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破晓。
赵寒早早起身,今天是个特殊日子,关于权力交替,以及在昨日的洪卢寺风波之后,他需要重新观察一下朝堂局势。
魏萱替他整理衣冠,特意在他腰间绑了一块象征皇室地位的王爷令牌。
待他走后,魏萱苦思冥想,最终还是没有踏出房门。
嫁入王府半年,这几日是逍遥王待她态度最好的时候。
换做以前,他宁愿花天酒地也不愿意待在府中,如今性情大变,她要把握住机会,争取更多的信任!
至于皇后何时入府,倘若她真去找宫中那位打听,恐怕会横生枝节!
想通这些,魏萱揉了揉腰肢,顿感乏力,重新回到床上躺下歇息了……
……
赵寒心情极佳,脚步飞快。
没成想在皇道上就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哎呦,这不是相爷嘛,怎么今天看起来无精打采的,昨晚喝花酒去了?”
孟无忌脚步加快,很想当作没听见。
可赵寒毕竟年轻,健步如飞,很快又赶了上来。
“不好意思啊,是本王不懂礼数了!”
“应该说,相爷为江山社稷日理万机,夜不能寐,这样才对嘛!”
孟无忌冷哼一声,干脆撇过头去,假装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边的是空气。
此刻已经到了千机殿门口,赵寒也懒得理会他,抢先一步走了进去。
赵睿破天荒的比众臣早到,此刻正居高临下的注视着进场的文武百官。
那些人一站定,看皇上神清气爽的模样,就知道他开心的原因是什么了……
不止朝堂,就连民间都开始说逍遥王的厉害之处,反倒是作为背景板的孟无忌被拉出来当场鞭尸几次。
等上朝的人员到齐,赵睿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早朝。
处理完地方政务,他又看向赵寒的方向,和颜悦色道:“逍遥王,昨日你识破奸人诡计,保留了朝廷颜面,甚至替朕收获了不少民心,理应嘉奖一番!”
“朕已经答应过你,允许你提出一个要求,现在可有想好?”
赵寒微微躬身,随即向前一步,开口说道:“臣弟已然想好,是……”
他的话才说到一半,殿门外忽然有人高喊:“军情急报!”
这是一名皇城禁卫军,平日里应当值守皇门,若无军情要事,断然不敢踏进殿门半步!
听到军情急报四个字,所有官员顿时脸色各异,赵睿眼里也有一些焦急!
“传报!”
这名禁卫军立马将手中的军机折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递出,随后又匆忙跪地,头也不敢抬。
赵寒注意到了军机折子上印有的‘北门关加急’五个大字,心里顿时也有些狐疑。
北门关距离都城不远,统共不到八百里,可这份军情奏章是加急的,就意味着是昨夜连夜送出的。
到底什么事这么着急?
就在众人都在狐疑的时候,坐在龙椅上的赵睿看完文件,脸黑成炭!
“好啊,北方蛮子真是厉害,仅用两天时间,就摧毁了据北防线,现在已经陈兵十万,在关外隘口驻扎,距离最近的流州主城,竟然不到两百里地!”
嘶……
在场众人都被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据北防线的统帅可是当初远征军骁骑营的高久涵,曾一人率领三万步兵正面击溃了西域装备优良的骑兵!
“还有何情报,速速汇报!”
赵睿早已没了先前的悠闲,眉头拧成了一股绳!
“回禀陛下,据北防线被击溃之前,高将军带领骁骑营精兵主动出击,没成想被隘口的伏兵袭击,精锐折损大半,是被副营长从战场上拖回去的!”
“这一次敌军整整有二十五万左右,除了关外隘口方向驻扎的敌军,原本属于我们据北防线一带的阵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被割据出去了!”
“昨夜子时,高将军拖着病体,派出三路斥候打探情报,只回来一路人马,这些情报,已经是最新的了……”
这名禁卫军之所以亲自传话,恐怕那路斥候也受了重伤,负责传递信息的游骑也无法上殿!
现在最新情报还是在昨夜子时之前,也就是说,昨夜子时过后,敌军驻扎在关外隘口方向的五万兵马有没有大动作还尚不可知!
最糟糕的情况是,将帅负伤,会影响全军士气,从而影响前线战况!
“敌军既然是北方蛮子,到底是哪一国的?”
赵睿一拍龙椅,气的满脸通红!
“北阳!”
居然是北阳!
在场众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这北阳,可不是一般的王朝!
他们先前已经被大江王朝打败过一次,这些年一直枕戈待旦,伺机而动,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没想到竟然会来的这么快!
这时,一直在低头思考的赵寒忽然抬起头来,有些纳闷的问道:“不对啊,北阳先前一战元气大伤,没个二三十年不可能再出动几十万的精锐兵马啊!”
经他提醒,赵睿也想到了这一点,立马黑着脸问道:“你可知谎报军情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小的不敢!”
这名禁卫军双手抱拳,又激动的补充道:“游骑被射中一箭,此刻昏迷,这些军情都是他在昏迷前透露出来的,陛下倘若不信,待他醒来一问便知!”
赵睿摆了摆手。
“你先退下吧。”
游骑带着军情死里逃生出来,没有撒谎的必要。
只是,如果敌军来自北阳,那就不是普通的蛮子了……
当年那一战,大江也折损许多良将,也正因此,也迎来了属于大江的国运。
现在敌军阵列在前,无论先前的情况如何,现在都不能再懈怠了。
因为流州主城,算是最后一道主城防线了!
赵睿深吸一口气,转而看向众人,问道:“诸公,你们也听到了,北阳挥师南下,这时候,大概已经是赶赴流州的路上了。”
“我大江这些年韬光养晦,一直注重据北防线的防御工事,现在既然已经被突破,形势迫在眉睫,倘若流州再失守,都城,岌岌可危!”
这时候作为兵部尚书的孟淮南也不再细想自己私底下那点破事了,皱着眉头回道:
“陛下,形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危机,因为在北边的地理位置上,我们的重兵就在据北防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