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羸弱之国。”
“况且。”
“我国南通越国。”
“北往梁国。”
“如若周魏联盟。”
“陛下可依托我朝北上伐梁。”
“南下攻越。”
“不必担心后方生乱。”
李恪不急不慢。
侃侃而答。
不过魏文帝却兴致缺缺。
对李恪的言论提不起任何兴趣。
三十万兵马。
在他眼里。
只少不多。
以大周军队的战力。
自己这三万魏武军。
便能全收拾了。
更别提整个十五万魏武军倾巢而出。
其战力非百万大军不能挡。
周朝这三十万军队。
说实话。
魏文帝还真没放在眼里。
“如果这就是太子的依仗。”
“那我想咱们也不用谈了。”
“朕退出沙城可以。”
“但朕回去后。”
“便尽起大军扣关攻打!”
“哪怕不从隐龙道绕路。”
“太子认为凭这五万边防军。”
“能顶多久?”
齐恒面露不屑。
扫了一眼李恪身后的边防军。
冷笑出声。
显然没继续谈下去的打算。
随即起身便要离开。
然而。
李恪却拦下了齐恒道:
“陛下且慢。”
“你魏国虽强!”
“但我周朝也并非一无是处。”
听闻此言。
魏文帝动作一滞。
回头看了一眼李恪。
笑问道:
“哦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太子殿下此话何意?”
面对魏文帝的问询。
李恪笑了笑。
从怀中拿出布袋。
随后倒在了木桌上。
这些都是香料种子。
李恪带着些东西过来。
原因也是想看看。
逍遥王这里。
有没有地方能种植这些玩意。
如果有地方能耕种此物。
那察哈尔戈壁滩上。
完全可以仰仗这些香料。
来与魏国通商。
毕竟魏国境内。
虽然沃野千里。
但香料这种东西。
却十分匮乏。
尤其是花椒。
更是能在魏国卖到天价。
果不其然。
魏文帝在看到这些种子后。
顿时停下了脚步。
眼睛一亮问道:
“嗯?”
“太子这是何意?”
“这些种子是?”
闻听此言。
李恪笑了笑。
示意魏文帝坐下。
而后拿起一枚花椒种子道:
“我朝今年。”
“此物以产八万石有余!”
一听这话。
魏文帝目瞪口呆。
惊疑不定的看向李恪。
“什么?”
“八万石?”
“你在和朕开玩笑不成?”
“呵呵。”
“陛下勿急。”
“此事绝非虚谈。”
“陛下若不相信。”
“可回去后遣使来我大周一看便知。”
李恪笑了笑。
声音笃定。
魏文帝听闻此言。
眉宇之中露出一丝疑惑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太子。”
“你和朕说这些有什么用。”
“若是以此联盟。”
“大可不必。”
魏文帝的想法。
显而易见。
大周虽然盛产香料。
但在军事实力羸弱的情况下。
这显然不能作为优势。
而李恪听了这话后。
似是看出了魏文帝的想法。
他摆了摆手笑道:
“我只是想告诉陛下。”
“我大周的潜力。”
“虽然目前以陛下看来。”
“是积弱不堪。”
“但陛下不知。”
“我朝通过这些香料。”
“在魏国进口了大量铁矿。”
“及重石。”
说到这。
李恪起身。
匆匆跑到了周军之中。
从马包里取出连弩。
摆到了魏文帝面前。
“陛下请看。”
“此物名曰连弩。”
“是我所研制的。”
一看桌上的弩机。
魏文帝笑道:
“这怎么看。”
“都只是个弩机罢了。”
“此物有何用处?”
面对他的疑问。
李恪笑了笑。
随后取出十几支弩失。
装填到了箭壶中。
砰砰砰的一口气连射十几发。
这一幕。
让无数围观的士兵。
一片哗然。
神威更是傻愣在原地。
呆呆地指着连弩道:
“我靠!”
“这弩机竟能连射?”
魏文帝也愣住了。
蹭的一下站起身。
跑到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恪身前。
一把夺过弩机。
放在手里瞧个不停。
李恪见状。
目光一凛。
笑着对震撼不已的魏文帝道:
“此连弩。”
“我以命工部大批量制作。”
“如果我军大批装备此连弩。”
“并且辅助重石破甲箭头。”
“陛下十五万魏武军。”
“虽然甲厚善战。”
“但能抗住多少箭呢?”
此言一出。
魏文帝语塞。
重石制作的破甲箭头。
威力几何。
这事显然他是知道的。
“据我所知。”
“当年魏国退兵之后。”
“曾与楚国有一战。”
“楚国靠着重石制作的箭头。”
“射杀魏武军高达两万多人。”
“虽然最后割地求和。”
“但此战可谓代价不浅啊。”
李恪意味深长的看着沉默不语的魏文帝。
原来。
当年李恪爷爷周武帝在世之际。
曾派说客前往楚国游说。
引得楚国大肆出兵攻伐魏国。
当时魏国主力正在周国。
与楚南王爷爷鏖战不息。
一听楚国来攻。
只能放弃攻势。
转身回援。
虽然之后打退了楚国的进攻。
同时也深入楚国。
杀得后者哭爹喊娘。
但因为楚国常年与魏国敌对。
深知魏武军装备重甲。
刀枪不入。
所以搞了很多重石矿。
制作成箭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
以此射杀大量魏武军。
由于损失过重。
魏皇帝这才不得不与楚皇议和。
此战虽胜。
但给魏国带来的损失。
却是极大的。
魏文帝此刻也是想到了这一战。
脸色十分难看。
他如今。
也是明白了李恪的意思。
周朝的香料产量非常大。
后者以此开发连弩。
并且从越国进口重石。
这显然是用来收拾魏国的。
想到这。
魏文帝齐恒放下手中的连弩。
苦笑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
“你李恪为了我大魏。”
“可真是煞费苦心!”
听闻此言。
李恪笑眯眯的道:
“哈哈。”
“魏武军名震天下。”
“陛下又对我朝虎视眈眈。”
“不得不加以防备。”
说完。
李恪话锋一转。
面露杀气道:
“陛下若执意攻打我朝。”
“大不了玉石俱焚。”
“我李恪对天发誓!”
“哪怕你魏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齐恒。”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
“你这十五万魏武军。”
“一个也别想活着走出大周!”
李恪的话音。
字字珠玑。
犹如天鼓。
振聋发聩。
话音落下。
五万大周边防军。
齐声高呼。
激动地热泪盈眶。
“保我河山!”
“杀敌扬威!”
(本章完)