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睁开了眼。
此时,李恪已是泪流满面。
望着面前的花灯,轻声呢喃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的声音很小,起初只有在他身边的名宿们听见。
可这两句诗,却愣是让他们忘了记录。
大家纷纷跟着念了起来......渐渐地,声音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了整个会场。
仿佛有魔力一般,几万人,此时异口同声的念叨着这两句。
“留取丹心照汗青!壮哉!壮哉!”
“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精彩!着实让老朽开了眼!”
正当会场众人沉寂在这至高的意境中时。
王霸天脸色难看至极,对着李恪嘲讽道:“瞎猫碰上死耗子!”
闻听此言,王家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王夫人更是在其中尖声叫道:“凭他也能做出这种诗?想来绝对是抄的吧!”
这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顿时反应过来。
作此绝句的人不是别人。
而是李恪,一时间都难以接受。
纷纷指责李恪抄袭。
场中怒骂声不绝于耳:“一个乡野村夫!不知从那块石碑上抄的这千古绝句!”
“你竟敢在此骗人?”
“大字不识一个,借着抄来的诗句,就可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台卖弄?”
“莫非当我临江学子都是好欺瞒的么?”
“区区一个王家赘婿!也敢在此骗人?我劝你最好从实招来!”
此刻群情激愤。
随着王夫人的一声尖叫,顿时引得满场沸腾。
全然忘记了。
他儿子王霸天。
就是靠着抄袭才能上场的。
然而,众人此刻根本不管这些。
毕竟,王霸天的那几句,怎能和李恪创下的千古绝句相提并论?
众人说是要一个公道,实则是嫉妒。
他们自始至终也不愿相信,一个被扫地出门的赘婿。
只消七步便能创下流芳百世的佳作!
就在众人的呼声越来越高时。
观莲台侧方的灯楼坊此刻却亮起了红灯。
见这一幕,全场再度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灯楼坊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柳家大小姐。
方才那么多才子,都未曾让她正眼看过哪怕一次!
可如今,却为李恪亮起了红灯。
而这,还不算完。
随着红灯熄灭,机关的声音响起。
只见灯楼坊此刻猛然颤动。
而后一条走道从荷花池中升起,链接在了灯楼坊与观莲台之间。
紧接着。
灯楼坊里,几名侍女,伴随着一位身披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衣的女子袅袅而至。
她的体态修长,面戴红纱,神秘中透出几分雍容华贵。
在场的柳家众人见此女到来,一时间纷纷跪地大喝道:“见过大小姐!”
此女,正是柳家大小姐,柳霜香!
在场的无数人见这一幕,纷纷感到难以呼吸。
他们不愿相信。
李恪作出的诗句,竟能引得这位绝世佳人,亲自现身!
而最难受的,这一刻莫过于王家众人。
虽说他们不愿意相信,李恪能凭自己的能力创下如此佳句。
但柳家小姐的出现,显然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该死....”
王夫人气的浑身直打哆嗦,牙齿咬得咯吱响。
她盯着看着台上的李恪,恨不得爬过去咬他一口。
而她身旁的王语嫣。
此刻却是震惊到无以复加!
从方才李恪对上那四句诗之后。
她便愣住了,回忆不断地涌现在脑海里。
关于李恪的画面从她的眼前飞快闪过。
可无论她怎么搜寻,也压根找不出!
能和现实对应的那幅画面。
无数的疑问,在她的心里迸发而出。
“他..他当真是那个,我认识的李恪吗?”
“真的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庸夫吗?”
正当无数人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柳霜香的出现而惊叹时,后者此刻以到了李恪面前。
只见她深深地看了李恪一眼,而后开口道:“公子,可愿解开下一首残诗?”
这声音在李恪耳中不断回响,犹如仙乐一般动听。
而他面对这个问题。
则显得有些犹疑。
他不喜张扬,上台只因形势所迫,和对诗的兴趣。
眼下第一首诗以解。
自己再解下去,只恐过于惹眼。
可这时,台下龙少却又是一嗓子喊了出来:“李恪!莫要顾虑良多!让王家那帮势力眼看看!”
“他们到底错过了什么乘龙佳婿!”
这话一出,王家人的脸当时就绿了。
一个个气的咬牙切齿,当即便在台下找起了出言之人。
而龙少滑溜的跟泥鳅一样,说完便摇着折扇跑没影了。
气的王家人是五内如焚。
尤其王夫人,差点被气晕过去!
毕竟,眼见肉都要到锅里了。
却被李恪横叉一杠,如今,又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嘲讽。
这让她如何不气,打着哆嗦尖叫道:“给..给我抓住这个小贼!”
“老娘要把他挫骨扬灰!”
见王夫人被气成这样。
在场的众人此刻也纷纷来了兴趣,顿时议论起了王家休李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事。
而王语嫣在其中,却显得十分尴尬。
毕竟,身为李恪的原配妻子。
方才那人的话,说是王家人,其实倒不如是在说她王语嫣瞎了眼。
如今众人议论纷纷。
王语嫣这时无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她看着台上的李恪,神色复杂的呢喃道:“莫非..我真的..?”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心里那个戴着面具的太子身影浮现。
想到这,她摇了摇头。
虽然李恪如今展现的才学,令她咋舌。
但那又能怎样呢?
李恪就算在厉害,能厉害的过传说中的诗仙?
想到这。
王语嫣不禁笑了笑,可笑容,却显得十分勉强。
而此时在台上的王霸天。
这时脸色亦是十分难看啊!
他不懂这些诗词歌赋,但光看台下人的反应。
和柳家大小姐亲自出面的架势。
他猜也能猜得出,李恪给出的答案远胜自己。
不过,就算这样又能怎样?
李恪不过一乡野村夫,侥幸蒙对一题。
自己答了三题,他如何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想到这,他的心倒也定了下来,冷笑道:“不知靠着哪抄来的东西,侥幸蒙对。”
“老子倒要看看你,下面两题如何收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