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您回来了!”
赵寒只是微微点头,随即又看向秦南栀。
“这位是?”
秦南栀已经认出了赵寒,可也只是语气冷淡的回道:“小女礼部尚书之女,秦南栀。”
赵寒有些意外,毫不客气的夸赞道:“不愧是礼部尚书的女儿,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落落大方……”
“王爷也跟传说中的一样,口无遮拦,不懂礼数。”
秦南栀直接打断了他。
若不是碍于他王爷的身份,这些话可能会更不客气!
赵寒并不生气,他骂的是原主,跟现在的他有什么关系?
可是在秦南栀的心里,之所以会有如此这般评价,和外界的说法也有关联,可最重要的,是她亲眼见到的。
当初都城旱灾刚过一个月,百姓食不果腹,反观作为逍遥王爷的赵寒不仅不节食,生活依旧过的滋润无比。
夜夜笙歌,纸醉金迷!
作为礼部尚书的女儿,宫中之事也有听闻,如此这般废材的王爷,竟还让他当朝辅政!
再加之刚才他说翰林院的方法老套,更是令她心里不舒服!
本身她也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学士,怎么能容忍外人如此评价翰林院?
为了缓和现场有些尴尬的气氛,魏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能将话题重新拉了回来。
“王爷,您刚才说,翰林院的方法行不通,可是有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嘛?”
赵寒轻咳一声,这一次他可要抓住这人前显圣的机会!
“当然了,本王其实也明白秦姑娘刚才的肺腑之言,是为天下人着想,不想今日洪卢寺的情况再重蹈覆辙。”
“可事实上,要改变如今的文人士子局面,光凭翰林院培养的那些士子,还远远不够。”
秦南栀虽然不喜欢赵寒,可刚才他说的那些话,的确像模像样。
这也是她最为头疼的事……
“王爷不妨直说,若是方法可行,礼部一定会联合翰林院推行!”
看的出来,今天她是对都城百姓无语至极了!
卖完关子,赵寒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现在最大的阻碍,是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四书五经,更看不进去那些理论杂诗,因为什么?没有回报!”
“秦姑娘,你可以试想一下,现如今除了商贾之家,寻常百姓家是学习如何农耕好,还是学这些无用之书好?”
秦南栀愣住了,想第一时间反驳赵寒那句无用之书,却发现无从反驳!
换个立场想,寻常百姓学那些书本知识,真能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用场么?
答案显然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任何回报!
现在天灾不断,不留着时间种地,如何过冬?
秦南栀这才发现,自己先前想的,还是过于简单了一些……
“王爷,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问题所在,且无法避免这个结果,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如今的现状呢?”
赵寒笑了笑,一本正经的指了指自己的头部。
“知识能充实自己的大脑,也能运用在生活中。”
“俗话说的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倘若没有知识,如何发展科技?如何传承文化?”
“可我们如果就这么和百姓讲这些,并无任何益处,因为最直接的问题是吃饭,当没饭吃的时候,一味的追求这些虚无,和那些江湖骗子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我们就要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从本质上下手!”
“朝廷需要怎么做才能推广文化,又能让百姓吃上饭?这便是回报!”
魏萱眼前一亮,因为她恍惚中已经摸索到了赵寒要说的那层意境!
反观秦南栀,她不仅领悟了赵寒的话,甚至也读懂了他的心思!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让百姓明白,学习是有好处的,且能让他们吃饱饭!”
赵寒
(本章未完,请翻页)
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提醒道:“这是一盘很大的棋,若是你的格局只有都城,那即使推广开来,也收效甚微,倒不如眼界再开阔一些,联合天下士子,在秋收之前,推行科举!”
科举?
秦南栀眼前一亮,忍不住拍了一下纤纤玉手!
“你的意思是,让天下士子坐在一起考试,然后优胜者就有丰厚的回报?”
赵寒点了点头,随即又补充道:“但也不仅仅只是回报,有些回报,是在官场上的。”
“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仕途。”
其实赵寒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位礼部尚书的女儿面前尽力的表现自己。
可是回首今日洪卢寺的情况,如此简单的江湖骗术,在场之人竟无一人能拆穿。
都城百姓都尚且如此,那更偏远的边陲小镇呢?
赵寒不敢想……
秦南栀已经被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因为这个男人刚刚提出的办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百年变革!
即使身为女儿家,她也知道大举推行科举制度,一定会形成阶级的对立面,首当其冲的,便是礼部官员治下的文人士子。
真正有真才实学之人会很快功成名就,可胸有点墨之人,很快就会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沙子……
逍遥王这么做,是在清除朝堂内部浑水摸鱼之人?
又或是,他的野心更大,要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雄心壮志且有胆有识之人?
秦南栀忽然看不懂眼前的男人了,他真如外界所传那般,只是一个会贪图享乐的草包王爷么?
魏萱同样也被折服,一时间竟忘了邀请王爷进亭子里坐下歇息。
等到她反应过来的时候,赵寒已经自己主动坐下了。
她有些担心的看了一眼秦南栀,怕她面露嫌弃,可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主动坐在了赵寒的面前!
秦南栀激动的握住赵寒的手,全然不顾男女有别的礼仪,匆忙问道:“那你有大举推行科举的良策么?”
赵寒顺势反握,见她没有抽离,便顺势往下说道:
“先前被革职的一品学士,也就是你的夫子,不是一直赋闲在家么?”
“以他的文学理念,由他开这个先河,再好不过……”
秦南栀有些愕然,反问道:“如果此举成了,你就扬名立万了,为何要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别人?”
赵寒只是云淡风轻的回道:“外界如何传我,是他们的事,若是被虚名困住,我还是我么?”
是啊,他可是逍遥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