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话是何意,难不成……”
一旁的沈未央素手轻抬,优雅地倒了杯茶递过去,“这几日殿下一直忙着政务,倒是难得见到你这样高兴的样子,可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祈辰风犹豫了片刻,还是把那封信递了过去,“喏,你也看看吧。”
沈未央接过了信,只是随便扫了两眼,脸色并没有多么强烈的变化,只是眼神跳了跳,“哦,没想到是这样的好消息,如今既然秦王殿下双腿已毁,恐怕没有办法复原的了。”
祈辰风冷笑道:“他自然再也别想好了,一个残废而已,还有什么资格和本皇子争?”
他真想亲眼看看祈慎言那副颓废的样子。
原本是天之骄子,现在却没了双腿,就算是有一身的好本领,那也只是一个废人而已。
不管如何,这天下也不会让一个废人来管。
他自认为自己这一步棋走的极好,想着想着,他眼底浮现出几分得意来,连语气也有些轻浮:“早知如今,何必当初,他要是知道分寸,也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沈未央放下信,柔弱无骨的手轻轻地捏上了男子的肩膀,用着恰到好处的力道一下一下揉捏着。
“殿下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谋远虑,自然是旁人所不能及的,如今挣了一口气,也算是报了之前的仇了。”
祈辰风似乎被她服侍的十分舒坦,微微眯上了眼睛,“报仇?这一点还不够呢……她想要和我争,那就等着落入万劫不复的下场吧!”
如今这京城之中能够帮着皇帝处理大事的人,只剩下了祈辰风,他到底又恢复了几分威风。
而祈慎言不在,祈辰风的日子也十分舒坦,可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从前的屈辱,从前的落魄。
如今双腿残废,不过就是一个开始而已。
只要是祈慎言一日不死,祈辰风就要折磨他一日。
他一定要让祈慎言深深尝刀身败名裂、沦为废物的滋味!
沈未央柔柔一笑,“殿下自然会得偿所愿,未央也愿意帮助殿下,只要殿下记得未央的好处,未央做什么都愿意。”
祈慎言一把拉住了她的手,深情款款地望着她,“你呀,自然是最贴心不过的了,这些天你也帮着我做了不少事,我自然记得你的好。”
两人相视一笑。
沈未央也顺势依偎到了祈辰风怀里。
女子微微垂眸,看似笑意浮现,眼底却闪过一抹寒光。
很快,沈未央便离开了书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翡翠扶着她的手,慢慢地沿着走廊走,“主子,方才小院子那里又传来消息了,说是杨侧妃又闹着要见殿下呢。”
因为沈未央身份尴尬,翡翠只能叫一声主子。
两人是一块入的皇子府,而杨婉为分还要高一些,被封了侧妃,可这么些天来沈未央一直很得祈辰风宠爱,杨婉自然落于下风。
再加上沈未央颇有手段,从不和她正面冲突,杨婉自然没有出头之时。
而沈未央又表现得十分得体懂事,不和杨婉争风吃醋,自然就更让祈辰风满意了。
沈未央冷笑一声,脸上半点温婉多情也没了,只剩下几分尖酸的狠辣之感,“就她也配见殿下?一个没脸没皮就知道胡搅蛮缠的贱人罢了,让人好好看着她,实在不行下点药,如今这日子,可没功夫陪她瞎闹。”
“是。”翡翠皱皱眉,但也只是一瞬,“对了,皇后娘娘那儿也时常派人来盯着,主子可要把那些人给打发了?”
沈未央想了想才说道:“算了,就由着他们去吧,皇后也不过就是担心五皇子而已,我这儿没什么消息给她打探。”
人家母子间的事,她可没这个闲心去掺和。
没一会,沈未央就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了自己屋中。
“我进去有事,你先出去吧,其他人也不许在旁边守着,都离远些。”
“是。”
一进了屋子,沈未央便急忙忙提笔写信。
还没等她写完,一只信鸽就落在了窗上。
沈未央展开一看,神色骤然一变。
……
而不过几日功夫,边疆的捷报快马抵达了京城。
那时候正逢早朝,皇帝与诸位大臣全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些天以来,这京城之中的气氛也并不大好,一直都在为边疆的战事而忧心,而如今得知此番捷报,众人总算是乐开了颜。
僵持多日,终于有了大快人心的时候。
“恭喜陛下,大楚威严不不灭,一雪前耻啊!”
“秦王殿下果真勇猛至极,当真令人佩服,陛下派他前去镇守前线,果然是明智之举!”
朝臣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全是一些恭维奉承祝贺的话,皇帝虽然听着高兴,可脸色却莫名的有些沉重。
除了这个让人高兴的消息之外,皇帝并没有把祈慎言双腿残废的消息公布开来,而是一个人默默的承受了。
本来皇帝因为捷报而高兴,可后来看到另一封信的时候,这心一下子就掉到了万丈悬崖里。
明明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举获胜,这为何偏偏遇见了这样的事?
而这个儿子居然顶着一双废腿,硬是将边疆的局势给掰了回来,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信上所言不过几句而已,并没有一五一十的交代,皇帝心中会有些揣测,到底是十分担心的。
有眼尖的看见了皇帝脸色不对,立马问道:“这可是大喜的好事,陛下似乎有些忧心忡忡,可是还有什么事吗?”
皇帝只是摇了摇头:“无事,这的确是大好的喜事,可是就算是大赢了一场,也千万不能够松解,敌军狡诈,我等更要当心。”
“按照朕的意思来看,为了防止边境其他地方陷入争端,还是要派一批人过去,加强边境守卫,也是为了应付日后难以避免的大战。之前让你们调用的凉州大军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凉州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就等着陛下号令,随时可以出发增援。”
这凉州距离西北不远,调用此处兵马是最为合适不过的。
皇帝点了点头:“不错,那就由兵部仔戏准备,沿着西北边防行军,由外而内靠拢,布防的同时也需进行巡查,随时准备增援北郡和西北各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