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妙的是,洞口前不远有一条山泉水涌出的小溪。
溪水潺潺流动,这下也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了。
叶云霞忙着升火做饭,收拾洞穴的任务就交给了家里的其他人。
就连南锦也帮着一起拔杂草。
“哕……这是什么东西啊,臭死了!”
南义捂住鼻子,往后连跳几步。
南老太赶紧走上去一看。
好家伙。
是好几条一寸见长的黑色动物粪便交错在一起。
虽然已经风干了,但还是能清晰地看出里面夹杂着一些颗粒。
“有这么臭吗,哈哈哈。”
说着,南老太用两根木棍,把这些东西全丢了出去。
直忙到太阳落山,这山洞才被几人拾掇得有了家的模样。
地上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稻草和被褥也铺得整整齐齐。
山洞被分成了两部分。
最靠里的位置,铺上了软软的床,这就是南锦和南老太睡觉的地方。
也是全家铺得最舒适暖和的床铺。
李兰英受了伤,怕动了她的伤口,自然不方便两人睡在一起。
所以接着就分别是叶云霞和李兰英的床铺,一左一右。
叶云霞在中间挂了一张布帘子,作为里外分界线。
这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面的女眷换衣服什么的也能更方便些,不用像之前一样走到偏僻的地方才能换。
再往外就是南老大南老二和几个孩子得睡处。
南老二锯了着木桩,摆整齐后,倒真有些原始风木质桌椅的感觉。
土灶没有安在山洞里,油烟太大了,炒起菜来还会呛人。
就安在了山洞口,离小溪还有一小段距离,这样也不怕被来喝水的小兽破坏。
叶云霞割了一块野猪肉,切成小片,用辣椒爆炒。
油锅里的食材“滋滋”地唱着歌,好不动听。
直诱惑得人食指大动。
南义早早守在了土灶旁边,正疯狂咽口水,就等着肉出锅了尝尝呢。
“来。”
叶云霞眯眼笑着,用筷子夹了三片肉,南泽、南义、南锦一人一块。
“小辰!”
站在山洞里帮忙的宋纪辰浑身一抖,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叫过他。
“怎么了,伯母?”
他快步走出来,还以为找他有什么事呢。
却只见叶云霞夹了一块肥瘦相间,甚至还在滋滋冒油的猪肉递给他。
“来,你也尝尝。我可不能厚此薄彼,他们都尝了,就你不尝尝啊?”
宋纪辰微红着脸,却还是张着嘴咬住了递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的猪肉。
油香一下在口腔里炸开,尖锐的辣味缠着舌尖跳舞。
“嗯,好吃。”
做的菜好吃就是对厨子最好的褒奖。
听到他的赞许,叶云霞笑得眉眼弯弯,“好吃就好。”
把这盆菜端上桌,她就开始煮汤。
刚摘的野菜加上仅剩的两个没碎的鸡蛋,就是一盆鲜香味美的野菜鸡蛋汤。
全家人围坐在火堆边,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一夜,终于不用担心野兽突然窜出来了。
再加上白天忙碌了一天,大家都累了。
终于睡了进山以来最为香甜的一觉。
第二日一早,就开始更加忙碌的准备了。
对付着吃完最后的几个饼子,南老大就又带着宋纪辰进山了。
既然已经决定好了要在山里过冬,就得准备好充足的粮食。
不然到了凛冬三九天气,那雪一下下来,可就真的找不到吃的了。
现在不多收集一点,以后只能喝雪水充饥。
不,可能连雪水都没得喝的。
要是不准备好充足的柴火,那就真的只能生啃白花花的雪了。
到时候不是冻死就是饿死。
宋纪辰也得准备好李兰英几个疗程的草药。
她伤得很重,就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望着这些药养身体了。
南老二留在家里看家,虽然盖上石板野兽就进不来了。
可叶云霞也得在附近捡捡柴火,再加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万一出了什么意外... ...
连着忙碌了好几天,山洞外的柴火已经堆了五六跺,把洞口掩得严严实实。
直堆到盖上石板,从外面看几乎看不出这个山洞为止,叶云霞才没再收集柴火。
南老大日日进山打猎,因为就两个人,所以一直避着大的猛兽。
不过诸如野鸡、野兔这样的小兽倒是收获不少。
叶云霞把这些猎物连同之前的野猪一起,扒了皮,用粗盐抹上,吊在山洞口风干。
这些动物皮毛自然也不能浪费。
做成皮衣,轻便又保暖。
叶云霞先将一大摞皮子依次洗净,使劲揉搓搅拌,把生皮上的污渍洗干净。
再把处理好的皮革一起泡在小溪下游。
这样既不会影响一家人的日常用水,还能顺利的鞣皮。
光是泡着可不起作用,还要用粗壮的木棍重重地对生皮进行揉、搓、捶、打。
废了好大的劲,才得到了四张完整的野猪皮子和好几张野兔皮。
李兰英虽然受了伤,却不是个闲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住的。
看着一家人都在为过冬做准备,她又是感动,又是自责。
要不是因为她生病了,又怎么需要在着深山里过冬?
宋纪辰不让她下床帮着干活,她就在床上用叶云霞处理好的皮革做衣服。
三张野猪皮分别给南老大南老二和南老太做了袄子。
剩下的一张,她剪了剪,再加上其他的兔皮,给孩子们和叶云霞一人做了一套短袄子。
又用兔皮给他们一人缝了一条袄裤。
虽然大家睡的床铺都被南锦偷偷加上了空间里的旧床垫,睡着已经非常舒服了。
但实在抵不住李兰英一醒过来就坐起来做衣服一直弄到晚上。
就她这样弄,就是天天坐在云彩上,也会不舒服的啊。
南老太在心里叹气,这个儿媳妇啊,什么都好,就是太要强了些。
受伤明明不是她的错,留在山里过冬也是大家权衡利弊的决定,这哪能怪她呢?
可她就是钻进了死胡同了,觉得自己愧对家人,拖累家人了。
就是躺在床上养伤,也要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最后还是宋纪辰三令五申,多次给她强调养伤期间休息的重要性,她才愿意只缝半天,剩下半天留着休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