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柱国大臣(1/5)

听闻此言。

周皇脸色这才稍显缓和。

他看了一眼案上的药瓶。

眉宇间尽是犹疑。

显然。

对这药的功用。

他并不是多么看好。

毕竟。

自己生病这么久。

也不是没请名医瞧过。

包括太医院里的御医。

对他的病情都显得十分疑惑。

根本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再加上他对此事颇有顾虑。

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没用的。”

“此事你就不要再管了。”

周皇摆了摆手。

看起来压根就不信。

那么多名医都瞧不好的病。

就凭桌上的这一小瓶丹药。

就能治好?

岂不是开玩笑?

李恪闻言顿时急了。

他走上前道:

“父皇!”

“您就信我一次吧!”

“此药肯定能让您好起来的!”

见他态度坚决。

周皇无奈。

只得拿起桌上的药瓶。

倒了一枚大还丹。

就这茶咕咚咕咚的服了下去。

“好了。”

“我们聊聊正事吧。”

周皇像是在应付小孩一般。

随手将大还丹放回了案上。

对李恪正色说道:

“此次叫你过来。”

“还有一件事。”

“你对于当今天下。”

“有何看法?”

听闻此言。

李恪一愣。

不知道周皇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但很快李恪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6章 柱国大臣(2/5)

如实。

将自己这几年在民间所看到的现状。

与朝堂上的情况相结合。

给出了一份答案。

他认为。

虽然目前各种高产作物。

已在全国逐渐普及。

但各地的基建水平还差得很远。

其中不仅包括水利设施。

这些于民生息息相关的东西。

放眼战略物资储备。

大周的很多矿产。

都属于一个未探明的情况。

而且各地的户籍资源。

都未能详细调查清楚。

户籍没有具体落实。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系到当前天下的人口。

同样的。

矿产这些更是重中之重。

大周的战略物资。

例如铜马这些。

与铸币和战争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

都必须要依赖国外的进口。

说实话。

李恪很是无奈。

大周说实话并不是个小国。

南北方加起来足有数千里。

这么大的国家。

还能没有足够的矿产储备?

这李恪是怎么也不信的。

于是他建议。

由朝廷派出各种勘探队。

来实地考察国家内的矿物资源。

另外在由户部重新统计各地户籍。

将人口这些调查清楚。

第三。

由工部在各地征集民夫。

兴修基础设施。

周皇听闻。

满意的点了点头。

脸上也浮出了一丝笑意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6章 柱国大臣(3/5)

“太子所言有理。”

“但你只说了民间之事。”

“朝廷这边你又怎么看呢?”

李恪闻言。

面色一沉。

近些年游历天下。

各地官员的无能让他非常失望。

不仅如此。

朝堂中也是一派乌烟瘴气。

前些日子。

八王联名上书。

面对这种巨大的压力。

满朝文武。

竟然一大半都倒向了封王势力。

不仅没人站在皇上这边。

更有不少人为封王势力推波助澜。

李恪想起这茬。

就怒不可遏。

这些墙头草。

在他看来。

比各地那些尸位素餐的地方官员。

还要可恶。

“儿臣觉得。”

“大臣们各自心怀鬼胎!”

“而且各州郡的地方官员。”

“也多是在其位不谋其事。”

“眼下比起兴修各种设施。”

“肃清吏治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话音落下。

养心殿偏房里的三位大臣。

面露惊容。

而后皆相视一笑。

微微点头。

如果李恪在这。

绝对会惊住的。

这几人。

都是大周的柱国大臣。

立于左边一位须发皆白却不怒自威的老者。

乃是徐国公。

徐靖远。

当年李恪爷爷平乱时。

便是由此人挂帅横扫天下的。

到了周皇这一代。

他的威名依旧长盛不衰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6章 柱国大臣(4/5)

至于剩下两位老者。

一人是吴国公。

吴青松。

另一位则是宋国公陈笙。

这二人。

都是两朝老臣了。

为大周天下。

立下了卓越的贡献。

这三人。

都是当年李恪爷爷的旧部。

也是他去世前。

吩咐辅佐周皇的三位托孤之臣。

而他们出现在这。

毫无疑问。

是周皇安排的。

最近他的病越来越严重。

已有了大限将至的预兆。

因此才会有今天的这一出。

这三人。

是他安排给李恪的靠山。

也是李恪的辅政大臣。

前段时间。

八王上书时。

他们三人都想出面提皇上解围。

但周皇深知。

此事没那么简单。

于是压下了三人。

独自扛下了所有压力。

而且他早就想好了。

让三人日后作为李恪的底牌。

这才没有让他们出面。

而且三位国公。

年事已高。

功盖寰宇。

根本无需上朝。

除非出了重大事件。

否则一概是不闻朝堂之事的。

而此刻。

正殿之中。

周皇满意的看了看阶下的李恪。

而后问出了第三问:

“那你对你的兄弟。”

“又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很简单。

看似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但实际上。

却涵盖了诸多方面。

李恪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86章 柱国大臣(5/5)

年离京之后。

不少大臣跳了出来。

纷纷上书弹劾李恪。

其中也有不少人为其他皇子出言。

这些周皇都看在眼里。

包括前段时间八王上书。

以及李恪遇刺。

这些事背后。

若是没有皇子们捣鬼。

那周皇是怎么也不会信的。

而他问这话的意思。

第一。

是问李恪。

知不知道他兄弟们的心思。

其次是问他。

如果倘若有一天。

他真的得势。

会对这些曾经暗算过。

他的兄弟们下手吗?

听闻此言。

李恪显得有些犹豫。

他知道周皇的意思。

但一时间。

他却有些难以取舍。

似是不知。

到底该怎么回答。

但实际上。

李恪只是不愿意。

或者很难抉择。

是否要真的对皇子们下手。

首先。

这些皇子。

和他同父异母。

表面上互称兄弟。

实际上他们的想法。

李恪都了然于心。

包括六皇子在内。

这些人都巴不得自己出点意外。

好取而代之。

倘若自己真有一天。

继承大统。

那这些人他该怎么办?

留着。

那肯定要在他的背后搞小动作。

但若真的清算。

他也有些下不去手。

虽说自己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感情。

但怎么说。

也是周皇的骨血。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