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国强”
什么玩意!
你小子又不会在瞎写吧!
李渊强忍怒意又往前走了几步,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
“民富国强?”
“民富国强?”
要知道古人以国富民强为俗语,如今李元吉竟然反其道而行之,竟然是“民富国强”。
李渊不动声色地继续游走在各位皇子的桌前,内心却翻涌起万千波浪。
就因为李元吉那四个字“民富国强。”
以至于后来大臣们和众皇子在议论什么,他已然完全听不进去了。
看着嘈杂的众人,李渊回到座位沉声说道:“众位大臣,今天的犒赏大会到此结束。至于皇子的考校嘛?”
边说李渊还特意扫视了一下李建成和李世民。
又继续说道;“众皇子的功课都做的很好,就不进行排名了,望众皇子如自己所写,为国为社稷努力。”
李建成一听皇上不进行评比,急声道:“父皇……”
还不等李建成说完,李渊就瞪了李建成一眼,重重地说道:“嗯?”
李建成一看皇上主意已定,便不甘心的回复道:“儿臣遵命。”
众皇子皆躬身道:“儿臣遵命。”
李渊满意地扫视一圈,笑着道:“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今日就到此结束了。”
说完李渊就起身回到了内堂,不过临走之时,他给裴寂使了一个眼色。
裴寂一看就明白了了什么意思。赶紧跟上皇帝的脚步一起进了内堂。
李元吉一看,今天的戏终于演完了,赶紧招呼众将4领回府。
“老侯、尉迟,吃饱喝足,戏也看完了。咱们该打道回府了。”
侯君集放下手中的酒,连忙起身:“得令,殿下。”
说完侯君集还看了一眼尉迟恭,结果尉迟恭这货手中还拿着一根鸡腿往嘴里塞呢。
看着侯君集满脸黑线,怒道:“尉迟,别吃了,殿下在等着我们呢。”
这时候尉迟恭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鸡腿:“奥奥。”
李元吉走之前倒是很有礼貌的给李建成和李世民告个辞。
“走了,大哥,二哥。”
李建成此时也不复原来那样针锋相对。
“四弟慢走。”
李世民倒也是非常客气:“再见,四弟。”
两人的表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看来李元吉那一句“爱谁谁”效果不错。
见几位主角陆续登场。
李建成也招呼自己的幕僚回自己的东宫去了。
李世民则是带领自己的天策府众将回府了。
而此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政事堂内堂。
李渊此时正在询问尚书左仆射裴寂;
“裴寂,你认为民富国强怎么样?”
一句话就让裴寂直冒冷汗。
民富国强和国富明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意思。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首先以国为本,有国才有民。
国到底是什么,就比如李唐,李姓皇族就是国,就是社稷。
国是李渊的国。
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国土人情。
而民富国强恰恰相反,讲究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富足。将百姓置于国家之上。将百姓摆在了李渊、李氏皇族之前。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
皇帝也是以儒家思想教育百姓,讲究忠君爱国。皇帝是放在首位的。
而民富国强,则是属于和皇权统治思想截然相反的,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也是从李渊嘴里说出,不然还指不定闹出什么风波。
所以裴寂直接吓出一身冷汗,哑口不言。
李渊瞧了半天裴寂,发现裴寂出了直冒汗之外是一句话也不说。
不愧是多年的君臣关系,李渊一眼就看出了裴寂的难言之隐。
李渊又继续说道:“裴寂,你但说无妨。此乃元吉的策论。”
裴寂一听,心里顿时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一口气,既然是齐王殿下的策论。
那就是啥事也没有了。
只不过齐王真是奇怪至极。
前面写了一首怪事,后面又写一篇离经叛道的策论。
齐王真乃妙人也。
裴寂此时没有了心里负担,便畅所欲言。
“齐王所提的民富国强不失为一条治国之策。传统文化提倡家国一体,国于民,相辅相成、相存相依,民富则国强,国富则民安。”
“而富民思想的源头,是朴素的民本思想。富民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治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以百姓之心为心,谋求民生福祉。”
“同时富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民富才能国安。但是难以实现。”
李渊疑惑的问道:“怎么回事。”
裴寂又继续说道:“陛下,如果民富了,税收自然充足,国库也就是自然充足。国库充足就可以用之于民,大搞民生。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李渊说道:“对啊,这不挺好嘛?”
裴寂苦笑道:“陛下,关于民如何富。如果民要富,必然只能通过商,但是现在门阀横立,百姓民智不开,如何富强起来。所以目前只能说存在理想中。”
李渊听完后,沉默不语。
裴寂的话一下子就扎在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的心头上。
“门阀的问题牵扯甚广,里面盘根交错,错综复杂。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知道现在的朝中大臣,来自五姓七宗的比比皆是。不是简简单单提出某一项国策就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的。搞不好就有可能惹得一身骚。”
李渊不甘心的问道:“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吗?”
裴寂小心翼翼地说道:“除非破灭门阀。”
李渊一听就深知不可为,要知道他李家就是这天下最大的门阀,再说建立这唐朝,也是得到众多门阀的支持与帮助。
破灭门阀,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李渊深深叹一口气:“看来老四这一条国策是无法实现了。”
裴寂连忙回道:“也不一定,谁知道后面能发生什么事。齐王殿下真是奇才,一首怪诗表明志向,一篇策论偏偏又展现了治国大才,真是让人矛盾。”
裴寂的话让李渊心中一动。
“四郎这个家伙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这家伙不会是装的吧?也不知道这小子心里到底想些什么?”
像是想起什么,李渊转身望着裴寂,沉声说道:“裴寂,今日之事,入得你耳不出你口。切不可再让第三个人知道。”
裴寂赶紧躬身道:“遵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