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你爹?!”
“别乱攀关系好不好!”
“那是我爹!”
李恪被这一幕气得不轻。
然而。
柳霜香听闻。
却只是俏皮的一笑道:
“戚,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要不信。”
“咱们去养心殿找皇爹爹问问?”
一听这话。
李恪的双臂耷拉了下来。
如同泄了气的皮球。
找周皇去问?
这柳霜香不添油加醋。
告自己黑状就谢天谢地了。
还敢找父皇问个明白?
“行行...”
“你厉害。”
李恪语塞。
不想跟她再多说。
只能愧疚的看了一眼。
身处“魔爪”中的李问。
随后扭头离去。
“哎...”
“别怪大哥。”
“我也斗不过她呀!”
片刻后。
潜龙宫正殿。
无事可做的李恪。
正翻看着手里的古籍。
这本书。
是他曾经游历北方时。
偶然从一个小摊贩里买来的。
听后者所言。
这书上记录了一些周皇。
年轻时的趣闻。
但书中所写的很多东西。
并没有任何考证。
而且与现实的记载大相径庭。
书中说的很多事。
李恪却听都没听过。
可以说是一部没来由。
纯粹靠杜撰修编成的野史。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呵呵...”
(本章未完,请翻页)
“父皇年轻时曾偷偷跑出宫?”
“还在一个小渔村隐姓埋名生活了半年?”
“此事未免太离谱了吧。”
看到这。
李恪笑了笑。
这书里写的简直是天方夜谭。
上面说。
他父皇19岁时曾经偷跑出宫。
隐姓埋名半年有余。
后来是李恪的爷爷。
也就是先代皇帝。
周武帝派徐国公带兵全国搜寻。
这才在位于北方边陲的一个小渔村。
找到了他父皇。
李恪看到这。
已经不能说是惊讶。
而是有些感觉啼笑皆非。
他自小纵览皇宫御书房。
其中自然包括他老爹的自传。
以及一些正史。
上面压根就没说这茬。
而且以他对父皇的了解。
后者怎么可能偷跑出去?
那时他爹也不过才19岁。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
周皇面临的压力简直如天般沉重。
朝内他三叔五叔联合对付周皇。
想尽办法想将他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
而朝外又是战火纷飞。
各地反贼聚首掀起大周内战。
同时北方梁国举兵伐周。
那时的情况。
京师内尚且惶惶不可终日。
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简直就是一片大乱。
这兵荒马乱的时候。
周皇还能私跑出去?
还是孤身一人?
这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纯属瞎扯。
除非周皇不要命了。
更何况。
朝中还有他三叔五叔。
对皇位虎视眈眈。
周皇一旦离京。
那肯定要完蛋。
李恪不想再看下去了。
这本书简直就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于是他合上书本。
打算出宫转转。
然而。
就在这时。
侍卫匆匆走了进来。
跪地道:
“启禀殿下。”
“六皇子到了。”
这话一出。
李恪愣住了。
心想。
这家伙怎么会想着来找他?
“黄鼠狼给鸡拜年。”
“没安好心。”
“让他进来!”
李恪冷笑。
随即吩咐侍卫带人进来。
没过一会。
李显的身影出现在了殿门口。
然而。
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
身后还跟着一群杂役。
看样子是带的东西还不少。
“快点!”
“把东西抬进去。”
只见后者一脸不悦。
不停地催促着仆役。
李恪见状皱了皱眉。
但并未说什么。
他倒要看看。
这老六在搞什么鬼。
“哈哈哈!大哥!”
“近来可好啊?”
只见他催促了片刻后。
便热情的走上前跟李恪打着招呼。
态度无比热络。
全然没了当时在围猎场的敌意。
若是旁人看到这一幕。
还会以为他们关系很好。
“你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闲心来看我?”
李恪皮笑肉不笑的问着。
眉宇间嘲弄之色不言而喻。
“大哥。”
“瞧您说的那话。”
“咱们是兄弟。”
“我来看你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六皇子有些尴尬。
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他此行过来。
倒不是真的为了。
什么所谓的兄友弟恭。
那些对他而言都是狗屁。
他能来单纯是因为百鬼先生的嘱咐。
后者觉得他前些日子。
在围场干的着实有些出格。
百鬼先生本来的意思。
只是想让李显表明自己的态度。
但没想到这家伙把事闹得那么僵。
这在百鬼先生眼中。
显然不利于事情的发展。
于是便让李显来缓和一下关系。
他们目前还没到跟李恪彻底翻脸的时候。
况且。
他们还得靠着李恪。
来收拾其他皇子呢。
于是乎。
李显这才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虽然很不情愿。
但他也算明白。
如果不听百鬼先生的。
凭他一人是根本斗不过李恪的。
而这时。
李恪面对李显的热络。
虽然有些诧异。
但也没说什么太难听的话。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后者对他客气。
他也没必要恶语相向。
“六弟啊。”
“来就来了。”
“还带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东西。”
“太客气了吧。”
李恪说话间。
瞟了一眼殿上的几口箱子。
和被绸缎盖住的金锭。
不禁暗暗咋舌。
这小子也太有钱了。
出手居然这么阔绰。
看来此行必是有事求他。
然而。
谁承想。
李显却笑了笑。
而后颇为真诚的道:
“大哥。”
“实不相瞒。”
“前段时间。”
“在围场是小弟太过分了。”
“不知轻重。”
“老十那边我也差人说过了。”
“确实是我的错。”
李显说到这。
吩咐手下人打开箱子。
只见里面满满当当。
塞得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粗略一看怎么也得有个几千两。
加上案上的那些金锭。
这笔礼物少说也得有万两之巨。
“这些东西算是小弟的赔礼。”
“还望大哥能不计前嫌。”
“原谅小弟。”
李显态度极其真诚。
压根看不出一丝虚假。
“东西就免了。”
“当日出手。”
“也只是因为老十。”
“他不过是个孩子。”
“你对他说的话太过分了。”
李恪摆了摆手。
出言解释。
事到如今。
他对这事已经放下了。
况且。
当天已经收拾过李显了。
“大哥教训的是。”
“小弟自当谨记大哥教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