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
沙城关隘。
倒是没几个人过了。
那条小路倒是人满为患。
天天要么是魏国治安军。
要么是逃税的魏国商贾。
就连大周本地客商。
哪怕是一些通缉犯。
也都从那里出境。
李恪一听这话。
气的脸色发白。
他十分清楚。
这代表什么。
如果人都从小路过去。
按照这样。
沙城关税必定会缩水甚多。
朝廷的收入是一部分。
最重要的一点是。
当初周武帝在察哈尔设立边关时。
为了节约朝廷开支。
对于边军的军饷。
有这么一部分规划。
沙城收取的关税。
其中的一半要用作当地边军的军饷。
另一半则交给朝廷。
也就是说。
关税缩水。
意味着边军的军饷。
也要缩水。
这么一来。
边军岂能不心生怨言?
为朝廷守护边关。
加上这种炽热之地。
本来就苦上加苦。
军饷还要大.大缩水。
这放谁身上恐怕都不乐意。
但这条小路可是有边军副帅罩着。
有他在谁敢说什么?
“这刘致远!真是狗胆包天!”
“沙城边关到成了他家的产业了!”
“你们这些混账也是胆大妄为!”
“和刘致远同谋合污!”
“你们就不怕魏文帝砍了你们的狗头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李恪气的浑身发抖。
质问贺连山。
后者听闻。
不屑的冷哼道:
“如此又怎样?”
“不想法子赚钱。”
“靠着治安军那点军饷。”
“够干什么?”
这话一出。
李恪沉默了。
对于魏国的情况。
他算是了解一些。
这帮治安军。
相比作为正规军的魏武军而言。
待遇简直天差地别。
他们的军饷。
说实话。
还不如大周的普通士兵。
在如此畸形的军费构成上。
难保不会有贺连山这种。
铤而走险的人。
想到这。
李恪叹了口气。
不打算废话了。
看向贺连山问道:
“那条小路叫什么名字?”
“由谁负责?”
听闻此言。
贺连山思索片刻道:
“那条路叫隐龙关。”
“值守在当地哨卡的。”
“都是刘致远的亲信。”
“隐龙关?”
“呵呵。”
“这刘致远还真以为自己是皇帝不成?。”
“随意设卡。”
李恪听闻。
被气笑了。
随后他扫了一眼贺连山。
并没打算杀他。
对于李恪而言。
这人还有用。
说罢。
找来了吴大勇。
将贺连山带了下去。
命他好生看管。
如今。
李恪已知到了所有内情。
没想到这场看似简单的匪患。
竟有此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惊天内幕。
边军与魏国治安军联合起来。
欺上瞒下。
在朝廷边关做起了生意。
私自设卡中饱私囊。
这事传出去。
不仅魏国会因此事被当成笑柄。
大周也会因此颜面扫地。
若不是逍遥王。
只恐怕这事会一直被雪藏起来。
附近的村镇县衙。
不止逍遥王的封地。
恐怕这察哈尔。
到处都是刘致远的人。
不然魏国劫掠几年。
为何丁点声响没有?
想到这。
李恪气的咬牙切齿。
但同时。
也深感不安。
魏国遣出治安军。
原来早有图谋之意。
他的预感没错。
魏国这帮人。
早就对大周虎视眈眈。
可以想象。
沙城这地方。
一旦失守。
魏军沿路西进。
必会酿成当年合围京师的惨剧。
不过也多亏刘致远。
这王八蛋中饱私囊。
阴差阳错的导致了。
隐龙关存在的事实。
未被魏国高层察觉。
若是他们知道这事。
恐怕早就派兵攻打了。
李恪想到这。
冷汗顺着鬓角流下。
心中一阵后怕。
没想到。
东方边关竟有这种惊天阴谋。
隐龙关的存在。
是一个致命的漏洞。
关系到大周的整个天下。
可这事的处理方式。
却不能急于一时。
原因也很简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致远这个内奸。
瞒了杨宇飞及魏国那么久。
在此地的势力肯定根深蒂固。
说句不好听的。
恐怕整个边军。
都已经在他的运作下。
变成了自己人。
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李恪虽然贵为太子。
但在这种地境。
若是直接去沙城问罪。
后者恐怕会狗急跳墙。
到了那时。
恐怕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看样子。”
“这事只能慢慢来了。”
李恪目光阴寒。
望向沙城方位。
眼下。
他打算等逍遥王先醒来。
再商量如何收拾刘致远。
而此刻。
距离安平村二十里外的沙城。
杨宇飞愁眉不展的坐在城楼上。
望着魏国镇鬼关方向。
连连叹气。
“哈哈!杨将军!”
“怎么这幅表情?”
“难道有什么心事?”
话音落下。
只见他身旁。
一名体态臃肿的中年男子走来。
满脸堆笑。
朝着他拱手。
杨宇飞见此人到来。
脸上浮起一丝惊讶。
随即笑道:
“刘将军。”
“您怎么会在这?”
杨宇飞对面的。
正是李恪恨的牙痒痒的。
边军副帅刘致远。
可相较于李恪的态度。
杨宇飞却显然不知道。
这笑吟吟的中年男人。
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此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见刘致远的态度十分恭敬。
对杨宇飞又是拱手。
又是行礼的。
殷勤的不得了。
杨宇飞见状。
无奈的笑道:
“刘叔。”
“早就说过了。”
“您比我资历长。”
“我虽为边军主帅。”
“但论资排辈。”
“您始终还是我的长辈。”
“咱们之间不必如此拘礼。”
听到这话。
刘致远也不在说什么。
站起身拍了拍杨宇飞的肩。
眼中尽是和蔼慈祥。
笑道:
“小杨啊!”
“我听下面人说今日有人找你?”
“还带着出关了。”
“此事当真?”
听闻此言。
杨宇飞心底一惊。
但脸上却面不改色笑着否认道:
“哪有的事。”
“底下人可能看错了吧。”
刘致远闻言。
似是看出了杨宇飞眼中的慌乱。
但嘴上却并没戳破。
只是笑道:
“哦。”
“原来如此。”
“也许是这样的。”
“不过小杨啊!”
“别怪叔多嘴。”
“咱们身为边军。”
“最重要的!”
“莫过于对朝廷的忠心了!”
“叔当差这十几年。”
“一刻不敢忘记皇上他老人家的嘱托。”
“时刻将此事铭记于心。”
“刘叔,此事我当然知晓。”
“您说这话干嘛。”
杨宇飞面上带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