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王致远明显有些心动,笑道:“通天阁的实力强大,江左王氏若是能够高攀,实在是求之不得。”
“只是不知道...”
“张掌柜想要如何合作?”
张富贵笑道:“通天钱庄出钱,王家买地!将整个江南的田产,一口吞下!”
闻言。
王致远的心中一片震撼。
说实话,张富贵长得其貌不扬,眼睛滴溜溜直转,像极了市侩的土财主。
可是,他说的话,确实如此霸道!
江南的田产,何止千万亩。
岂是王家一己之力,就可以吞下的?
王致远吞咽口水,低声道:“张掌柜,吞下江南所有空置出售的地产,需要的钱,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张富贵笑道:“钱的事,王家主不用操心!这么说吧!无论家主要多少银子,我们通天钱庄就拿出来多少!”
王致远脸上的惊容更浓。
如果是别人,说出这一番话,王致远一定会嗤之以鼻!
问题。
说出这话的,是张富贵。
而他的后台,很显然就是通天阁阁主,大夏的户部尚书卢欣然!
虽然说,大夏的财政情况并不乐观。
可烂船还有三斤钉。
若是卢欣然从国库里,挪用资金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然是要多少银子,就能拿出多少银子。
问题是。
卢欣然是皇上宠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若是被皇上知道,定然龙颜大怒。
最严重的情况,卢欣然也是要掉脑袋的!
张富贵看出王致远的担忧,笑道:“王家主,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朝廷的银子,跟通天阁的银子,这可是截然不同。”
“不过,这银子从国库里出来,到江南走上一遭,不就洗白,落入到通天阁的腰包里?”
洗钱!
王致远恍然大悟。
说白了,这是卢欣然利用职务之便,用国库里的银子,来为自己牟取私利。
难怪...
大夏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
原来,皇上的这位宠妃,就是最大的硕鼠!
“皇上啊,皇上!”
王致远心中一阵冷笑:“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果然如此!就算您英雄盖世,还不是被自己的枕边人,耍的团团转。”
“您号称智冠天下,谋略无双。”
“可是,在我看来,你却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张富贵似笑非笑的看着王致远,问道:“家主,要不要合作,给我一个痛快话!如果你不愿意的话,请明说。我还约好了孙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家主孙连城...”
“孙连城?”
王致远听到这个名字,不由脸色一变,眉宇间萦绕这怒意。
江南世家豪门众多,多年来互相联姻,盘根错节。
然而,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互相之间,有着恩怨情仇。
一山不容二虎。
王家在江南,虽然是首屈一指的世家。
孙家则是紧随其后,名列第二,实力只是稍稍逊色王家。
而且,两家是世仇,早已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张富贵这种精明的生意人,当然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先来找王致远,如果谈不拢,就立刻会去找孙连城。
说实话。
江南的田产那么多,绝不是一个两个世家能够吃独食,一口吞下的。
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因此。
剩下的田产卖给谁,王致远并不在乎。
他唯一在乎的,是决不能便宜了孙家!
看到孙家占便宜,王致远比死了全家都要难受。
“合作!”
“当然合作!”
“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章程如何?”
“特别是利息。”
王致远问道。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通天钱庄出钱,当然要收取利息。
“三分利!”
张富贵不假思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口道。
王致远点点头:“一年三分利的话,并不多,很公道。”
张富贵冷笑:“一年三分?家主做什么美梦呢?你不会以为,我们通天钱庄,是做慈善的吧!”
“一个月三分!”
嘶...
王致远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难掩惊容。
一个月三分利息,也就是三成。
比如借一百两银子,月底的时候,就要还三十两。
这是名副其实的高利贷。
“张掌柜!”
“你们通天钱庄要三分利?”
“这未免也太黑了吧!”
王致远冷哼一声,十分不满。
张富贵也笑了:“黑?王家主,区区三分利,这也能叫黑吗?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王家放给佃户的贷,可是九出十三归,驴打滚的账!”
“到了最后,逼得佃户们卖房卖田,甚至是卖儿卖女,卖老婆!”
“你们王家的良田万顷,全都是这么来的!”
“这才是真的黑!”
王致远被戳穿劣迹,老脸涨红,争辩道:“那怎么能一样?那些佃户,都是贱民!”
“谁让他们蠢呢?”
“既然明知道是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是我们王家逼着他们借吗?”
“还不是他们自愿,按了手印?”
“况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佃户是佃户,世家是世家,这根本是两码事!你扯那些佃户有意思吗?”
张富贵冷冷一笑,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探讨下去。
他本来就是放贷的,对这些世家大族的把戏,再清楚不过。
王致远口口声声说,没有逼着佃户借贷。
可是,为什么佃户会借贷?
皇上实行摊丁入亩等诸多新政,本意是世家交税,来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只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世家怎么可能多交赋税,还不是将自己应该交的税,转嫁到佃户们身上。
不仅如此,他们还操控粮价。
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是风调雨顺,还是遭灾减产,无论是不是丰收,佃户们都交不起赋税。
佃户们被逼的没办法,就只能找地主借贷,从此一步步坠入深渊,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最可气的是。
他们放高利贷给佃户,将其敲骨吸髓,生吞活剥,却还要落得一个大善人的名号。
他们还向百姓们哭诉,说是朝廷征收苛捐杂税,将黑锅甩到秦昊身上。
秦昊一心为民,到头来,却被江南百姓误会,戳着脊梁骨破口大骂。
正应了那句话。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