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还在看着这位传奇女将军远去的身影。
系统的声音突然响彻在李元吉心中。
【她快要死了!】
李元吉一阵错愕:“什么?”
李元吉没想到系统会冒出这么一句话。
【李秀宁多年南征北战期间,身体内留下了数不尽的内伤,所以身体只是早已经垮了。】
“不对啊,我李氏早已夺得天下,什么样子的药没见过,弄点补药一点问题没有。”
【不仅仅是身体的伤病,最重要的是心伤。】
李元吉听言心中若有所思、:“心伤?”
李元吉好像听闻过三姐初嫁入柴府时,与夫君相当恩爱,只不过后来感情慢慢变淡了。
难道是柴绍对李秀宁的爱变了,所以李秀宁才会变得如此。
李元吉听系统这么一说,好像记起了史上李秀宁的死期距离也就几个月了。
一想到如此的传奇女将就在几个月后就要香消玉损,李元吉心中多少还有点不是滋味。
待李秀宁死后,那岂不是军中李世民就要一家独大了。
看来得想个法子才可以。
李元吉心里问道:“系统,有可能治好李秀宁的病或者拖延李秀宁的死亡。”
【有的宿主。作为万古帝王系统,治疗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还是轻轻松松的。】
李元吉又问道:“是什么法子?”
【抗生素】
李元吉:“……”
感情还得用现代西医的手段啊。
不过李元吉还是确定好好谋划一下此事,不能这位传奇女将就这样早早收场。
也许还可以发挥些意向不到的作用。
总之,不能让李世民轻松地掌握所有的军队力量。
好为他谋划大事早做准备。
想到这里,李元吉转头看着诸葛亮:“孔明,命你组织暗卫。专门负责渗透工作。”
诸葛亮拱手道:“得令。”
李元吉又继续说道:“派几名暗卫去平阳公主府中,关注一下她的日常饮食情况,有什么特殊情况,记得向我汇报。”
诸葛亮虽然不明白此举有何深意,但是诸葛亮确明白平阳公主对于齐王的重要性。
如此齐王想要蛰伏发展,必然就要让东宫和秦王府的斗争愈演愈烈。
而平阳公主只忠于皇帝,至于东宫和秦王府,她什么也不会帮。
但是正因为如此,相当于唐高祖李渊手中有一支随时可以调动的大军,即使平阳公主的军队不是驻扎在长安,但是在靠近长安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就对秦王府形成制衡。
起码平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主多活一天,也许就能极大的拖延秦王府兵变上位的可能性。
要知道如今李元吉最缺的还是时间。
……
而另一边的东宫。
此时的珠儿已经到达东宫之处。
珠儿道:“平阳公主府奴婢珠儿叩见太子殿下。”
李建成客气地回道:“珠儿姑娘请起。可是三妹有话带到?”
珠儿微微欠身说道:“太子,公主让奴婢给太子带了一句话。地主家的弟弟们谁也不帮,就只想伺候好地主。”
李建成听完心中顿时明了,看来老四是铁了心谁也不帮了。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本太子要同时对付秦王和齐王。
珠儿又接着说道:“公主还说了,以后就不要联系了。”
李建成听完面色不变,回道:“好,珠儿姑娘辛苦了。”
珠儿恭敬地说道:“殿下,奴婢回府复命了。”
说完珠儿就转身回平阳公主府了。
李建成望着珠儿远去的身影,面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看来三妹是不想掺和我与老二之间的事情。
不过也对,本来她就只忠于父皇。只要不让军中大权全部旁落在李世民手中,其实她的立场倒也无所谓。
魏征此时进言道:“殿下,看来齐王殿下是打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不帮助了。”
李建成点点头说道:“嗯,我让建宁去试探了一下齐王。没想到我最后与元吉会如此形同陌路。”
李建成此时也想起了之前与李元吉的亲密无间,虽然出现过小矛盾,最后没想到落到如此地步。
魏征倒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太子尽早的与齐王分割开来,反而是一件好事。
魏征进言道:“太子,既然齐王彻底选择两不相帮的话。那我们可以专心对付秦王了。”
李建成点点头:“不错。倒也省了我们一番心力。接下我们可是好好谋划一番。”
……
此时的秦王府中。
李世民也在听取手下的汇报。
李世民面色古怪的说道:“三妹竟然去齐王府了。”
李世民可是知道他们兄妹几个人关系不是很好,所以才奇怪李秀宁为什么要去李元吉那里。
李世民又问道:“她们聊了什么?”
手下人快速的将事情给李世民说了一下。
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三妹是替太子探底去了。”
看来老大还是担心老四的立场问题。
其实吾也是一样,单独对付太子稍微有点吃力,如果再加上一个摇摆不定的齐王,实际上吾也一样担心。
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元吉这么表明立场,反而对我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转头问道房玄龄:“玄龄,太子去试探老四的立场问题,你觉得是何意?”
房玄龄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太子应该是担心齐王会不会倒向我们这边。”
李世民点点头:“不错,我猜也是如此。不过老四这次选择两不相帮,其实我觉得对我们不见得是件坏事。”
杜如晦也是赞同地说道:“那我们可以好好对付太子了。”
李世民敲敲桌子说道:“就不知道三妹此时出头,会不会与太子达成了什么协议。”
房玄龄直接说道:“殿下,应该不会。公主一直以来就是支持陛下,她应该不会站在太子一方。”
杜如晦也说道:“我觉得玄龄说的对。要知道平阳公主一直都是皇上坚定的拥护者。她不会插手到储位之争的。”
李世民仔细琢磨了一些两位谋臣的话,觉得甚有道理。
“你们两位言之有理,三妹应该不会插手我们的之间的事。看来三妹也只是受太子之托探了一下底。”
李世民突然想到起义之初兄弟几个一起奋战的日子,可惜现在一切都变了。
想到这里目光变得坚定:“皇位我势在必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