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五年六月十七日,唐高祖李渊在政事堂宴请凯旋的众将,同时将考校众位皇子的学识与治国论。
这位唐高祖迫使隋恭帝杨侑让位于他,即皇帝位于长安,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
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因为李渊的优柔寡断,使得几位越发不相容。
不知道今日又会发生怎样的风波。
后来历史上称这一天为唐朝的转折点。
……
此时的政事堂里众皇子大臣已相继落位。
太子李建成看着众位大臣说道:“各位大臣,今日父皇于政事堂宴请大臣。一则庆祝齐王平定叛乱,自此我李唐实现大一统,可谓一大喜事。二则是要考校我众位皇子的学问和治国论,一会希望各位大臣评论的时候手下留情。”
众多大臣忙道贺道:“我李唐实现大一统,实在可喜可贺之意。至于众皇子的学问和治国论,我等实在没有资格评定。此时非皇帝不可。”
李建成听闻众大臣拍的马屁也是心中得意至极。
当然也有看不惯他的人在。
秦王李世民阴阳怪气的说道:“谁不知道太子的学问学富五车。此次皇子的考校肯定太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拔得头筹。”
李建成一看李世民又在明在抬高自己暗里则在挖苦自己。
眯着眼睛盯着李世民说道:“谁不知道秦王殿下文武双全,我看本次秦王殿下赢得头筹没问题。”
得,在座的大臣眼见两位皇子又互掐,赶紧转移视线,默默地当个哑巴。
看玩笑,两个皇子的针锋相对从暗地转到明面了。
大臣们也都是人精,人家李家自己的事,他们就不跟着瞎掺和了。
齐王李元吉也在现场,要是前身可能还会插几句话,但是他现在铁了心要暂时退出去,
干脆啥也不说,今天来也知道为了混吃混喝,完成皇帝的考校任务。
他身边的侯君集和尉迟恭还在那里挤眉弄眼。
“老侯啊,两位皇子又对上来。”
“可不,尉迟。现在两位皇子的竞争越来越不避讳人了。”
齐王看了他们一眼,小声地说道:“今天只带耳朵,不带嘴。少说话,该吃吃该喝喝。赶紧搞完,咱们就回府,让他们两个先狗咬狗吧。”
此时的政事堂后面。
李渊正在询问右仆射裴寂:“裴寂,外面的众位皇子和大臣都到了吧。”
裴寂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外面的各位皇子和大臣都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了。”
李渊在位期间不长,但已然要为李唐的下一任诸君人选考虑,虽然现在李建成贵为皇长子,但是二子李世民也是人杰。
李唐的一半天下至少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现在看李元吉也是相当不错。
至于李渊还有一些儿子,只不过年龄太小,就暂时不考虑了。
别人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越优秀越好。
但是皇帝的儿子要是都优秀,那可是要了命了。
自古以来皇子夺嫡致使骨肉相残屡见不鲜。
而现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继承权之争越来越白热化。
这让李渊着实头疼。
李渊长叹一口气说道:“裴寂,你说朕的皇位最后要传给太子还是秦王,亦或者其他皇子。”
裴寂闻言一惊,急忙说道:“陛下,皇位之选当由陛下亲自选定,微臣不敢妄言!”
李渊闻言邹邹眉头,看着自己的这位心腹大臣,说:“裴寂,你大胆的说,朕恕你无罪?”
裴寂内心感到十分为难,虽说唐皇恕他无罪,但皇位之事岂有他一个外臣胡说八道。
不过皇帝既然开口了,他也不能不回答。
想了半天,终于开口说道:“陛下,微臣觉得建成殿下已为太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必他就是您的最佳人选。”
裴寂说了一句很聪明的话,反正您已经立了太子,那必然目前诸君就是太子。这样即使传出去,他裴寂也不会得罪谁。
要知道皇宫里面可没有不透风的墙。
你这刚说完,外面的人早就传的满城风雨了。
裴寂还想多活几年呢。
李渊皱着眉头,显然是对裴寂的回答十分的不满意。
“这滑头,说话还真滴水不透。算了,朕就不为难他了。”
随即起身说道:“走吧,裴寂。不要让众位大臣等的太久了。”
政事堂里,众位皇子和大臣还在那里窃窃私语。
这时候都看到李渊缓缓地从内堂走出来。
全部起身恭敬道:“陛下。”
李渊微笑着扫视在座的各位皇子和大臣。
“各位大臣,朕今日在政事堂宴请众位,一贺我李唐完成统一,今天叩赏三军将领。”
在场的众人齐声道:“恭贺我李唐完成统一,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惹得李渊是开怀大笑:“好!好!今日我李唐有如此气象,离不开众位臣子的帮助。来,让我们共同举杯,恭贺!”
说完李渊就拿起桌子的酒杯一饮而尽。
在座的列位大臣见皇上都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饮而尽了,也是纷纷拿起自己的酒杯直接干了。
李元吉也是拿起自己面前的酒杯刚喝了一口。
就想直接吐了。
“我去,我忘记了,古代的酒就跟水一样,没味啊。”
李元吉强忍着吐意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看来我得尽快将茶叶和酒弄出来了,不然实在难以下咽。”
李渊见众皇子和大臣畅饮的样子,脸上洋溢出笑容。
转头望了望裴寂。
裴寂不愧为李渊的心腹,只一眼就明白他什么意思。
“诸位,陛下有旨。齐王率众将领平叛有功,理应重赏。然齐王有言在前,故功过相抵,特撤销齐王冠军大将军之名,保留齐王称号。赏众将领各三万贯,土地百亩……”
等到李元吉听裴寂念完圣旨,连忙率领侯君集和尉迟恭拜谢。
“谢父皇”
“谢陛下”
裴寂又看了一眼李渊,只见李渊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裴寂又高声说道:“第二件事,陛下要求在座各位皇子以个人志向挥笔成文,参照《诗经》写一篇文,诗辞不限;第二个则是考验皇子们的治国之学,要求众皇子写一篇《治国论》”
话音刚落,众皇子的眼中一亮。
今天的重头戏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