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南泽和宋纪辰去书院读书的日子。
一家人都按耐不住跟着去送,李兰英放下手中的针线、布匹,就连在京城里帮厨的叶云霞也急匆匆地请假回了家里。
他两提前一个晚上就开始收拾行李,都快拾掇完了,李兰英又拿来了两套衣裳。
这是她早就准备好了的,熬了好几个大夜才弄完。
料子虽然一般,但阵脚细密,走线整齐流畅。
一穿上感觉整个人都挺拔了不少。
两人高兴极了,连声向李兰英道谢。
看到他们两个的笑脸,李兰英觉得熬过的那些夜都值了,好像心里的电池又重新被充满了电。
翌日一早,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吃了一顿叶云霞做的早饭,就出发了。
你还真别说,叶云霞做的饭菜就是不一样,真是色香味俱全。
她在舒心苑里偷偷观察其他大厨们的手艺,学习了这么一段时间之后,现在的厨艺更精进了不少。
这么多人坐进了狭小的车里,自然有些拥挤。但他们却一点儿不嫌弃,心里只有兴奋和喜悦。
南老大坐在前面赶着驴,他正准备出发。
张爷爷却突然从前面的院子里赶了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隔着老远就叫起,“喂!等一下!”
他三步并做两步,气喘吁吁地跑到南家的驴车旁边。
“正扬啊,你看你们这么多人自己在这个车上坐着多不舒服啊。不如,你把南锦和南义交给我照看着吧。”
“这样你们出远门儿也能放心些,不用这么担心孩子了。””
南老大尴尬地笑笑,“哎呀,张叔,没事儿的。我们是送两个大孩子去学院里读书呢,让两个小的去跟着去看看,正好让他们提前见识见识学院的感觉,以后好用功读书嘛。”
南老太听到是那讨厌的声音,从里面掀开了侧边的帘子,探出头来,“张老哥,还是别麻烦你啦。到时候两个孩子年纪小首先没个轻重,又疯又闹的,把您给磕着,碰着了,多不好啊?”
“您老两口毕竟年纪都已经这么大了万一... ...真出点儿什么意外,那可就是我们家的不是了。”
“好了,您就先回去吧,好好在家躺着休息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是... ...别老想那些有的没的。”
说完,她把帘子一放,也没管人张爷爷是个什么表情,直接对着坐在最前面的南老大吩咐道,“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吧。”
驴车慢慢悠悠的起步了。
张爷爷被晾在一边,只能看着他们走远,气得脸都发黑了。
他低头淬了一口唾沫,轻声暗骂了一句。
“咚——”地一声。
他重重地踢了一脚南家的大门,没成想还真就磕着腿了。
疼得他抱着鞋不住叫唤,他想再踢一脚,但这感觉又实在是钻心的疼。
他不敢踢了,只好一瘸一拐、骂骂咧咧地走了。
驴车里的几人可不知道他的囧样,只是南老太一直喋喋不休地说着:“这张家的老东西真是死不悔改。看他那个逼样。呸,早点死了,早点好!”
除了南锦,其他人都不知道她为什么对张爷爷有这么大的恶意,但看她的脸色实在不好,也就没多问。
路途遥远,南泽实在觉得无趣,就突发奇想的考起了怀里的南锦。
“小锦,前几日我正好教你一首诗,还记得吗?”
“自然记得。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男警的记忆力很好,就算男子只教了他一遍,也记得很清楚。
“小锦真棒!”
南泽重重地鼓了几下掌。
见南锦这么聪明,还对这些对她而言晦涩的诗歌感兴趣,宋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辰也加入了进来,一齐教着他们学过的诗歌。
一时之间,驴车里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三兄妹都很开心,笑得合不拢嘴,只有南义在旁边微嘟着唇,一脸的不屑,他嘴里嘟囔着。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几个字胡乱的拼凑在一起嘛,我觉得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没成想正好被耳尖的宋纪辰给听了去,“小义这么厉害呀?居然觉得这些诗都是胡乱拼凑的,那你来做一首,让我们瞧瞧真正的好诗是怎么样的。”
“啊?”
这下可打了南义一个措手不及,“不... ...不成!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哪能体会到我做的诗的精妙之处?算了算了,不跟你们说了。”
说罢他便偏过头去。不再看几人一眼。这下倒是逗的车里几个人全都笑了,就连在外面认真赶着车的南老大也不由地笑出了声。
南义听见笑声,羞红了脸,“哼,你们都不相信我是吧?我... ...我才不在意你们的看法呢。”
“是是是!咱们南义最、最、最聪明了。这些小诗句对你来说就是信手拈来!”
南锦努力撑着身子,小手够到南义的头上,摸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下,为他顺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就这样,在摇摇晃晃的驴车上,众人足足笑了大半天,才终于到了学院的门口。
这是叶云霞第一次看到应天书院,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气派。
虽然周围看起来非常偏僻没什么人家,附近的店铺看起来也都很寒酸,但更显得应天书院装潢典雅,精致。
几人敲了敲门,说明来意。便立刻有人带着他们进了院长的办公处。
院长抬头一看是宋纪辰,笑得合不拢嘴,“好,你们先坐着。小五,你带着... ...”
他突然一下还真想不起南泽叫什么名字了,那日宋纪辰的才学是彻彻底底的令他叹服。
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如此深刻的认知。真是难得的天纵奇才,他一定要收入麾下,不让这等珍珠被埋没。
至于这个同他一起来测试的学子... ...还真没能给他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你带着这个学子去找孟夫子,他自然会帮着处理。”
“是。”
不知哪里从走出一个穿着玄青色衣裳的人领走了南泽,他仔细的询问了属于南泽的行李,还贴心的帮他扛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