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明白了!”
“朕都知道了!”
“没想到此物竟然有如此神效!”
只见周皇神色巨震。
颤颤巍巍的握紧手中的药瓶。
对着三位柱国大臣。
不停地说着:
“神药啊!”
“简直是神药!”
听闻此言。
三人连忙走上前。
看向周皇手中的药瓶。
“此物?”
“莫非是太子方才给您的丹药?”
周皇闻言。
一个劲的点头。
而后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
“三位国公。”
“这丹药叫大还丹!”
他如同献宝一般从瓶中倒出一枚。
只见火红色的丹药。
滚落在他的手中。
如龙眼般浑圆而又光洁明亮。
拔出瓶塞的那一刻。
异香顿时扑面而来。
萦绕在殿中。
“好香啊!”
“真的!”
“朕刚才怎么没闻见?”
四人围在一起。
七嘴八舌的讨论起了这神秘的大还丹。
“朕方才怎么就没闻见。”
“这药的香气呢?”
“可能是陛下方才身体未好。”
“故而没有嗅到这异香。”
看到周皇满脸的问号。
徐国公捋了捋长须轻笑作答。
“原来是这样。”
“来来来!”
“几位国公也试试太子的神药!”
“你们身体虽说硬朗。”
“但朕知道。”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们也有隐疾!”
说罢。
只见周皇毫不客气的。
将手中的丹药给三人一人分了一颗。
“这这这..这怎么行!”
“是啊这是太子献给您的一片孝心啊!”
“老臣何德何能怎能消受得起?”
三人虽然嘴上推诿不断。
但身体却很老实。
一边推脱一边不着痕迹的将大还丹拿走。
眼光火热。
他们三人。
已经年过六旬。
身上早已是病痛不断。
虽然常人看上去无恙。
但痛苦显然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眼下一听大还丹竟有这般神效。
他们也坐不住了。
纷纷就这茶水。
将手中的丹药吞到了腹中。
于是。
半晌过去后。
只听养心殿里。
欢声笑语不断。
引得不少好奇的侍卫。
纷纷探头向里面望去。
然而。
这一看。
可把他们吓坏了。
只见宋国公和吴国公二人。
竟然就地扳起了手腕。
而徐国公。
竟然随意就抬起了殿上的金狮子。
“卧槽!”
“这什么情况?”
“这徐国公这么猛地?”
门口的龙影卫看的是瞠目结舌。
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嘴巴长得老大。
似乎从来没见过这么彪悍的老头。
“小子。”
“瞧不起谁呢?”
“人徐国公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轻时候可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双臂有千斤之力!”
“开三石之弓跟闹着玩一样!”
对面一个龙影卫见他这般神情。
如同看傻子一般给他科普了起来。
而这时殿内。
周皇看向三位国公。
脸上尽是喜悦。
这三人。
在服下了李恪提供的神药后。
一脱往日那老态龙钟的样子。
此刻。
都变的生龙活虎。
“哈哈哈!”
“太子殿下这丹药太神了!”
“老夫可从来都没想过。”
“有朝一日竟还能再找回年轻时的感觉!”
徐国公一脸感慨。
激动道老泪纵横。
自从年纪大了。
他便退居二线。
天天无所事事。
这生活。
让一个以征战为生的将军。
如何能受得了?
想起曾经金戈铁马的日子。
他不禁感叹岁月不饶人。
当年驰骋疆场的时候。
那是何等的风光?
他本以为。
这种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可谁承想。
李恪的一枚大还丹。
竟让他重新找回了年轻的感觉。
他这时候。
浑身充满了力量。
甚至觉得自己能再度挂帅出征!
于是。
只见他往地上一跪。
激动道:
“陛下!”
“还请准许老朽重回军营!”
“老朽只要还有一口气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绝不让梁魏那些鼠辈越过边境一步!”
这话一出。
吴国公宋国公也纷纷跪了下来。
向皇上请命。
意思都是一样的。
周皇见状。
不禁笑了出来。
他怎么可能让三人重回军营。
这三人。
只要在京师。
好好地活下去。
那就是一种极大的威慑了。
他们。
是大周的重宝。
亦是朝廷的定海神针。
只要他们在。
哪怕就算有楚南王这种小人。
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想到这。
周皇叹了口气安抚道:
“三位国公!”
“朕也有难处啊!”
“你们服下了恪儿的药。”
“虽然身体转好。”
“但眼下时局不同往常。”
“现在朕比以往更加需要你们。”
听闻此言。
三人不禁面色一黯。
看样子。
是没法回军营了。
不过身体既然能好。
那也再好不过了。
毕竟。
活到他们这个岁数。
早已对权力这些东西看的很淡了。
他们想回军营。
也只是想圆当年的一个梦罢了。
片刻后。
御膳房的菜到了。
各种美食琳琅满目。
周皇下令。
今个就在养心殿吃了。
他要与三位柱国大臣一醉方休。
这时。
饭桌上。
周皇抬了抬酒杯。
望向三位柱国大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轻笑道:
“不知三位国公。”
“对太子的表现看法如何?”
这话一出。
三位国公停下了筷子。
吴国公和宋国公二人。
满脸的激动。
直呼李恪的回答。
让人印象深刻。
若他继位肯定是一代明君!
而徐国公则捋了捋胡须。
沉默良久。
周皇见状好奇的问道:
“徐国公怎么不说话?”
“莫非你对太子有什么不满之处?”
听闻此言。
徐国公笑着摆了摆手。
他怎么可能会对李恪不满?
恰恰相反。
他才是对李恪最满意的那个。
只见他解释道:
“太子深明大义。”
“天资聪颖性格宽厚。”
“老夫深为看好。”
“但正如陛下所言。”
“如今大周强敌环伺。”
“若无这般外敌缭绕。”
“太子继位必将名留青史。”
“只是...”
他说了半天。
众人才明白。
原来徐国公的看法。
与周皇一致。
他也认为。
李恪性子温厚。
为人无争。
恐怕会不利于以后的危局。
听到这。
周皇笑了笑。
对着徐国公点了点头。
而后做出了最终陈词。
“朕虽然身体好转。”
“但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朕叫你们来。”
“也是想让你们来帮扶太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