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寒暄了一阵后。
李恪坐回了主位。
啪的一声。
拍响了惊堂木。
义正言辞道:
“来人!”
“将仵作的验尸报告呈上来!”
这话一出。
衙役们纷纷奉命离场。
毕竟。
这都过了多长时间了。
尤其在这种地方。
天热的要死。
尸首停不了几日。
便会腐烂。
于是如今的线索。
也就只有仵作当日的验尸报告。
片刻后。
衙役们返回。
呈上当日验明尸首的报告。
李恪在堂上。
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会。
随后漫不经心的道:
“哎。”
“看来逍遥王之死。”
“是火灾所致。”
“诸位瞧瞧。”
“这验尸报告里。”
“哪有匪患之说?”
“尸体上别说刀伤了。”
“什么都没写。”
“这让本官何以下定论?”
一听这话。
杨宇飞不干了。
站出来怒道:
“大人此言何意?”
“我麾下斥候。”
“那日亲眼所见我弟与流寇激战至死!”
“莫非这话是虚谈?”
“哦?”
“将军这话什么意思?”
“又不是你亲眼所见。”
“斥候若有意诓骗与你。”
“引得朝廷劳民伤财。”
“出兵剿匪岂不成了笑柄?”
“本官一路走来。”
“途径数十个村落。”
“可从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见过有任何匪患!”
李恪啪的一声。
拍响桌上的惊堂木。
那姿态。
明显就是不想吧事情复杂化。
赶紧了事。
赶紧走人。
“什么?!”
“钦差大人岂能如此敷衍?”
“我弟怎么说也是朝廷封王!”
“怎可不加详查轻易下结论?”
杨宇飞怒不可遏。
就差指着李恪鼻子。
破口大骂了。
一见这情形。
刘致远差点没笑死过去。
同时亦对堂上的李恪。
感激万分。
后者想要大事化小。
这正中他下怀。
于是眼下。
虚情假意的走上前。
拉住杨宇飞的胳膊道:
“将军算了。”
“钦差大人虽然未经详察。”
“但事情过了这么久。”
“素儿甚至都以下葬多日。”
“那还能查得出什么东西?”
“况且最近。”
“周遭不也没有匪患吗?”
“瞧瞧杨将军!”
“你二人同为边军主帅。”
“刘大人却如此理智!”
“不是本官不想查!”
“你倒是告诉本官。”
“该怎么查!”
李恪应声附和。
这嘴脸。
看的台下的武安君。
都撇了撇嘴。
暗道李恪有做贪官的潜质。
这模样太可恨了!
“你是朝廷钦差!”
“反倒问我?”
“那朝廷派你来是干什么的?”
“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你有何用?”
“大胆杨宇飞!”
“你竟敢公然顶撞本官!”
李恪装作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
怒道:
“好!好!好!”
“杨将军既然如此看不起本官!”
“那不如就跟本官回京!”
“咱们到皇上面前说理去?”
眼下。
二人都是吵红了眼。
见这情形。
刘致远赶忙上前劝架。
做起了老好人。
表示道:
“素儿这孩子。”
“是宇飞的堂弟。”
“如今他被害。”
“也难免宇飞情绪激动。”
“还请大人见谅。”
“以本将意思。”
“查肯定是要查!”
“不然素儿岂不是白死了?”
“以本将之见。”
“不如咱们先去安平村调查一番?”
听闻此言。
杨宇飞不再说话了。
一脸的愤慨。
显然是以为。
刘致远此举是在和稀泥。
他们不是没去安平村查探过。
但那里已经被刘致远之后的第二把火。
烧的一干二净了。
能查出个什么?
于是怒道:
“要去你们去便是!”
“我不去了!”
一见这情况。
刘致远又是一阵劝说。
李恪也跟着走下来。
劝说杨宇飞。
保证会给杨素加封。
同时不停地使眼色。
这才让后者起身。
于是乎。
没过一会。
一行人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步不停。
来到了安平村。
装模作样的查了半天。
最后回到了沙城。
此刻。
衙门里只剩下了。
李恪及刘致远。
“哎!”
“宇飞这孩子。”
“的确是太冲动了。”
“说话做事。”
“哪像个为帅之人。”
“说的可不是嘛!”
“今日他多次当众顶撞本官。”
“压根就没给本官留面子!”
“哼!”
“此次回去!”
“看我怎么在皇上面前参他!”
李恪愤怒的拍在桌案上。
看起来。
一肚子的火。
“大人息怒。”
“哎呀说实在的。”
“您这不远千里。”
“从京师跑到这边塞之地。”
“本将着实心疼大人啊!”
刘致远一脸的真诚。
叹了口气。
李恪听闻此言。
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叹道:
“就是说嘛。”
“此行舟车劳顿也就算了。”
“没想到来了。”
“却还要收杨宇飞的窝囊气!”
“龙某为官三载。”
“还没吃过这种亏!”
一听这话。
刘致远乐了。
随后试探道:
“大人。”
“说句不该说的。”
“本将也觉得。”
“此事没什么可查的。”
“杨将军他之所以执着此事。”
“说白了。”
“还不是想朝廷加封素儿。”
“至于这匪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实在的不过是空穴来风罢了。”
“本将值守边关数十载。”
“还没听说过。”
“有那帮土匪敢在这闹事的。”
听到这。
李恪觉得。
话题总算来到了重点。
于是将计就计道:
“哦?”
“以刘将军的意思。”
“本官该如何处置?”
“以我之见。”
“大人您随便写些报告。”
“向朝廷表彰杨素。”
“同时向皇上表明。”
“匪患之事。”
“边军自有能力处理此事。”
“只要皇上追封素儿。”
“宇飞闹闹也就认了。”
一听这话。
李恪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笑道:
“还是刘大人有招!”
说完。
李恪话锋一转。
意味深长的笑道:
“刘大人其实吧。”
“本官做这些可都是为了您啊!”
“龙大人这是何意?”
刘致远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
说的有些蒙圈。
而李恪却不急不慢的道:
“逍遥王杨素。”
“虽然人已经下葬。”
“但本官再来这之前。”
“沿途可听闻了不少风言风语。”
“当然。”
“本官是完全相信刘大人的。”
“匪患纯属空穴来风。”
“只不过。”
“本官身为钦差。”
“无视这些话。”
“良心有些过不去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