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回到养心殿,已是四更时分。
“静公公!”
秦昊打了个哈欠,吩咐道:“通知朝堂诸公,就说朕从漠北冒着风雪,千里跋涉回来,太过疲惫,染上了风寒,朝会暂停三日。”
静公公答道:“遵旨。”
秦昊实在太累,沾床就睡。
静公公伺候秦昊睡下,便立刻回到天牢,审问那名宫女。
翌日清晨,文武百官得知皇上染疾,朝会取消,都是吃了一惊。
“皇上不会是染上那疯瘟了吧?”
“闭上你的乌鸦嘴!”
“皇上英明神武,百邪不侵,怎么会染上疯瘟?”
“可是,这疯瘟好像跟血脉有关...”
一时间人心惶惶。
京师上空阴云密布,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秦昊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正准备起床用膳。
静公公匆匆走进养心殿,在秦昊面前噗通跪下,哭丧着脸:“万岁爷,奴才犯了大错,请您饶命”
秦昊心头一惊:“怎么回事?难道太子又发病了?”
静公公连忙摇头:“万岁爷莫要担心,太子和皇后娘娘都平安无恙。”
秦昊松了一口气:“到底怎么回事?”
静公公低着头,开口道:“那个叫翠玉的宫女死了...”
“翠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秦昊一头雾水:“那是谁?”
静公公连忙解释道:“就是慈宁宫,暗害太子的宫女。她名为翠玉...”
秦昊一惊,双眸闪烁:“原来是她!她是怎么死的?难道是被人暗杀?”
秦昊猛然想起云若曦。
当年,就是云若曦潜入天牢,暗杀了李妃身边的两个宫女。
如今翠玉死的如此突然。
不会是白莲教的杀手,已经混进皇宫里了吧。
静公公忙摇头:“翠玉不是被暗杀,而是她用了一种邪术...”
“奴才正在给她动刑。”
“她忽然开口,喊了一句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然后...然后就全身血脉尽碎,死于非命。”
嘶...
秦昊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会这样?你叫太医去验尸了没有?”
静公公答道:“奴才叫了孙神医去验尸。结果是,中毒而死...”
“不过这种毒药十分少见,孙神医也所知不多。”
“毒药应该是做成蜡丸,藏在牙齿里面...”
“奴才早就该打碎她满口牙齿...”
“总之,是奴才的错。”
秦昊叹息一声:“既然人都死了,再说这些也没用了。你审出什么了吗?”
静公公忙道:“奴才倒是审出了一些情报。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名为翠玉,是皇后娘娘从苏家带进宫的。”
“因此,娘娘对她十分信任,经常让她带太子玩耍。”
“不过,翠玉早在许多年前,就加入了白莲教。”
“而且,她在白莲教的地位很高,跟舵主同级。”
“皇宫里的白莲教众,都要听她的命令。”
秦昊闻言,大吃一惊。
这个叫翠玉的宫女,不是刚刚入宫,而是很早就潜伏在苏家,被苏晴儿带进宫的。
难道说。
白莲教从一开始,就猜到了苏晴儿会当皇后,在她的身边安排内应?
秦昊三番五次的清洗皇宫大内,翠玉一直安然无恙。
可见,她的心机深沉,隐藏的极深...
“白莲教,比朕想象中的更加棘手啊!”
秦昊脸色难看。
翠玉一死,线索全都断了。
秦昊想要把隐藏在皇宫里的白莲教徒全都揪出来,一网打尽,这个计划彻底失败!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情报?”
秦昊开口问道。
静公公双手呈上绣着白莲花的香囊,道:“皇上,还有这个...”
秦昊接过香囊,将其打开。
里面有很多小纸条。
这种纸条是特制的,上面带着莲花的纹路。
大部分纸条是空的。
还有一些纸条用清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笔迹写着命令。
比如“午时三刻,御膳房外,等候命令”。
亦或是“今夜亥时,御书房窃取奏疏”。
诸如此类的纸条有很多。
很显然,翠玉是通过纸条的方式,来指挥皇宫里的白莲教徒。
秦昊翻看纸条,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御膳房、御书房、慈宁宫、长乐宫、云雨轩...
白莲教徒无孔不入,在这些后宫重地,全都有内应!
虽然这些教徒大部分是宫女和太监,但是他们若是聚在一起,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他们甚至有能力,杀入养心殿,刺杀自己...
“也不能全都怪静公公。”
“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秦昊心中暗叹一声。
这段时间,郭子玉和江离两人,一个锦衣卫统领,一个东厂厂公,都被秦昊带到漠北。
皇宫大内,仅凭静公公一人,再加上他年龄大了,精力不济,实在是孤木难支。
白莲教这才有可趁之机,将后宫渗透到如此地步。
如果不能将他们找出来,一网打尽。
秦昊睡觉都睡不踏实。
他现在武功超群,不怕这些宵小之徒。
可是,他们如果对皇后、太子,还有鱼幼薇等妃嫔出手,那怎么办?
特别是苏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儿,一点武功都懂,根本没有自保之力。
还有太子,只是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
“不行!”
“一定要想办法,将皇宫里的白莲教徒彻底肃清!”
秦昊面露决然之色,陷入苦思。
不久之后。
他双眸一亮,惊喜道:“朕有办法了!你立刻去翰林院,去找大儒王孝儒,让他找几个书法精湛的大儒,一起入宫,来见朕!”
静公公呆愣当场,怀疑自己的耳朵。
皇上不是要肃清白莲教徒吗?
他让自己去翰林院请大儒过来干什么?
这些大儒,都是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手无缚鸡之力。
难道,还指望他们能跟白莲教决一死战?
静公公不敢多问,领命离去。
两个时辰后。
王孝儒、宋鸾等几位江南大儒,来到御书房,见到秦昊,立刻跪下,激动道:“臣参见皇上!”
秦昊看了一眼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几位大儒,吩咐道:“赐座!”
包括王孝儒和宋鸾在内,这些江南大儒都是秦昊讨伐南楚的时候,投降大夏的。
秦昊按照约定,准他们入翰林院,当上了大学士。
特别是王孝儒,被秦昊捧成了半个圣人,有了太傅的官职,位列三公,风头一时无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