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身旁的李显。
飞蛇将军,禁军统领唐万虎将军。
则个个吓得面色煞白。
脑门上冷汗直冒。
“太子爷...我飞蛇生平从未服过谁。”
“您是第一个!”
飞蛇将军佩服之极。
李恪方才的举动。
霸气无比。
甚至有点小帅。
面对二十万大军。
面不改色。
甚至威胁对方统帅。
寸土不让的神态。
已然是让他彻底折服。
至于李显。
则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道:
“大哥...你...我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你不是一向反对与越国开战的吗?”
“怎么眼见仗要打完了。”
“却这么咄咄逼人。”
“难道你真不害怕对方以此做文章?”
李显心有余悸。
呆呆地看着远处的战场。
后怕的道出心中的顾虑。
而唐万虎却走上前哈哈大笑道:
“痛快!”
“真他娘的痛快!”
“老子早就看这帮越人不顺眼了!”
“殿下此举不仅扬我大周国威!”
“更是狠狠地为死难的将士。”
“出了口恶气哇哈哈哈!”
面对众人褒贬不一的话语。
李恪扭过头。
面无表情看向飞蛇将军。
瞅的他直发毛。
谁都能看得出来。
李恪现在情况有些不对。
如同一个火药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般。
一点就炸。
全然没了平日里。
那温文尔雅的模样。
“殿...殿下...有什么事要吩咐的?”
飞蛇将军小心翼翼的问着。
眼神闪躲。
李恪闻言。
指了指远处的战场道:
“去叫你的人。”
“把那些战马盔甲什么的都收集一下。”
“这次就权当收个利息了!”
听闻此言。
众人无语。
合着大伙紧张了半天。
还以为你又要宣布什么。
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论。
谁承想。
你却惦记着这些玩意呢?
“不要白不要。”
“多好的兵器盔甲。”
“刑军留在这的那一大堆重石穿甲失。”
“那可都是好东西。”
李恪的模样。
比起财迷有过之而无不及。
望着那洒落第一的盔甲武器。
看的是两眼冒光。
“我说大哥...”
“你明明贵为太子。”
“怎么看上去却像个土财主一样。”
李显无奈的吐槽。
两日后。
南岭之争总算落下了帷幕。
飞蛇将军率部退回了境城。
这一仗。
算是打赢了。
而且是大胜特胜。
以五万之师。
全歼十万之众。
这战果。
足够他吹一辈子了。
而至于收获。
却小的可怜。
大周在此战。
牺牲了至少四万多人。
边防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军缩水了一大半。
如此惨胜在李恪眼里。
算不上什么大的胜利。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
收缴了越军不少装备和溃兵。
刑军剩下的两万人。
被飞蛇将军尽数收编。
这些训练有素的邢家溃军。
几乎是一股生力军。
拿来就能用。
至于他们的装备。
战马此次收缴了将近万匹。
弩机更是多达两万台。
甲胄兵器等物更是多达十万余件。
最让人高兴的是。
珍贵的重石破甲箭。
此战收缴了将近二十万发。
可谓是一波肥。
这下飞蛇将军可乐得做梦都得笑醒。
因为这一波缴获。
他的部队。
一跃成了大周境内。
装备最为精良的几支。
着甲率将近百分之百。
而且由于从刑军缴获的上万马匹。
李恪的一营。
及李显的六营。
全被改为了骑兵营。
而飞蛇将军也美滋滋的。
为自己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
这家伙。
从唐万虎来时。
就十分眼馋他手下的那支禁军铁骑。
如今总算是能如愿以偿了。
虽说装备比起禁军。
还差不少。
但总归是骑马的兵。
有总比没得强。
这几日。
众人都十分忙碌。
飞蛇将军忙于收拢溃军重新集训。
并且整编残余部队。
而李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却将一营交给了李显。
自己带着几个士兵。
找了出山清水秀的地方。
将已故的士官长宋天埋葬。
并且为他举办了一个隆重的葬礼。
还特意写信去京师。
向周皇诉说此人的壮举。
不过说起写信。
这就不得不提。
二皇子这帮人了。
他们这段时间。
相比李恪与李显的险死还生。
他们的日子。
可谓是相当滋润。
白天没事了就去戏楼听曲。
晚上就在酒楼夜夜笙歌。
三皇子整个人胖了一圈。
看样子吃得好喝得也好。
李恪见这一幕。
没说什么。
而李显差点没给气的背过气去。
老子在前线流血打仗。
你们在这看戏听曲过得好不滋润。
若不是李恪拦着。
恐怕李显便要出手教训他们了。
而李恪也并不是心里没火。
他只是担心。
周皇再知道此事后。
本来就不好的身体。
会被气出病来。
这才选择不予他们纠缠。
至于到了京师。
他也不打算说这些。
而李显却不乐意了。
他已经盘算好了。
回京之后。
肯定要跟皇上。
好好说道说道。
这几个兄弟。
在前线的所作所为。
而就在众人忙碌之际。
越国的使者也到了。
正好是两日。
看得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还是有吧李恪的告诫。
放在心里的。
此次遣出的人。
身份还不小。
听说还是个王爷。
但对于越国而言。
王爷也不过是傀儡罢了。
他所代表的。
说是越王本人。
实际上。
不如说是宋书堂罢了。
而遣此人。
正是百鬼先生。
李牧的用意。
当日。
巫召回去后。
就把事情完完整整的告诉了宋书堂。
听得后者是肝火大冒。
在他看来。
大周积弱无力。
四面强敌环伺。
凭什么敢威胁他们?
而且还要他们做出赔偿。
这怎能让人忍受。
气得他大骂巫召怂包软蛋。
就算发起全面战争。
越国战线上不过只有大周一家。
但大周。
却三面环敌。
凭什么敢挑衅他们?
宋书堂本想不予理睬。
他倒要看看。
大周的小太子。
能掀起什么风浪。
但百鬼先生李牧。
在得知此事后。
却劝宋书堂勿要意气用事。
眼下与大周开战。
还不是时候。
而他的理由也很简单。
越国如今内局未稳。
若要移师北上。
只恐国内的反对势力。
会趁虚清君侧。
于是。
以他的意思来看。
当前还是尽可能的稳住大周。
才是上策。
莫要因小失大。
毁了全盘布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