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问道齐王人在哪?
百官都愣神了,这种场合齐王怎么也应该在场。
按照之前齐王的脾性,此时怎么也口吐芬芳了。
怎么今天这么消停。
百官中有人东瞧瞧西望望。
咦,怎么没有齐王的身影?
我的个乖乖,难道今天齐王没来嘛?
李渊扫视一圈,确定没有看见齐王李元吉的身影,强忍着怒意:“齐王去哪里了。”
结果无人知晓。
李渊这才怒道:“怎么回事,难道没人知道齐王去哪里嘛。这么重要的事情,齐王都不来嘛。这混账难道视我们大唐的百姓死活于无物嘛?”
要知道御史刚参到是不是有皇子失德,这李元吉不是在打自己李唐的脸嘛?
这时候殿外才传来了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众人这才向殿外望去。
发现其正是尉迟恭,
尉迟恭在宫外休息了一震,这才缓缓来迟。
正好听闻皇上在怒问齐王的下落。
尉迟恭才开口说道:“陛下。齐王殿下现如今正在泾阳县内,现正往发现天花的村子赶去。”
此言一出,百官失言。
李渊惊呼道:“什么,齐王在泾阳县内。怎么回事,速速道来。”
尉迟恭快速的将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经过告诉了李渊。
听到如今四郎正与孙思邈一起前去准备救治百姓时。
李渊一阵欣慰,朕简直是错怪吾儿了。
李渊扫视众人:“尔等瞧瞧,吾大唐的皇子现如今已经深入一线,吾大唐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百姓。”
在场百官闻言无不羞愧。
李建成走上前说道:“四弟大义,作为兄长深感惭愧。”
李世民也是走上前,说道:“四弟深入险地,作为兄长的真是自愧不如。”
无论李元吉出于什么目的,此时壮举就不由得让在场的众人佩服。
明知道天花的厉害,谁能做到坦然视之。
李渊虽然欣慰,也是不由得为李元吉担心,也为大唐的百姓所担心。
李渊终于开口道:“传令。昭告天下,吾长安城发生瘟疫,但大唐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百姓,如今太医署众人、孙老神仙乃至齐王都已深入疫区,吾相信大唐能度过此难关。命金吾卫众将,封锁长安城以及泾阳县周围要道,不得让瘟疫再次蔓延。”
台下百官皆道:“是。”
李渊望着远去的百官,但目光好像早已穿越了十几里之外。
不由得为在泾阳的齐王所担心。
“四郎啊,一定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好的回来!”
……
而此时李元吉和孙思邈正跟随着村长往村子里前去。
李元吉此刻脑子还在回想现代是怎么治愈天花,在他的印象里好像是牛痘啥的,类似于给人种上疫苗之类的。
还有一个是电视里演的也是跟牛有关,是牛吃一种草,具体是啥,李元吉也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了。
“算了不想了,实在不行,我就直接从系统里兑换出来,反而可以把这件事扣在孙思邈身上。”
孙道长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人暗暗惦记上了。
孙思邈问道村长:“现在那群病人怎么样了。”
村长为难的说道:“有的吃的您的药,有所减缓,但是效果看着不大。也有的直接没抗住,撒手归去。”
李元吉又问道:“村长,那些身体健康的人现在又在何方?”
村长说道:“回殿下,身体健康有些封在家中,有的……”
话还未说完,李元吉就听到一阵锣鼓声,还隐隐约约掺杂着敲木鱼的声音。
李元吉听到声音就转头问道村长:“村长,这是?”
不问倒好,一问村长更是难为情地说道:“殿下,这是剩下的人在……”
最后村长是不好意思的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李元吉与孙思邈互相望了一眼,看来村长也是有难言之瘾啊。
关键还是自己去看一看吧。
于是李元吉与孙思邈朝着传出声音的方向来看看。
村长见状也是无奈的跟上前去。
走了没一会儿,就到了村子的空地中间。
不看不知道,李元吉看着眼前的一切,瞪大了双眼了,满是无语。
你猜李元吉看到了什么?
就在这个村子的空地中间,坐着几个脑袋蹭亮的光头和尚,在盘腿坐着中间,在哪里敲着木鱼,嘴里不知道念叨着什么经文。
而在几个和尚的前面,则是跪拜了一群村民,有大人,有妇女,甚至还有几岁的幼童。
李元吉无语地转头问道:“村长,村里健康的那些村民是否都在此处。”
村长尴尬地说道:“回殿下,除了几个守着村口通道的壮汉之外,其余之健康之人俱在此了。”
李元吉摇摇头,问道:“本王且问你们,你们这在作甚?”
村长战战兢兢地说道:“回殿下。眼下吾村突然天降此横祸,定是有妖孽为祸人间。所以吾等求佛祖保佑吾等渡过此等难关。”
李元吉呵斥道:“愚昧至极!”
瘟疫是病,多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之后历经多少医学大家的付出,才成功将天花病毒攻克。
而如今的这个封建社会,面对天花,又岂是几个光头和尚念念经,颂颂佛就能搞定的。
简直就是愚昧之极。
民智难开,民智难开啊!
最让人觉得搞笑的事,你如果真的求香拜佛有用的话,哪还用身边的孙思邈老道长干什么?
要知道佛道不容!
老村长显然也知道这点,自知理亏。所以才支支吾吾的不愿意说实话。
毕竟人家孙思邈老神仙知道天花之后,毅然决然地决定给大家治疗,免费给大家治疗,又时刻牵挂着村中的人。
你村里的人可好,一方面感谢着人家孙老神仙慷慨救人,一方面又请来和尚做法。
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嘛!
李元吉可不惯着这些,直接开口说道:“村长,这是办的可是有点不地道啊!”
村子自知理亏,光在那里呵呵的傻笑着。
好歹孙思邈是真正为悬壶济世之人,也不在意这些虚礼。
李元吉这时候想起来刚才孙思邈提到的那个人,又问道村长:“村子,现在那群人里有二狗嘛?”
村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指着前方:“殿下,那就是二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