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你害得我们被这些鬼灭侵扰,我们又怎会怪罪呢?”
“其实这可都是你的罪责啊,你把这事弄得这样糟,我们要如何存活是吧?”
“我们找不回的东西,希望你同样找不回,这是没有反驳的可能,像你这么久都没拿到这些东西,而我们也拿不到。”
匹夫之道唯有自保,这些大臣深知这个道理,尽管他们也想为国效力但不是眼下,谁都只想逃。
李元吉看穿他们的心思,当即反问一句,“可笑啊,我跟你们说的大义凛然,生死不顾,原来都是喂了狗啊,”李元吉这么说着其他人也无理反驳了。
他们也知道,好像李元吉做到的这些攻击都是他独自承担,所以这是罪责也应该由他承担。
这鬼就应该缠着齐王,而不是缠着他们。
大臣这样说,李元吉心中难免尴尬,这同样是大唐的子民,却无一不想着自己的安危。
“自私,是挺自私的,”李元吉这么评价,其他人涨红了脸,却不敢反驳他的话。
李元吉本来想问问,“你们几个如果有新的方法对策可以跟我提,不过现在看来算是泡汤了。”
“那我就帮你们解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这些鬼魅,不过之后你们要是受灾受难,那也怪不得我因为不来学如何解决鬼魅的话,永远是要靠别人,别人不在你们就不在了吧。”
所谓的邪神鬼魅夹杂在暗影之中,无地遁形,但是细看之下这些东西有极强的攻击性,若是用黄符镇压有一点作用,但是如果想诛杀,必须用明火加上黄符火焰,这样才能将这些东西清扫干净。正所谓时间不可忽略,他们现如今达成的目的,只在三寸殿堂之间,所有铲除的罪恶之鬼,都被封印。
在符箓这些鬼魅没有消失,而是禁锢着这些鬼。
“他们的鬼魅东西不干净,还是人心不干净,”赵白川拿着一把剑在那摆弄,忽然说了一句话,“我觉得那是谁的人心不干净,才招来这些东西吧。”
李元吉懒得搭理他,“你们几个先看看,这所有的火焰之下有没有镇压,是黄符吗?如果没有黄符那就是无用的。”
这些鬼魅都是怕极了黄符和明火,所以在这殿堂之内燃起了篝火,恰好是最好的。
但是细看这篝火犹如暗夜的明星闪闪发亮,驱散了不少鬼魅,若是多点几盏便能驱邪。
鬼魅绕城,想要夺回的东西都变得不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净,如果不是被人触碰过,又怎会如此,这层层叠叠的山林之间,出现了一些白色的光。
李元吉看了一眼那上面竟有一些奇怪的物体,虽然是不知名生物,但李元吉想着这些东西,应该跟这次的鬼魅有关。
找了半天也只找到和鬼相关的一些东西。
正当他们犯难时,太医院的道士了,个个手握拂尘,将这院子里的暗影通通清扫干净了。
那些拂尘扫过地面时发出恐怖的尖叫声。而且拂尘所落之处,鬼魅根本无所遁形,所以此时他们安全了。
李元吉是想着让道士解决,没想到真的来了,等他们清早完这一切,李元吉立即上前道谢,“道士,你们可是知道了名水城的祸害。”
那些人看着李元吉一眼点头随着鞠躬道:“齐王,我们已经清扫了洺水城的那些祸害,如今就等你们十万大军来收复洺水城,这样一来不会受这个困扰了。”
李元吉是不可能以此事为中心点的,洺水城的收获还需要过一段时日,所以李元吉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只是抬眼看着天上的星星,然后淡淡一笑,“我们先把这宴会开下去了,毕竟来这么久浪费这么多时间,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这么多不然也是浪费。”
系统提示:【宿主任务进展很快了,现在主要做的就是吃完这些食物,接下来便要进行建造水库。】
【这样就不会让干旱的地面没有水了。】李元吉听到这些任务眉头一皱,好吧好吧,人还在吃饭,然后任务就来了,不过他也只能听命了。
李元吉就算是想着这事没有可乐之处。如果真的可乐,他应该很开心才对。
房玄龄早就注意到李元吉的神色,不禁问了他一句:“秦王这是在思索什么?怎得如此忧愁。”
李元吉想回答他却叹了口气,“我只是发现洺水城这些祸害比较难搞,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所以你们提及此事,是想让我去处理洺水城吗?但此事并非小事。”
“莫非是准备好了?那样我才要出手,否则只会带来灾祸,洺水城的东西,今夜你们也见识到了,可不是一般。”
李元吉说的属实,祸害他们,可是看到事物本质。
所以这些东西如此奇怪,谁敢随便出战。有些大臣就直说了,“我们可不是那么随便的人,但是这洺水城收不回来就完了。”
“对呀,所以这些东西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得准备要十全的可能性才能前往,不然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因为根本就解决不了的。”李元吉问着问着,心思就再次沉默起来,他何尝不知道所有的征战都是需要很多的精力的。
那个兵力也不好找啊。
是皇帝给了他十三万大权,要是丧失那可就折损太多了。
真不是不出手。
完全就是没有可战的准备。
“他们来就来了,躲在这个角落有什么意思?”
“洺水城的人只会藏在暗处,真是胆小鬼一个。”
“就是胆小鬼,有些事啊,我们可得想想办法呢,现在可不是那么容易呢,即便我们将这混乱的时代拉回正轨,也是在将他们挽回吧。”
“告诉洺水城的人吧!尽力拯救百姓还是我们主要的任务,你们来此是浪费时间对吧。”李元吉不愿意让此事发酵了,他只是在想,怎么样才能尽快搞到钱呢。
虽说他的手中银钱很多,但是要赈济万民,可要几千万两。
他虽然知道陛下会给,可他也不能就这么直接的问吧。
总得有个功劳办成一件什么事,才能好意思开口。
而且赈.灾这件事并不常见,若如此大唐定能长盛不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