守。”
这次凌敬也是赞同了诸葛亮的建议。
李元吉点点头,说道:“劝降书已经送出去了,就看丘和那边的态度了。”
“虽然你们说的都没有错,但是这对于城外的唐军将士们是不是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残忍了?用他们的生命换取我们的时间?”
一向看不惯这些文臣的尉迟恭沉声说道。
“那按照敬德的意思,我们要出城再次迎战?”
尉迟恭充满忤逆的意味使李元吉心里很是不爽。
这候君集一死,这尉迟恭隐隐约约有种想要上位的意思。
闻言,尉迟恭眸子一缩,急忙跪下。
一旁的凌敬也是被不敢开口。
“敬德,本王希望你要戒骄戒躁。”
想了想还是罢了,李元吉便是温和地把尉迟恭扶起来。
三个时辰后,安州的所有各个县城的攻击以及围堵忽然之前梁军全部撤兵。
此情此景,李元吉顿时明白,命令安州所有降将降臣出城迎接丘和。
那些降将降臣很是高兴地出了城,而数米远处驻扎的便是丘和的军队。
“总管大人,唐军把那些降臣降将放了出来。”
一位士兵给丘和汇报道。
坐在主位上的丘和依旧是满脸犹豫地看着李元吉使者送来的劝降书,他搞不明白李元吉是怎么敢的,现如今,他丘和才是那个处于优势的人,倒是被李元吉先提出了劝降?
不过之所以没有继续发起进攻,而是他在权衡利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大唐和梁公之间。
对于他来说,确实在梁公手下太是‘委屈’,归降了大唐说不定才是前途一道光明,自从他听闻这大唐统一中原北方,距离统一中原只是时间问题。
而梁公只是沉迷于权臣之间的谋术,勾心斗角的朝堂之上,全然忘了初心。
“总管大人,微臣认为,这大唐的未来才是可期的。”
坐在下面的一位谋士向丘和劝道。
“不,微臣倒是认为此时拿回安州,活捉齐王,倒是可以让我们有和大唐交涉的基本。”
另一位谋士强烈反对归降大唐。
丘和思虑片刻说道:“你说的不错,拿下齐王倒是有了和大唐权衡的资本,这样的话,无论我是选择如何,那么大唐和梁公都不会做什么。”
“总管英明!”
“传我命令,再次集结兵力攻城!”
是!!
那些都快要跑到丘和驻地的降臣降将,便忽然看见驻地之上全是保持好姿态的弓箭兵。
有一个降臣看出了端倪,立马大喊着快跑。
但为时已晚,弓箭兵毫不犹豫地跟随着校尉的命令齐齐射出。
那些没有死在唐军手里的降臣降将便是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