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刊登之后,市里面也感受到了社会上的压力。住房改革制度,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推广开来,能促进人员流动,推动改革开放的前进力度。
关键是,市里已经敲定青钢买下青化厂,而青化厂家属院没有产权,它是青化厂的附属资产,都属于国有土地。青钢买下青化厂,就相当于买下了青化厂家属院。
青钢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跟市里沟通很多次了,要求附带家属院的地皮一起开发。
市里还没有同意,因为家属院的人无法安排。但如果不把家属院交给青钢,那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正好住房改革制度开始了,实行产权到个人。
市里经过研究,决定大胆尝试,将青化厂家属院的产权分给青化厂的所有职工。
市里也知道职工们的生活已经很是艰难了。但改革就是这样,不能投鼠忌器,畏手畏脚。这样或许会令职工们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对职工来说,是一件好事儿。
因为房子属于职工的,不再是共有体制。
无论是拆迁、改造等等,职工们的房子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得到应有的补偿。
这也是为什么昨天梁欢来找于正,于正说梁欢这是跟青钢过不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原因。
当然,市里也知道职工们已经处于半下岗状态,生活困难,几乎没有钱来买下所居住的房子。
对此,市里已经研究出了一个初步的帮扶框架。
一、鼓励职工再就业,特批一万份个体营业户执照,并减免三年的地方税务。
二、帮助解决正式职工的就业问题,分流、整合等各种措施。
三、协调琴岛的各大银行,加快房产抵押手续,为有收入的职工优先办理房屋抵押合同,利息方面,要比企业低三到五个百分点。
四、青化厂出售之后,除地皮外,所有固定资产为全体职工所有,买卖所得,应面向全体职工。
五、青化厂的出售,应满足职工们的养老保险需求,以及后续的工龄补贴,一样不能少。
最后这两条很有意思,基本上就是跟青钢和梁欢准备的。
青化厂的地皮归青钢,这是必然的。它还有什么固定资产?
设备!
青化厂的设备没有几年,都是八十年代初用外汇买的,当下来说,还是主流生产水平。
梁欢必然是接手设备的那一方。具体什么价格,估计不会很低,因为这是市里出售,它会按照国有固定资产的折扣法进行处理。
不过这不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紧,绿岛开发区的工厂,梁欢可一分钱没掏,都是市里扶持的重点项目。
会议之后,仅隔了一天时间,修改之后便正式发布了。
青钢的王胜利早就得到了消息,胳膊拧不过腿,他也只能看着家属院从自己的眼皮子下划走,成为个人房屋产权用地。
程华最近没工夫管邢元山了,天天往市里开会,研究青化厂的处置问题,以及地上设备的估值和处理。
邢元山在青化厂家属院没有房子,但他有名额,而且刚刚结婚!
程华是他的亲表哥,在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少了表弟。盘查青化厂家属院房屋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住宅漏洞,而后分给了邢元山一套房子,并让爱人通知邢元山,赶紧买下来。
梁欢也一直往市里跑,工人的分流问题,他要参与,设备的处理问题,他也要参与进来。
经过几天的参与,他也得到了青化厂那边最终的数据。
在职职工,四千九百三十六人。住房,三千五百套!
是不是比两万少了很多?
正常!
青化厂以前是国企,这个头头塞个人,那个头头塞个人,下面的小领导们也顺带往里塞,反正只要挂上号,国家就给钱。
这一塞,就塞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接近一万名临时工。
能当上临时工的,这还是有人的。还有很多连临时工都算不上,替临时工或者说正式工上班的。
这类人,又占了好几千。
怎么叫替人上班?
人家有分配名额,不想出力,拿出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钱给你,你去顶班,就这么简单。
就这还很多人捞不着呢。
市里出台的补贴政策,只面向这四千九百多正式工,至于临时工、顶班的,没有任何补贴措施。
临时工比顶班的好一点,有青化厂的聘用手续,可以去工商局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
顶班的啥也没用。
是不是不公平?
这世界本来就不是公平的。
接近两万人,再加上还有很多浑水摸鱼的,市里的财政根本负担不起。
连续开了几天会,梁欢已经摸清了市里的大体意思。
用青钢买下青化厂,买断工龄、以及出售固定资产等带来的资金,给所有正式工增加一部分收入。
这部分收入,绝对不够买下房子的,但是够职工们再就业,付清银行利息的。
这也就是当下市里资金紧张,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财力雄厚,直接都给你解决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市里为职工们考虑得也是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致入微。
梁欢简单盘算了下,每个正式工,大概能分到一千左右。这笔钱,应付当下是绰绰有余了。
忽然他想起曼丽,曼丽的房子也在青化厂家属院。虽然曼丽和自己不缺房子住,但那房子可是曼丽和前夫的呀。
散会之后,他来到办事处,让杨秘书取来七千块钱,然后又买了点东西,驾车来到了小鱼山。
丫丫上幼儿园去了,家里只有丫丫奶奶。
见到梁欢来,丫丫奶奶急忙询问邢元山咋样了。
“再过几天就出危险期了,十天八天的就出院,我都处理好了,您不用担心。”梁欢笑道。
“那就好啊,你们俩的事儿,拖得太久了。”丫丫奶奶感慨道。
“阿姨,您进来,我有件事儿跟您说。”
“好。”
进了屋,梁欢把七千块钱放在丫丫奶奶手上,道:“阿姨,家属院那边,要进行产权到个人了,这是七千块钱,您拿去,把那个房子放在您的名下。”
丫丫奶奶看着一沓钱,不知所措道:“给我干什么呀,你要给,也是给曼丽啊。”
“阿姨,那是您儿子分的房子,我和曼丽您不用担心。它是属于你的,将来你也可以把房子过在丫丫的名下。”梁欢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