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飞起床后,照常洗嗽了一番。
之后,在陈圆圆的伺候下吃过了早饭,就开始带着武安和武福打开了商店大门。
不出意外的是,畅销的还是牙膏牙刷和香皂。
而墨水则零星卖出去了几瓶,至于新品打火机,大多数客人都还是观望中,没有购买。
毕竟,虽然武氏商店就是以出售新商品为主的,但是,在口碑没起来之前,大多数人还是不敢尝试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敢当吃螃蟹的第一人。
很快,畅销三件套就卖光了,武飞知道,排队的人群知道没有畅销三件套之后,大部分人都会散去。
于是,他就留下了武安,在柜台里继续出售商品,并让武勇在后面帮着打杂。
而他则带着武福,准备到钱庄,把交子换成银子。
到了钱庄后,武飞拿出了交子,递给了钱庄老板。
钱庄老板验看了一下交子之后,就取出了等额的银两,递给了武飞。
武飞有点意外,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
要知道,在银行存取款还有密码和证件呢,没想到在这里,只用验看一下票据就行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要求。
这让武飞有点感慨,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取完银子之后,武飞准备直接回自己的庭院。
走了一会之后,他才想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赵恒曾经说过,如果武飞这里有新商品的话,可以去找他,给他介绍新商品。
可是昨天晚上,在翠月轩的时候,武飞把这件事给忘掉了。
当时,他只顾得上秀肌肉了,展示自己的强大实力。
于是,他就停下了脚步,转而向寿王府走去。
到了寿王府之后,武飞先向门房确认了一下,赵恒确实在府里,这才递上了名帖。
名帖上很简单,就是写明了自己的名字,以及自己是做什么的。
门房接过名帖后,就转交给了管家。
然后,管家确认过武飞的身份后,直接把名帖递给了赵恒,让他决定是不是要见武飞。
赵恒看到这个名帖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武飞是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询问大宋朝廷对马军使指挥兵马的处理结果?
回头一想,感觉应该不是,武飞应该不是那种鸡毛蒜皮的人。
最后,赵恒决定还是见一下武飞。
武飞很快就来到了赵恒的面前。
经过一阵寒暄之后,武飞直接道明了来意,就是来推销打火机的。
当然,对商品进行一番介绍还是有必要的,武飞就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几天一直说的产品介绍,又复述了一遍给赵恒听。
中间自然说明了打火机的优缺点。
在武飞示范了一次,如何用打火机点火之后,和买过打火机的前几个人一样,赵恒也对这个打火机泛起了深深的乐趣。
他开始不停地拨动着打火机的钢轮,当火苗生起之后,赵恒的心里很复杂,五味俱全。
喜的是,这个东西又是一个生活的必需品,能极大的方便人员的使用。
但话又说过来,新商品肯定对现有的商品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接下来就是问价阶段了,和给花见羞的价格一样,每个打火机,武飞只收取4两银子的价格。
赵恒又问了几遍,确认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很低的了,就接受了这个价格。
赵恒喊来王府管家,取来了银子,买下了一些打火机。
他准备拿几个打火机,进献给赵光义,做为自己的心意。
武飞应该庆幸的是,赵恒并没有强行索要他的新商品,不像有些有权势的人,只要是看上的东西,就想通过巧取掠夺的方式,弄到自己的手里。
要知道,唐朝就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皇宫里所需物品的采买,叫做和买,掌握和买权限的太监,在市面上看到合适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用很低的价格,就把你的东西全买去了。
这并不是瞎说的,课本上的《卖炭翁》,说的就是这个事。
当然,这也可能和武飞秀过肌肉有关,因为他有足够的实力,所以赵恒把他当成了一个对等的人。
买好了打火机之后,赵恒好奇的问了一下,打火机能用多久这个问题。
这可把武飞给难住了,他还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稍微想了一下,武飞才回答了这个问题。
具体能用多久,这要看买回去怎么用?
如果不停地点火,那么用的时间就会少一些,毕竟打火机是靠点燃机体里的可燃气体才能燃烧的。
如果机体里的液体用光了,自然就没办法继续使用了。
但是保守估计,用上一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这个回答,赵恒不是很满意,不过交易已经完成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让管家送走了武飞。
而赵恒自己,看着这个打火机,想着不能独享,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赵光义。
于是,赵恒拿着几个打火机,进宫去给赵光义献宝去了。
手里拿着打火机的赵光义,心里感到很欣慰。
“看来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己的恒儿,还是很善良的,重要的是还孝顺,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得到一些新奇的东西,第一时间就会想着献给自己。”
“虽然说,自己这里什么东西没见过,要知道,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有些东西,自己这里早就有了,可恒儿却又依然进献了上来,这是他的一片心意啊!”
短短一瞬间,赵光义的心里已经转了无数圈,他看向赵恒的目光,就更加柔和了。
“皇儿啊,你去后宫看下你母妃,也带几个打火机过去,让她高兴高兴再出宫!”赵光义说道。
“遵命,父皇大人!”
赵恒答应一声后,带着打火机向母亲的寝宫走去。
望着赵恒渐渐远去的背影,赵光义心里感到很舒坦。
“是时候立太子了!”
“宣寇准,王旦入宫!”赵光义吩咐边上的小太监。
旨意很快就到了寇准和王旦哪里,两人不敢怠慢,换上朝服后,就开始向皇宫赶去。
君臣三人见面后,赵光义就把准备立赵恒为太子的事情,告知了两人。
两人一听,立即郑重的一揖。
“皇上圣明,此乃社稷之福!”
小小的拍了一下马屁,三人就何时宣布这个消息,交换了看法。
最后决定在3天后的大朝会上,宣布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